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内障手术治疗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逐渐向白内障屈光手术转变,手术目的已不单纯局限在复明,而是旨在恢复更合乎生理状况的视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的恢复,过渡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上来。使得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体现了当代医疗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逐渐向白内障屈光手术转变,手术目的已不单纯局限在复明,而是旨在恢复更合乎生理状况的视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的恢复,过渡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上来。使得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体现了当代医疗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波前像差技术与现代白内障手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多学科联合发展的结果.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较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可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倘若能实现个体化设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望取代球面人工晶状体成为人工晶状体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全球因白内障致失明者大约2 000万人,导致低视力者3倍于此数字,即6 000万.手术可使白内障失明者视力恢复正常或有用视力.每年每百万人口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人数(白内障手术率)是在不同环境中衡量眼保健工作的有用尺度.白内障手术率在各国之间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存在极大差异,最高者比利时16 000例/百万,2004年统计我国448.7例/百万,2005卫生部制定的2006~2010全国今后5年白内障手术率要达到700例/百万.这种差异是受所在国和地区及患者本人的经济和文化程度及其他社会因素所制约的,即使具备手术服务也很难予以利用.本文拟就防盲治盲20年间,辽宁省及大连市白内障复明手术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制约国人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社会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波前像差技术与现代白内障手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多学科联合发展的结果。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较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可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倘若能实现个体化设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望取代球面人工晶状体成为人工晶状体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工作中为避免过度医疗,普遍的原则是大力推行适宜技术、适度医疗,并努力实现诊疗的最优化.在我国现阶段,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白内障手术中的适宜技术并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达不到最优化医疗的要求.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健全,白内障患者可以享受到最优化医疗.  相似文献   

7.
角膜移植发展简史及其认识论意义潍坊医学院(261042)孙兴才,刘典恩角膜移植是用透明的角膜片置换混浊或有病变的角膜,以达到增视或治疗的目的,是现代卓有成效的治盲手段之一,也是继白内障手术之后眼科领域里又一重要的复明手术。角膜移植的发展经历了近200...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手术中的适宜技术与诊疗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床工作中为避免过度医疗,普遍的原则是大力推行适宜技术、适度医疗,并努力实现诊疗的最优化。在我国现阶段,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白内障手术中的适宜技术并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达不到最优化医疗的要求。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健全,白内障患者可以享受到最优化医疗。  相似文献   

9.
魏真 《天风》2012,(11):49-51
听到"郑成功"这个名字,也许你马上会联想到当年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其实,眼前这位弟兄也叫郑成功,他目前是安徽省红十字医院的副院长,也是安徽合肥基督教会路加医疗队的队长。听说他们最近为白内障患者做的复明手术,其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怀着一份崇敬的心情,我特地去合肥走访了郑医生。  相似文献   

10.
论人工晶体手术的发展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510632)钟敬祥徐锦堂施月欢白内障是一种致盲的常见病,而目前临床上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使病人重见光明。人工晶体手术的发明给眼科领域带来了一次飞跃,它以良好的手术效果而确定其在医学领域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