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遗传数据国际宣言纲要(修正稿)是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在第九次会议(2002年11月26-28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初步审议后提出,并在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起草小组第四次会议(2002年11月2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缜密考虑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遗传数据国际宣言纲要(修正稿)是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在第九次会议( 2 0 0 2年11月2 6—2 8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初步审议后提出,并在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起草小组第四次会议( 2 0 0 2年11月2 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缜密考虑基础上产生的。全体大会回顾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两个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与公民和政治权利公约,由联合国和联合国体制中专门机构通过的其它国际人权文件,尤其回顾了1997年11月11日通过,并于199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上批准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以及1999…  相似文献   

3.
受加拿大政府的盛情邀请,第九届国际生命伦理学会议于2002年11月26~28日在蒙特利尔召开,来自60个国家的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七届会议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厄瓜多尔政府的盛情邀请下,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第七届会议于2000年11月7~9日在基多举行。来自50个国家的170余名学者到会。IBC讨论了两个工作小组关于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学问题及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问题的报告。几位专家召开了一次主题为“生命伦理学教育”的圆桌会议。IBC还就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经济方面的问题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筹备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侃  韩布新 《心理学报》2001,34(2):189-190
1996年7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中国心理学会(CPS)获得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2004)的主办权。2000年7月,中国心理学家代表团158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了ICP2000。现按时间顺序将ICP2004各项工作的筹办及实施情况(见表1)向国内同事们作一通报。  相似文献   

6.
宋合义 《心理学报》1997,30(1):112-113
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宋合义(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710049)第26界国际心理学大会,于1996年8月16日至2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心理学家四千八百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收到的论文涉及当代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共4255篇...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报》2001,33(2):189-190
1背景 1996年7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中国心理学会(CPS)获得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2004)的主办权。2000年7月,中国心理学家代表团158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了ICP2000[1]。现按时间顺序将ICP2004各项工作的筹办及实施情况(见表1)向国内同事们作一通报。  相似文献   

8.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会标设计随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7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中国心理学会获得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2004)的主办权。随后,中国心理学会立即开始了一系列筹备工作。其中设计ICP2004会标的工作已于今年完成。ICP2004会标及其他CI标识由学会秘书处综合国内外相关机构、会议的标识设计图案和中国传统化特征性标识,结合ICP2004的主要任务,提出方案,请北京服装学院詹炳宏同志设计完成(见图1)。  相似文献   

9.
《天风》2002,(12)
加拿大联合教会筹集百万捐款抗艾滋病加拿大联合教会(the United Church ofCanada)计划在今后两年的时间里筹集100万加币,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病的危机。这笔资金将用于资助世界各地,特别是非洲、印度、巴西以及加勒比海的教会伙伴组织管理的项目。该组织已于2002年秋季开始了一个名为“希望之珠”(Beads ofHope)的筹款运动,并于12月1日国际艾滋病日这一天,也是基督降临节的第一个主日将这一运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0.
世界哲学大会按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上一届于1983年8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下一届即第十八届,决定于1988年在英国的布赖顿召开。《今日哲学》杂志除在每次大会召开的当年,刊专文介绍大会外,习惯上在两次大会之间发专稿介绍世界哲学大会的情况。本文是 V.科希(Cauchy)和 J.古齐恩斯基(Kuczynski)的两次谈话记录。一次是在十七届大会之前,一次是在大会之后。提问者古齐恩斯基是波兰哲学季刊《辩证法和人道主义》的编辑。回答者科希是十七届蒙特利尔大会的主席,以后被推选为“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FISP)主席。他还是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加拿大哲学刊物《对话》的创办人。(他于今年6月应中国社科院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