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大五人格与绩效:团队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众多研究表明,大五人格能够有效预测工作情境中的个体绩效。随着团队研究的广泛开展,团队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也得到了重视。本文在简单回顾个体水平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团队大五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以及关系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阐述从个体特质到团队特征的整合方法和依据;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以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需要—满足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员工的大五人格特质、工作特征及其交互效应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以12家企业的442名员工为样本,结果发现:员工的大五人格对工作疏离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开放性对工作疏离感有积极影响,尽责性对工作疏离感则有消极影响;工作特征越积极,员工的工作疏离感越低;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神经质与工作特征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工作疏离感的干预应兼顾员工人格特质和工作特征,进行权变管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101名在校大学生施测“大五”人格量表( NEO-PI-R)和人际信任量表(ITS),考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EO-PI-R中有四个人格维度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其中信任倾向与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顺从、愤怒敌意、热情、自我意识、焦虑等14个具体人格特质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在人格维度中,宜人性、外倾性和神经质可以预测信任倾向;在具体人格特质中,顺从、热情、焦虑和诚实是影响信任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总被引:92,自引:10,他引:82  
王登峰  崔红 《心理学报》2003,35(1):127-136
旨在编制能够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特点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文中首先分析了直接采用或修订西方人格量表的问题和潜在危险,以及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种人格量表存在的局限;按照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1999)以及后来的研究所确定的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提出了QZPS的编制原则和操作程序。按照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含义编写测量项目,并根据小因素和大因素的含义对项目进行修改,初步确定了1600多个项目。经2280名被试的评定,初步筛选出409个项目。再经1099名被试评定,确定了215个项目构成QZPS,测量中国人人格的7个维度和18个小因素。文中还报告了对QZPS的项目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试图探讨青少年学习适应行为的认知机制以及大五人格特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及元认知问卷对广州市98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学校、年级因素在元认知总分、学习适应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学习适应行为与元认知、大五人格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3)大五人格各特质在元认知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如何影响学习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人格特征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新近研究多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围绕人格对学业成就的预测效应,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探讨大五人格各维度对学业成就的直接预测效应;二是探讨人格对学业能力自信、学业动机、学业评价方式偏好、学习参与度等的影响,从而间接考察人格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在概述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给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在SPSS16.0中采用积差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大五人格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多数相关达到显著。②神经质和宜人性能有效预测积极情感,其它人格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明显。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崔红  王登峰 《心理科学》2004,27(3):545-548
本文旨在对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形成过程及其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大五”模型是依据“词汇学假设”,通过对英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分析建立起来的,有着明显的西方文化特点。跨文化比较的结果中支持“大五”模型的研究大多使用“强制的一致性”策略,而“衍生的一致性”策略往往得出与“大五”不同的结论。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研究也得到了不同于“大五”的“大七”模型,预示了“大五”模型不适合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79名中学生和大学生样本,在多元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人口学变量、人格维度和主观幸福感(SWB)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学变量中的年级和经济状况变量既与SWB有直接的关系,又通过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或外倾性维度对SWB有间接的效应,其中,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正面效应较大,而性别和城乡变量则仅通过神经质和外倾性对SWB有微弱的间接效应;大五人格维度中,宜人性与SWB没有显著关系,开放性和严谨性通过神经质或外倾性与SWB存在间接效应,神经质和外倾性则对SWB有较强的直接预测力;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人格、人口学变量与SWB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瑞平  李庆安 《心理科学》2017,40(3):657-663
以308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大五人格问卷》、《儒家心理资产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为工具,考察人格特质、儒家心理资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种人格特质与儒家心理资产的八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2)儒家心理资产八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指标相关不同;(3)爱人、务民、崇德、学等儒家心理资产维度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是对《论语》管理智慧实证化的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王登峰  崔红 《心理学报》2008,40(7):828-838
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格特点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测量的人格的七个维度及其18个次级因素均与工作绩效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处世态度、人际关系和外向性与任务绩效绩效相关最高,处世态度、情绪性和行事风格与个人品质绩效绩效相关最高,而情绪性与他人评定绩效相关最高。人格因素可以解释自我评定绩效31. 7% ~ 49. 9%的变异,可以解释他人评定绩效6. 3% ~ 12. 8%的变异。而采用NEO PI-R测量人格时,所解释的工作绩效的变异只有QZPS的1/3左右。文中还讨论了工作绩效和人格结构的文化意义以及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该研究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时所用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经过化简,由410个形容词压缩为273个;并扩大了被试量,由原来的733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1.8)扩大为1511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5.5)。采用相同的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和统计方法,得到了完全相同的人格结构。采用另外的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由此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与西方理论的差异,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编制测量量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中还比较了大学生被试和社会人士在各个因素上的分数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钮丽丽  周燕  周晖 《心理科学》2001,24(4):505-506
青少年期是儿童人格特征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在对青少年人格特质的研究中,五因素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五因素模型一方面包含了16PF的主要维度,另一方面比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更容易被理解。真正将人格“大五”因素模型用于儿童青少年研究的是Digman。他提出,儿童的人格结构也有与成人类似的五因素。继Digman的研究之后,许多研究者运用了量表评定法等多种方法,自由描述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探究中国人人格特质与结构,并编制本土化人格量表; 本文综合QZPS、CPAI-2及CPFFI的因素命名特征,编制出包含116个项目的人格词汇评定表。通过对1455名被试人格词汇评定结果的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7个维度的人格词汇评定量表。该该量表7个因素对总变异的贡献率为51.63%,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63-0.912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0; 7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在0.700~0.874(p<0.001)之间。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性与外向性两个人格特质是人们共有的人格特质内容,该人格量表中的其他人格因素既有与西方人格因素趋同的方面,也有中国文化背景下本土化内容。同QZPS、CPAI-2及CPFFI相比,该人格因素结构几乎可以包含以上3个模型的绝大多数人格因素内容,且结构清晰全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人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利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70名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下涉工作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且呈显著负相关;但对工作满意度都没有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其中具有凋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考察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探讨了两种情绪智力模型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1)大五人格因素巾只有开放性维度对学业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2)能力型情绪智力在开放性与学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而混合型情绪智力则没有在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周帆  王登峰 《心理学报》2005,37(1):100-105
自尊被认为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发现,在传统“外显自尊”以外,个体还存在一个“内隐自尊”结构。由于中国人格结构与西方“大五”人格结构存在系统性的差异,本研究试图考察在中国文化下个体的人格特质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外显自尊主要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指向”的人格特点关系紧密;内隐自尊作为一个独立于外显自尊的内隐态度结构,与各个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人格特质背后潜在的结构一直是人格心理学家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存在着人格结构因素(维度)之争;而论证某一人格特质结构的文化普适性(etic)或者文化特殊性(emic),则成为当今人格特质研究者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因而存在着彼一人格结构与此一人格结构能否相容之争。文章回顾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M),并通过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样本在“六因素”结构中的“人际关系性(IR)”和“开放性(O)”因素上的显性/隐性表现,指出人格因素数量及其理论定性之争很可能仅具有方法学意义,对于真正了解人格的本质并非关键。真正找到人类共有的和某一人群特有的人格特质结构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家超越各自理论、彼此平等接纳、从文化的、乃至遗传的角度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大五人格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验大五人格问卷(BF)I的结构效度。方法:分别对258名和6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对问卷进行两次验证性因素分析的RMSEA分别为0.072和0.099,其余模型拟合指数都达到可接收水平。同时,项目的反向计分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问卷结构的效度。结论:中文版大五人格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20.
弄清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可为人格发展与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文章梳理了近30年西方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发展的研究进展,区分了人格发展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分别从这两方面总结出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人格特质平均水平的可变性。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时代特点,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