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美国的社会中,还不存在一个统一而广博的理论体系,可以作为一个工具来整理和整一现存的社会学知识。今天美国的社会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了至少要把某种外部的秩序加诸这个相当混乱的局面,作者建议一种分类的体系;这个体系根据一般的方法论的标准区别了社会学理论的三个主要的范畴:实证的或自然科学的理论,把社会学作为自成一门科学的解释社会学(interpretative sociclogies),和非科学的或评价的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2.
逻辑的范围     
科学的范围是科学哲学的问题:哪些知识领域(或“知识”)可以视为科学呢?例如,应将炼金术、占星术、社会学或者心理学视为真正的科学吗?凭什么来包括或排除一个给定的研究领域?类似地,逻辑的范围是逻辑哲学的问题,因此逻辑哲学的范围问题也是逻辑哲学问题,它包括:逻辑是什么?哪些形式系统是逻辑系统?是什么使得它们如此?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社会学会议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代表和资产阶级社会学代表之间展开的思想理论斗争的一个最为尖锐方面,就是讨论“社会学理论的性质及其问题”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次全会上以及在下面四个工作组:“马克思主义”组、“历史方法与比较方法”组、“职能主义”组、“理论的模型与形成”组里都进行了讨论。本文作者在会议的全会上作了《论苏联社会学研究的某些理论原则、问题与方法》的报告。在“马克思主义”小组里Ф.В.康斯坦丁诺夫作了《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的报告。在我们所作的、并为全会所讨论的报告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某些原则性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理论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理论?何谓科学理论?“理论”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早期,“理论”是一个与“实践”相对立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比较模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理论形式的成熟,“理论”一词专指具有一定结构的陈述系统,严格地说来,它应是一个演绎陈述的等级系统。而“科学理论”则还必须满足另一些条件,特别是它必须具有经验的内容。与这些发展相适应,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也愈来愈为科学哲学家们所关注。本世纪以来,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可谓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其中,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又可说是被…  相似文献   

5.
科学理论检验的复杂性问题陈敏强,毛建儒科学理论的检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检验;另一种是间接检验。直接检验是把科学理论直接付诸实践,根据实践结果的成败判定科学理论的真伪。间接检验不是直接检验某一科学理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间接检验某一科学理论。中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般地说,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中介越来越多,直接检验,特别是间接检验,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是一个复杂过程。在直接检验过程中,如果实践结论与实践的结果完全一致,用它来判断理论,那么,理论就得到证实或证伪。但证实不等于科学理论就是真理;证伪也不等于科学理论就是谬误,这是因为①实践本身经常出现问题;②实践对象的确定也会发生误差。③实践结论与科学理论的一致,有时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吻合。如果实践结论与实践结果不一致,用它来判断科学理论,就会走人错误的“深渊”。这种不一致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①反映的问题;②判断的失误;③解释的歧途。间接检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①从科学理论的原理到结论,有一个逻辑推导的过程,而逻辑推导是经常出错的。②从科学理论的原理推导出预测性的结论,还必须借助背景知识,背景知识也可称为先行条件,可能出错;③科学理论原理的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英国科学哲学家玻兰尼(M·poLanyi)在其《解决问题》一文中曾认为:“一个问题或发现本身是没有涵义的。问题只有当它使某人疑惑或焦虑时,才成为一个问题;发现也只有当它使某人从一个问题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时,才成为一个发现。由此,玻兰尼对“问题”的涵义作出了某种界定。他认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关于“科学问题”的定义非常多。玻普尔认为,问题就是“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出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2016年9月24—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主题为“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创新”。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科学社会学理论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社会研究”“技术的社会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问题研究”和“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等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作者首先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下面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而不能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另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社会学,最多只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的和方法论的基础;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包含有哲学方面和社会学方面。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哲学,同时又是社会学。他说: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作为关于社会的哲学科学,才能头一次科学地解决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作为社会学的科学,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哲学问题。作者也谈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全部问题包括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领域内,而认为它们之间既有深刻的有机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次,作者论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他说:具体社会学研究是发展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种形式;没有具体社会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就有变为由一些凝固的、固定不变的、脱离现实的概念和范畴组成的体系的危险。他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伟大的创举》都是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他反对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的任何研究都称为具体社会学研究,而主张把社会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区别开,认为具体社会学研究只是社会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再次,他阐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这样的对象包括:一、社会在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及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自治的过程;三、劳动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互关系的动向,首先是人的形成过程,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形成过程;四、家庭和日常生活关系;五、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科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宗教存在的原因和消除的条件,社会主义意识向共产主义意识过渡,等等。最后,他论述了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是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则包括提出假说、进行社会实验、填调查表、直接访问、研究私人文件、进行观察以及模拟、统计和数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9.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虽然以自然科学为范式,但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将科学与价值融为一体从而良好地解决了二者的统一问题.探寻人类幸福的可能性和途径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题,孔德的社会学也由此成为以人类幸福为导向的科学.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的秩序、安定、和谐与进步当作人类幸福的内涵和基础,把政治和宗教看作由科学通达人类幸福的中介,把精神力量看作人类幸福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试论自然哲学的学科建设吴国盛1自然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漫长的历史,但在我国当今的学术界,自然哲学并未被当作一门学科对待。原因很复杂。我国的近代科学事业本来起步很晚,关于自然哲学的专门研究更少,谈不上形成一门学科。1956年制定的我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将“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简称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作为一项纳入其中,标志着这方面的问题已构成了一个学术领域,需要专门研究,但它毕竟只是一些“问题”,不太象是一门学科。后来,“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被冠以“自然辩证法”的名称,名称一变,本来是一个问题域,现在倒象是一门学科,结果在规划书上写道,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就这样,自然哲学问题、科学哲学问题在“自然辩证法”名下得以研究讨论。80年代以来,从“自然辩证法”名下独立出了一大批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等,但“自然哲学”始终没有独立出来。这并不是说没有人研究自然哲学的问题,相反,在自然辩证法界,研究自然哲学问题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自然哲学未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们只研究自然科学中的自然观“问题”,不把它当成“哲学”来研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曾在《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分析》一文中,主张区分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学者的社会学抱负和哲学抱负。在我看来,一方面,SSK引入社会学维度说明科学知识,不 同于哲学家之处在于把一种建构论与经验主义联系起来,试图通过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描述, 来代替先验的理性思辨,以经验社会学进路取代抽象哲学进路来回答某些传统科学哲学不能 完全回答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讲,SSK是借助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对科学认 识论提出挑战,其真正的哲学抱负是张扬一种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因为,在他们看 来,确立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单纯地只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和信念进行哲学的或心理学的 分析,还需要考虑科学中的集体的和社会的认知行为。关键的问题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 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的真正意涵是什么,这种认识论对我们反思科学哲学有哪些重要的启 示?  相似文献   

12.
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研究科学。不仅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所用的方法相去甚远,而且他们所关注的科学侧面也大相径庭。最终我们会看到,一方面有些哲学家试图对科学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另一方面有些社会学家坚持认为,知识的构造具有社会性。本文试图从一种综合性的观点出发看待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社会学。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明确地或不明确地运用模型来探讨科学研究的不同方法间的关系。鉴于后面将要阐述的理由,我考虑的重点将放在科学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上。还原论模型要么坚持说社会学可以还原到心理学中更具解释性的基础领域,要么认为心理学可以还原到社会学。“补遗”模型不这样极端,按照这一模型,解释的主要任务可以由心理学或哲学或社会学来承担,余下的解释工作则需借助别的领域来完成。其他模型并未主张以某一学科为主,它们认为,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是在通过相互协作或相互竞争来解释科学本质的各个侧面,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这些领域各自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社会学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knowledge)最一般的解释是:它是对知识与其他社会或文化存在的关系的研究。“知识”这个词必须作非常宽泛的理解,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所有的文化产物(观念、意识形态、宗教、法理及伦理信念、哲学、科学、技术等等)。尽管在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和批判了美国现代社会学。在“前言”中说明美国社会学在现在社会学中有很大影响。作者指出美国社会学的反动性是,一面不断地改头换面,一面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给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提供掠夺人民和掩盖阶级矛盾的伎俩。在第一节中批判了马顿等人的调查主义。作者指出他们所说的调查是资产阶级式的经验主义的调查,不是与实践相结合的调查。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代之以“理论”与“调查”的统一,主张“理论”不仅由“调查”来检验,而且“调查”还可以形成“理论”。虽然在美国社会学内部也有人对这种调查主义提出批评,但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着调查主义所必然陷入的琐碎主义提出的,并不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提出的。所以他们仍然不能彻底地批判这种调查主义的反动性。在第二节中批判了帕森斯等人的“社会体系”论和“社会阶层”论。作者指出,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主张唯心主义的“社会体系”论,“把整体分解成各种比较简单的因素和变量”,否定观念过程依赖于物质过程这种唯物主义观点,而提出社会行为被观念和价值所规定这种唯心主义观点。他们还用“社会阶层”概念代替阶级概念,否定阶级的客观实在性。同样地,虽然在美国社会学内部有人批评了帕森斯等人的这种“理论”,但“批评者”是力图把现代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在第三节中批判了美国社会学自我吹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作者指出表现这种倾向的,一是“从人的关系方面来处理问题”,另一是地区研究、地区调查、地区开发等。前者是为了实行“合理化”政策而欺骗工人的反动伎俩,后者是支持新殖民主义的武器。所以美国社会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实际上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御用科学、政策科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第四节中批判了帕森斯等人的权力论。作者指出帕森斯等人认为权力问题不在于它“为哪一个集团的利益服务”,而在于它“为怎样的共同体的利益服务”,他们把资产阶级以暴力为基础的统治说成好像是以社会全体成员的同意为基础的统治,即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的统治,从而掩饰了资产阶级专政和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伦理学的社会学问题时应当指出,这种研究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还很少涉及。把伦理学的社会学问题作为相对独立的课题,其困难在于:一方面,这类问题产生于作为哲学科学分支的伦理学理论内部;另一方面,它们又与社会学知识的一切层次有十分直接的联系。这样就决定了伦理学—社会学问题的系统特征。但这样一来是否使道德社会学越出伦理学对象的框架,或者换句话说,这类问题的社会学解释乃是社会课题,而不是伦理学课题?对于所提的问题应做出充分回答。  相似文献   

16.
在反对迷信的斗争中,还需要加强理论和历史的研究。这里有认识论问题,也有社会调查和社会学研究的问题。 眼见为实。这是宣传和相信神秘事物的人们最常用的一个理由。他们“亲眼见到”了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神秘“事实”,所以不得不相信它。对此,就需要从认识论上作一番分析。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格言教人们不要轻信  相似文献   

17.
一、考察科学的另一种思路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应该是而且确实也是科学哲学的一个主题。但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再到历史主义,要想找出科学之为科学的本质,找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以至于在后现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那里完全走进了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显然并不是洪水猛兽,但问题是科学真的就没有自身的本质吗?目前国内学界时不时地掀起关于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激烈争论,其实无论是反对“科学主义”的一方,还是反对“反科学主义”的一方,都已经事先把科学看成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么,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总之,类比是一种合理的比较形式,而比较乃是我们理解事物惟一切实可行的手段。因此,生物社会学家的错误不在于运用了这种手段,而在于运用不当。他们不是要借助生物学知识来检验社会学研究,而是试图从生物学规律推出社会学规律。埃米尔·涂尔干,1898年[1]社会学为了把自己建成为一个学科,仅仅同哲学和心理学分离是不够的。本文作为题铬引证的这段话已经发表整整100年了,它再次提醒人们注意常常被忽视的社会科学在学界艰难立足的问题:社会科学不得不首先———或者说优先———批驳“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生物社会学”在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本质     
本文将要讨论的主要论题有:科学的目的;科学的标准,或日用以区分什么是科学的和什么是非科学的之标准;“什么是科学”。不过,让我们先从科学分类入手。一、某些分类在我们转向上述论题之前,考虑一下各种科学的分类的方法也许不无裨益。其中,以下这些值得注意: (1)纯科学与应用科学。人们广泛地认为,我们必须把作为一个知识领域(或认识性学科的集合)的科学与科学的应用区分开。通常,人们把它们分别称之为纯科学和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20.
社会、集体表征和人类认知——涂尔干的知识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涂尔干 (EmileDurkheim)的知识社会学 ,首先应当注意一个事实 ,即涂尔干把他的知识理论安置在了他的宗教研究当中 ,因此他的知识理论并不独立于他的宗教研究而存在。但把知识理论放在这样一种从属的位置上 ,其好处是它使得涂尔干无需再对其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加以另行解释了 ,因为这一开始就得到了解释 :涂尔干把宗教看作必然是一个集体的、因而也是社会的现象 ,因此他也把知识的社会学条件定位到了相似的集体现象之中。按照实证主义的传统看法 ,宗教是科学知识的一种较不发达形式 ,我们的所有理解范畴都是由它而来或者经由它而来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