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历史性代表大会的决议、新党纲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创造性发展的最新阶段。这一新阶段指示出,根本改变研究科学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组成部分)的方法和形式的必要性。在现代条件下,当苏联顺利地实现着建设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而人民民主国家创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科学共产主义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现在科学共产主义直接体  相似文献   

2.
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理论上实现的转变时,理论界过去把注意力放在他们与前辈理论的对立上,认为他们之前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空想的,而他们则批判地继承了前辈的共产主义理论,实现了共产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这样说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一认识却忽略了一个中间环节:马克思、恩格斯不是直接从前辈的空想共产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而是经过了自己的一个“哲学共产主义”阶段,然后再转向科学共产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的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有着双重的超越:一方面,超越了前辈的空想共产主义;另一方面,也超…  相似文献   

3.
在共产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成的辩证法进行研究,成为哲学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形成的基本辩证法规律一书的问世,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在一些已发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论文集(《苏维埃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问题》,彼尔姆,彼尔姆书籍出版社,1958年,279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莫斯科,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和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1年,280页)中,仅仅探讨了问题的个别方面。例如,在提到的第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共产主义发展史上,《哥达纲领批判》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之后最重要的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预言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形成、本质和两个发展阶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辩证法来说,《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最重要的著作。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共产主义形成时期就已经指出,从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和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和自马克思以来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事实,批驳了“共产主义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等错误观点,着重阐述了:真理是个体系,实践是个过程;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和实践对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检验,都是分阶段逐步完成的历史过程;这一实践过程已经无可置疑地验证了、还在继续验证着马克思的这一学说揭示的历史必然性和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的理论的现实性;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必须破除实践观和真理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象大家所知道的,我们党向社会科学,其中包括哲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的要求,是要使社会科学不局限于给已通过的决议作作注释,仅止于确认一下事实,而要积极地、抱定目的坚持不懈地研究社会生活的全部复杂关系和矛盾,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在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能够利用的建议。科学管理社会,科学管理经济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过程,是现代知识领域之一,在这里,哲学、社会学、科学共产主义等方面的代表们能够把深刻的理论概括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  相似文献   

7.
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需要,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和有机相联的科学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我不揣冒昧地提出一些浅见,就教于我国伦理学界。 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必须建立在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把共产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马克思主义(根据资本主义社会改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创立和创造性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在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而且首先和主要地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领域完成了伟大的革命变革。因而便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1987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哲学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苏联哲学协会副主席B·斯托利亚罗夫作了《关于1982—1987年苏联哲学协会活动和从党的二十七大决议看协会工作改革》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在协会的第三次和第四次代表大会之间,在探讨马列主义哲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如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科学知识发展的辩证法、当代科学发展的辩证法等等。这些问题由论辩证法的多卷集专门进行了论述。同时第一次试图撰写关于科学共产主义问题的概括性著作。这项工作成果拟在《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历史》一书各卷中加以论述。还有,对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报告人还着重谈  相似文献   

10.
作者首先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下面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而不能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另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社会学,最多只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的和方法论的基础;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包含有哲学方面和社会学方面。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哲学,同时又是社会学。他说: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作为关于社会的哲学科学,才能头一次科学地解决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作为社会学的科学,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哲学问题。作者也谈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全部问题包括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领域内,而认为它们之间既有深刻的有机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次,作者论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他说:具体社会学研究是发展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种形式;没有具体社会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就有变为由一些凝固的、固定不变的、脱离现实的概念和范畴组成的体系的危险。他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伟大的创举》都是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他反对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的任何研究都称为具体社会学研究,而主张把社会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区别开,认为具体社会学研究只是社会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再次,他阐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这样的对象包括:一、社会在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及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自治的过程;三、劳动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互关系的动向,首先是人的形成过程,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形成过程;四、家庭和日常生活关系;五、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科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宗教存在的原因和消除的条件,社会主义意识向共产主义意识过渡,等等。最后,他论述了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是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则包括提出假说、进行社会实验、填调查表、直接访问、研究私人文件、进行观察以及模拟、统计和数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是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部活动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力量就在于它的严格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期望,以其崇高的理想鼓舞他们。只有以非常科学的、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规定实践任务,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纲领。科学的世界观是同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表观作斗争的可靠武器,它有助于及时发现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的条件下——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它本身是一门科学,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科学。因此,探讨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对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及其理论的发展,将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理论上彻底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从去年开始,理论界对有关共产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报刊共发表了近200篇文章。现将几个主要问题和代表性观点述介如下。科学预见是不是真理在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文章中,对共产主义的科学预见是不是真理,看法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十年中,苏联共产党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非常重要的贡献。党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大胆揭露以及对其有害后果的坚决斗争,是这一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个人迷信束束了创造性的思想,产生了教条主义,从而阻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发展,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犯严重的理论上的错误和过失。党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论断在理论上的没有根据和实践上的危害性,驳斥了他的科学权威的“不容争议性”,  相似文献   

15.
朱葆伟 《现代哲学》2003,24(1):10-15
“恰当地提出问题”对于哲学甚至比对于科学更为重要,它体现出哲学活动的特殊性质。提问开放新的视域。使我们超出习见,进入思考和对话。着重于提出问题而非构造理论,在今天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了大量需要研究的课题,也要求我们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哲学的自我批判,不仅使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被重新审视,它的探索方式乃至其功能与合法性根据也受到质询。对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把握时代和探索哲学发展途径的入手处。  相似文献   

16.
美和审美感知问题是美学科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才有力量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思维规律,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社会越是向共产主义发展,群众的审美教育工作越是具有重大意义和广泛规模,则实践对美学理论提出的要求也就越多。在苏共第二十次、第二十一次、特别是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历史性决议以后,对以下问题进行更具体的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显得更为  相似文献   

17.
丰富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知识,概括起来有三条途径:第一、对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和国际阶级斗争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哲学的研究;第二、对各个新的部门科学知识,首先是自然、社会和认识中发展联系方面的新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第三、对哲学内部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只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目前变得特别明显了。这一代表大会为坚决克服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所特有的教条主义和学究习气奠定了基础。对斯大林在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所作的歪曲和错误所作的深刻批判,在所有哲学科学领域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其良好的作用。提出和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和苏维埃社会当前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科学地估价所积累的经验,在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文件和苏共新纲领——我们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极宏伟的文献——中全面制订的共产主义建设计划,所有这一切都正鼓舞和指导我党理论工作者去创造性地研究当代一些迫切问题。П.Н.费多谢耶夫院士的这本书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该书是他的包括我国历史中意义重大时期——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与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期间——的一些文章、报告和发言。苏联读  相似文献   

19.
苏维埃乌克兰高等学校的全体哲学教师们正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各个不同领域进行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现阶段,从理论上总结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规律性,全面地研究新人形成的途径和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领域中一切研究的主导方面。基辅大学、哈尔科夫大学、里沃夫大学、德聶伯罗彼特罗夫斯克大学、契尔诺夫茨大学、基辅工业学院、哈尔科夫工业学院以及共和国的其它许多高等学校的哲学教研室都在进行这种研究。在科学工作的具体研究题目中,各教研室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专门化。例如,哈尔科夫大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研究机构、社会活动和被社会规定的组织,是在历史过程中发展的,科学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其社会作用的不同质。为理解当前科学的社会作用,我们需要一种科学发展的辩证理论,这一理论须解释科学与物质生活过程的内在联系,解释人对现实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