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型领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大量研究证实这种领导方式会对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在领导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领导者从中获得了什么收益却较少受到关注。以50个工作团队的2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道德型领导与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上领导者收益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个体层次的员工对领导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以及团队层次的团队绩效和领导者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2)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中介了道德型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以及团队绩效的关系,但在道德型领导与领导者绩效关系间无显著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道德型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以及团队层次社会交换的中介作用,为道德型领导和团队社会交换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震  孙健敏  张瑞娟 《心理学报》2012,44(9):1231-1243
采用配对问卷调查法, 以150位管理者和464位下属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组织指向和人际指向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式领导和下属集体主义导向在其中的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道德式领导在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与下属公民行为关系中有中介作用; 下属集体主义导向在道德式领导与公民行为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表现为道德式领导对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对高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来说更明显。文章揭示了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公民行为的影响效果、内在机制和作用条件, 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领导有效性研究的特质-行为整合视角模型。  相似文献   

3.
杨继平  王兴超 《心理科学》2012,35(3):706-710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819名员工为研究被试,探讨了德行领导在道德推脱影响道德决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德行领导对道德推脱与道德识别、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德行领导不会对道德推脱与道德意图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而会对道德意图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涉及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与个人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本研究探讨了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以及个体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和员工UPB间呈倒U型关系;且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受到内化道德认同的调节,当员工内化道德认同较低时服务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而象征化道德认同并不调节服务型领导与UPB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权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是当前领导研究的热点。一般认为,变革型领导是比交易型领导更为有效的领导方式。然而从权变的观点出发,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有效性还要受到情境因素、被领导者因素的影响。该文分析了替代领导、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以及组织文化对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与领导效能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讨论了今后的领导行为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震宋萌 《心理科学》2014,37(3):723-728
新近研究发现辱虐管理对下属互动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受下属权力距离调节:对低权力距离下属来说这种影响相对较强,反之较弱。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对现有研究做了两方面拓展。首先,引入下属针对领导的总体公平感,考察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总体公平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扩展那些仅关注互动公平感的研究。其次,引入领导-部属交换,解释权力距离具体是如何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以296名企业员工为被试,研究发现:(1)下属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有调节作用;(2)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即对不同权力距离的下属来说,辱虐管理对领导-部属交换有不同作用,进而对下属总体公平感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91项实证研究(92个独立样本, 33517名员工)为对象, 综合使用元分析、相对权重分析和结构方程技术, 考察了中国组织情境下领导方式的有效性问题。研究者从导向(行为-关系)和性质(积极-消极)两个方面, 选择了变革型、领导-部属交换和破坏型3种领导方式; 从产出类型(态度-行为)方面, 选择了下属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留职意愿、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5种有效性指标。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和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积极性态度和行为正相关, 破坏型领导与员工积极性态度和行为负相关。(2)三种领导方式的有效性有所不同:在对下属态度的影响上, 领导-部属交换作用最强, 变革型领导次之, 破坏型领导最弱; 在对下属行为的影响上, 破坏型领导作用最强, 领导-部属交换次之, 变革型领导最弱。(3)关系导向领导方式在行为导向领导方式与下属反应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即除了直接影响, 变革型和破坏型领导还通过提高和降低领导-部属交换质量影响下属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领导者对商业活动中的伦理议题不指导和不回应?下属对此又会作出何种反应?该研究基于情境强度理论探讨道德无涉领导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运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工具-道德认知框架探讨道德无涉领导对多层次工作绩效产生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过程机制,并从观察者视角识别道德无涉领导影响结果的情境条件,如领导高绩效要求、团队感知的领导底线心态等。通过对道德无涉领导产生机制及影响结果的系统化研究为组织针对道德无涉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们喜欢关注道德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往研究发现回忆自己(而非他人)的道德行为能影响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本研究关注参与道德评价是否会对个体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2个研究共同发现:(1)存在道德“沾光”效应:评价支持他人的道德事件,或反对他人的不道德事件,能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知觉;(2)道德评价通过提升道德自我知觉,进一步增加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道德推脱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776名员工的调查,探讨了德行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影响及道德推脱在这一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德行领导会抑制员工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促进员工利他行为的出现;(2)道德推脱会促进员工不道德行为的产生、抑制员工利他行为的出现;(3)德行领导通过道德推脱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不道德行为,通过道德推脱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1.
现代领导者应该从科学发展观和反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自身的领导职责,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自身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分辨能力和对腐朽思想、错误观念影响的抵制能力。还要在道德建设中把正面教育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结合起来,把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道德代理人一词是国内环境伦理学界对西方伦理学概念moral agent的翻译,但此译法不妥之处有三:(1)moral agent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是指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并承担道德责任的道德行为体,无代理之意;(2)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主张moral agent包括人和部分高等动物,故moral agent不能译为道德代理人;(3)道德行为体(moral agent)与道德关怀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取向的重要概念,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心理初始成分,是对情境的道德领悟与解释,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对这个概念的性质和内涵理解存在能力观和经验观等不同观点;该概念也常操作化地为道德觉察、道德意识、后果意识、确认道德问题等;它与伦理敏感性、道德直觉等相近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4.
李锐  田晓明 《心理学报》2014,46(11):1719-1733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 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 (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5.
隋杨  王辉  岳旖旎  Fred Luthans 《心理学报》2012,44(9):1217-1230
通过对国内一家企业共785位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问卷调查, 考察了下属心理资本在变革型领导与下属工作绩效及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程序公平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下属的心理资本与其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正向相关; 2)下属的心理资本部分中介了变革型领导对下属工作绩效及满意度的正向关系; 3) 下属的程序公平调节了变革型领导对下属心理资本的影响。具体而言, 下属的程序公平感越高, 变革型领导与下属心理资本的正向关系越强, 反之越弱; 4) 进一步地, 程序公平调节了下属心理资本对变革型领导-工作绩效和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即:程序公平感越高, 变革型领导通过心理资本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强, 反之越弱。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宏伟  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78-1187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 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 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 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和道德清洁效应; 正反馈机制, 指个体依据道德认同, 保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解释水平理论整合了正负反馈机制, 两种道德行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公我、个体差异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灏颖  王震 《心理科学》2016,39(6):1466-1472
尽管服务型领导对下属服务绩效的正向影响已得到证实,但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仍不明朗。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研究者引入下属顾客导向和领导认同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旨在考察二者关系的作用机理。以192名银行员工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服务型领导对下属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下属顾客导向在二者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下属对领导的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顾客导向之间有调节作用,对领导认同度高的下属来说,服务型领导对其顾客导向的正向影响较强,且通过顾客导向对其服务绩效的间接影响也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真实型领导、组织支持感和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对330个有效教师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真实型领导对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494,p<0.001)。(2)组织支持感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4.8%。(3)组织支持感在真实型领导的下属导向、领导特质、诚实不欺和正直无私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但在循规蹈矩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管理心理学的领导理论为基础,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三种跨文化领导模式在跨国创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效能转化。主要结论有:(1)变革型领导模式、创业型领导模式和交易型领导模式在跨国创业不同阶段的作用效能存在显著差异;(2)交易型领导模式的效能在跨国创业的成长阶段相对最大,成熟阶段相对最小;(3)创业型领导模式的效能在跨国创业的扩张阶段相对最大,成熟阶段相对最小;(4)变革型领导模式的效能在跨国创业的成熟阶段相对最大,成长阶段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20.
下属做出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后,该行为究竟会持续还是消退?本研究以领导“报”为切入点,检验领导反应(感激驱动的资源回报与愧疚驱动的惩罚)在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持续与消退中的关键作用。情景模拟实验(研究1, N=120)结果表明,当领导正直水平较低时,亲领导非伦理行为诱发领导感激之情与资源回报,进而导致下属的后续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增加;然而,当领导正直水平较高时,亲领导非伦理行为诱发领导愧疚之情与惩罚行为,进而导致下属的后续亲领导非伦理行为减少。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本文开展了两项互补的实地问卷调查,即四轮问卷调查(研究2, N=277)与持续2周的日记调查(研究3, N个体内=733, N个体间=87),再次重复支持了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从领导反应视角拓展了学界对下属亲领导非伦理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