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和控制论     
文章主要根据苏联国内外在研究法学现象方面运用控制论的经验,探讨在法学和罪行调查学中实际运用控制论的前景。第一部分介绍了苏联和某些人民民主国家在法学和罪行调查学中运用控制论的情况,以及把控制论用于在法律方面组织问讯服务的情况。作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为法学的理论和实践所需要的运用控制论手段的通用方法,建立服务于国家的相应机关、组织和机构的法律信息机器中心,把控制论运用到刑法中、罪行调查学的各部门中、特别是指纹术和法庭笔迹学中。最后详细谈到与法学的程序化教学有关的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了资产阶级学者对于在法学方面实际运用控制论的一些见解,认为它们是“合理的建议”,同时也批判了共中一些特别反科学的、反动的主张。最后作者指出,在法律方面运用控制论的可能性和潜力还是很大的,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控制论学术委员会法学组应该保证综合地协调相应的工作,应当把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部门的专家吸引来研究这个最有前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部主任克劳斯最近发表了《控制论与社会》(柏林1964年)一书,把他过去在《从哲学观点来看控制论》一书中所发挥的“唯控制论”观点进一步推广到社会科学问题上。这里译出的是他这部近著的第一章第一节。作者讨论了用数学方法、系统理论、模型理论和方框开关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控制论可以“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和方法,说什么“系统地和自觉地应用控制论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服务,这将会加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并为列宁从根本上进一步发展了的方法,并有助于更进一步详细地发展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油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一幅油画作品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是油画艺术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在描绘油画作品的过程中色彩的运用方式能够对油画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油画色彩的运用是油画作品的灵魂,通过色彩的运用能够传达出作者的艺术风格以及整个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和作品所要传达的具体内容。对于油画艺术来说对色彩规律和色彩语言的掌握一定要熟练,这样才能绘制出好的油画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符号学这一门类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极大运用发展,在当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可以看见符号学原理的痕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影响着设计的表现性思维,符号学原理的发展使当前时代的环境设计元素更加科学准确,丰富了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拓宽了其文化蕴含,更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感。文章针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了相应的研究,对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符号学的概念对城市立体景观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写了不少有关控制论的著作。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论述了控制论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问题。作者认为,技术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控制论对这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作者为了证实自己的论点,歪曲列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文章过份夸大了技术的作用,以控制技术代替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废弃材料的运用在现代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其质地、质感、肌理以及色彩是装置艺术作品所用废弃材料的极为重要元素,当然这些元素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极其常见的,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媒介作用。现代装置艺术家对废弃材料的运用及选择更加广泛,在进行装置艺术作品的表现与创作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材料。并且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废弃材料的各种属性,在长期的装置艺术的创作中,通常对所使用的废弃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敲与分析,进一步将艺术思想融会到废弃材料中去,并通过废弃材料来表现艺术思想。同时他们善于把握对废弃材料的特性并以材料来塑造装置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译者说明〕这篇文章是专门讨论控制论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规划、领导和组织工作中的应用问题的。作者认为,控制论的方框开关方法、模型理论、多稳定系统理论和信息论都可以应用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规划、领导和组织工作中。从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倾向,即:企图完全用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有下列几点:第一、作者认为,可以应用方框开关方法来简化国民经济系统的调节区间,使系统成为一个发挥最大作用的整体,而这在实践方面就意味着简化管理工作,节省费用与劳动力。第二、可以应用模型理论来模拟经济过程。经济模型有两类,一为经济的信息模型,一为经济-数学的功能模型。前一类说明劳动力、物资和金融的流动,后一类反映国民经济的一切基本功能的统一和相互作用。第三、据说,把多稳定系统理论应用到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来,就意味着作为母系统的国营联合企业给予作为子系统的各个企业以相对独立,也就是说,母系统的调节器只管母系统与它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而不管这些子系统本身的过程。第四、坚持一种已采用的调节器的结构与工作的方式方法,使调节器不随着调节区间发生的改变而改变,阻碍系统的继续发展,这是官僚主义的一种标志。官僚主义是可以用控制论来克服的。第五、作者认为,国营联合企业的领导者及其管理人员所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也是一个要求信息、组织信息通道、利用和存储信息的问题,他们应该设法去掉信息传递中叠加的干扰成分,科学地构造信息通道。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社会,复制艺术早已不再是新鲜词汇,科学与技术这一历来被人们探讨和探索的问题,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思考。随着20世纪开始符号学逐渐成为显学,它慢慢成为研究人文社科的方法论之一,甚至被称为是文科中的数学,可见其自身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当今已经是符号社会,各种符号充斥在我们身边,用符号学研究艺术问题的意义在于从另一个视角开启我们看待艺术的角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包括四部分。一,控制论、控制、信息。作者阐述了控制论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控制论、控制与信息的关系,信息的客观实在性。作者认为,“控制论扩展了我们的认识领域”,“在控制论的成就中,包含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的深刻确证和发展”。二,控制论的思维模拟。作者着重讨论“机器能否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是不准确的,由此得出的两个极端答案都是站不住脚的。否定的回答是“教条主义的”“毫无根据的怀疑”;肯定的回答是“对控制论的耸人听闻的广告式的态度”。他们说,“过去曾经广为流传的教条主义地否定控制论的企图之完全破产,导致了部分哲学家陷入另一个极端”,即断言“一定能建造出‘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意识的’机器”,并“把相反的假设都无条件地宣布为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对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而“在这里可以帮助我们的,并不是大吹大擂的哲学口号,而是控制论专家、心理学家的有计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三,人的目的和机器的程序。作者认为,机器没有需要和利益。无论机器的动作多么复杂,都是受人输入给它的信息支配的。如果说机器在其活动的某个具体领域可能比单个的人“更聪明”,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机器都不可能比整个人类“更聪明”。在人与机器的不断发展中,人将是主导的方面。四,控制论和知识的综合。作者认为,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综合趋向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控制论的发展促进了各门科学的相互接近,加速了科学综合的趋势。作者还谈到了知识的形式化趋向以及对这种趋向进行哲学分析的意义。整篇文章强调控制论的“创造本性同所有的、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的僵化”的“深刻对立”,同时反对关于控制论发展前景的“毫无根据的”、“耸人听闻的”空想。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是影像艺术和声音艺术的结合体,纪录片的音乐在完成叙事结构、情节分析、情感传递、意蕴表达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纪录片音乐运用的研究尤为重要。结合纪录片《180°以南》,运用符号学的两个理论来解读纪录片的音乐,力争从外延与内涵、聚合体与组合段两个方面展开对纪录片音乐的分析,找寻纪录片音乐运用的规律、方法与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是指以对视觉形象的认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运用艺术作品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绘画教育。文章阐述了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并分析绘画的技法和意义,以及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启学生探索艺术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控制论和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控制论创立以来,围绕着控制论的哲学斗争从未止息,特别是随着控制论的发展,引起有关认识论的一系列争论。控制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是数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与无线电通讯、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是这些学科的边缘科学,属于横断科学。人们给控制论下过十几种定义,其中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还是控制论奠基者N·维纳对控制论所下的定义: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控制和通讯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息变换和反馈调节。实际上,信息和反馈不仅技术系统有,而且生物界、社会直至思维都有,因而从原则上说,控制论可以应用于所有这四个领域(技术系统、生物界、社会和思维),并且相应地形成了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出现了现代科学的控制论化,使自然科学愈益向社会科学渗透,促进哲学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哲学变革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戏剧符号学是一门运用符号学理论、视角与基本方法研究戏剧艺术的学科,其主要关注点在于戏剧中的符号系统、剧场交流系统、文本系统三个基本范畴。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戏剧符号学进入国门,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于中国戏剧的分析及文本解读。借用戏剧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话剧《家》进行符号分析与文本解读,以求为中国戏剧的话语阐释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总结设计符号学涵义概述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符号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并总结符号的类型和对应的特征,以及设计符号学与景观设计中可以产生联系的地方,从而实现设计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准确应用。然后,深入分析两者产生相互影响的部分,表现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各部分的关系和内容,更好地发挥设计符号学在景观设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总结符号运用于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和价值。基于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讨论设计符号学的内涵和运用,为设计符号学的运用提供更直观和清晰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唯物论研究会机关刊物《唯物论研究》季刊近两年来陆续刊登了不少有关控制论的文章,在一九六四年的夏季号中还刊出了“控制论和逻辑”特辑。自一九六四年起刊登的这方面文章有: 一九六四年春季号: 花崎皋本:“关于克劳斯论控制论的哲学问题的近著”。一九六四年夏季号: 岩崎允胤:“符号逻辑、控制论、符号学”。杉四元宜:“从生物学来看控制论”。东京唯物论研究会第一小组:“控制论和认识论”。平林康之:“思维和控制论——关于格卢什  相似文献   

16.
作者说:模拟方法在控制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在现代科学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者着重对所谓控制论模拟作了多方面的考察。控制论模拟是模拟系统的控制功能,这种功能使复杂的动态系统的行为服从于某种确定的目的,因此又把这种模拟称为功能模拟。而功能对于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亦即一种行为可以用不同的内容结构状态未实现,就是控制论模拟的基础。控制论模型的特点就在于这种模型不是从物质基质或者能的角度,而是从信息过程的控制过程(它们是决定系统与环境相适应的机制的过程)的角度来到划对象。而这种过程的现实存在就是从功能方面进行控制论模拟的物质基础。作者认为:在模型认识形式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新阶段是与控制论中所发展的功能模拟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在控制论模拟中,推广了模拟的对象,其次,推广了作为模拟的基础的客观相似程度本身。  相似文献   

17.
牛与蛇是古滇青铜器动物装饰造型中的两个代表性符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展现了古滇文明特有的审美。运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古滇青铜器中牛与蛇的装饰艺术,分析其符号的外延与内涵意义、支持的语境,利于理解神秘的古滇文明,探究古滇青铜器中动物形象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衍生品,独特的艺术思维将众多艺术创作者区分开来。不同观念的艺术家运用多样的创作方法使得艺术作品间面貌各异,形成了具有个人鲜明风格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如洪流般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影响着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如何在艺术大潮中脱颖而出并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展望──中国符号学研究5年苟志效1符号学是19世纪以来随着信息论、控制论、传播学等新兴科学的出现而产主的一门新学科。目前,符号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热潮”,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正如英国哲学家M.C.比尔兹曼所指...  相似文献   

20.
审美与教化     
本文通过复活教化概念探讨了审美和艺术的教育潜能,为此提出一种既强调教化的社会特性又强调艺术作品和其他审美表达的作用的解释。教化是一个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关系对见识的产生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作品被描述为形象,它们在表达、传播和商讨文化价值观中起着中介和参照点的作用。在对这一论点的展开中,作者将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分析与其关于启蒙的论述结合起来解读,突显了审美判断的社会和政治特性。洪堡关于教化的审美和社会维度的讨论提供了另一个起点。作者用两个当代艺术过程的例子来表明艺术在我们时代的教育和政治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