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南工业大学曾钊新教授的《道德心理论》出版了。欢悦之情,难以育表。对曾教授的这本书,几番阅读,深感它在如下几方面为伦理学研究作了拓新工作。 一、选择观察道德现象的新视角 众所周知,伦理学长期以来仅仅被认为是“道德哲学”。我国目前的伦理学是直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解释社会道德现象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毫无疑问,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去研究道德,澄清了几千年来在道德起源和历史演变、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的迷雾,  相似文献   

2.
由华东师大思想政治教研室副教授刘美一主编的《青年伦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供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使用的伦理学教材。该书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青年的实际结合起来,在伦理学教材建设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紧密结合青年实际,着重论述了与青年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伦理道德问题。该书除了每一章都注意结合青年特点外,还专门论述了青春期与道德,自我意识发展与道德,个性发展与道德,情绪、情感的调节、控制与道德,道德与成才,道德与生活方式等青年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感到伦理学并不是什么与己无关的空洞理论,而是与自己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有着紧密关系的学问,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伦理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韩东屏教授的新著《人本伦理学》于2012年8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集作者三十多年伦理学研究之所思、所悟、所得,通过道德本体论、道德建设论、道德践履论三大部分,建构了一套“人本伦理学”理论体系.其中,道德本体论是关于道德本身诸问题的论述,道德建设论是关于社会主体的道德实践的论述,道德践履论是关于个体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道德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编辑的《道德与道德教育》一书,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了冯定、李奇、周原冰、张岱年、周辅成等人近年所写的伦理学论文十八篇。内容包括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物质利益与道德理想;道德与政治、道德与科学的关系;人生观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过程和方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伦理学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F.E.特雷纳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在1962年出版的著作(《道德思想范畴》一书中曾谈到伦理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这个问题,1983年10月《道德教育杂志》上又发表了他的《伦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道德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略了的范畴》的文章,对上书所提出的一些论点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6.
张培强、陈楚佳主编《伦理学概论》,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在征订新书单中指出:本书是作者在总结了伦理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集当前国内伦理学研究之长编写而成,有自己的特色,是一本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著作。全书对道德现象作了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许启贤副教授著的《伦理的思考》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伦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文集。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为该书写了序。书中收集的九类问题,包括了马恩伦理思想研究、伦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道德的本质、道德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系、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道德的发展规律、青年伦理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品德教育等等内容。而且,其中的有些内容仍然是目前研究较弱的领域。譬如,关于马恩伦理思想的研究,现在国内潜心研究的真是  相似文献   

8.
罗国杰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在考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时,运用了道德关系这一范畴,并对道德关系所特有的矛盾进行了具体分析。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道德现象以及道德结构诸要素的相互关系,科学地理解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在对道德关系特殊矛盾的规定上,似乎仍有进一步斟酌的必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对道德关系特殊矛盾是这样表述的:“道德关系中的矛盾的  相似文献   

9.
国内第一部研究生态伦理的专著一《生态伦理学》最近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为之作序,称其是有关“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可喜成果”。 伦理学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然而,以往的伦理学研究,一般囿于人与人(或人的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学则把伦理学的视野由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它认为,人作为道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青年对人的素质和道德建设等问题兴趣的日增,渴求通晓伦理学的愿望也愈发强烈。人们盼望能有一本深入浅出、针对性强、富于时代气息的入门读物。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魏英敏等同志编著的《伦理学入门百题》正是为适应广大伦理学自学青年的这一需要而写的,它是一本雅俗共赏、表普及与提高于一身、集入门与深造于一体的好书。此书虽采用答题方式,但并不因此有损体系的完整和结构的谨严,相反正是通过回答伦理学中一个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更使书本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体系和结构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罗国杰先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教程》《伦理学》以及撰写的数百篇学术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全面研究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在对一般的道德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集中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落脚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养成和人格修养,阐发和论述了一系列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范畴、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建构了一个融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于一体的教材体系.这一教材体系既契合道德生活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目标追求的理论意蕴,又凸显出了新中国伦理学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应有的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此后伦理学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框架遵循、理论模式和发展方向,其贡献尤当被人们铭记.  相似文献   

12.
王小锡,郭广银两位同志所主编的《伦理学通论》一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出版,32万字。这是江苏省一批青年伦理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吸取、创造、探索精神的表现,它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通论》展示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框架,与通常的道德定义有所不同,作者认为,“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其应该不应该的行为规定。”(第63页)而伦理学作为  相似文献   

13.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丛书,有刘湘溶的《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李培超的《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任俊华、刘晓华合著的《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这自然是我国环境  相似文献   

14.
庆祝李奇80寿辰,探讨当前道德建设问题本刊记者1993年7月9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为庆祝李奇80岁寿辰召开当前道德建设研讨会。首都部分学者、专家及湖南、四川、陕西、山东、江苏等省伦理学界的学者约60人与会。一李奇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她从事伦理学研究38年。1935年入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赴延安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1955年到哲学所工作。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新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伦理学论文,充分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以后编辑成《道德科学初学集》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在哲学所创建了伦理学研究室;并与一些同志一起积极筹备,组织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又写出《道德与社会生活》一书,深刻而透彻地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并对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是一部很有份量的力作。后来,她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道德学说》。这是一部有关道德学说的基础理论著作,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伦理学原理》(王兴洲著)已于1988年7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5章,42万余字。在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的本质和结构问题、道德遗产批判继承问题、共产主义道德原则问题、道德评价问题等方面的深入论述和发挥,为本书之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该书建构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围绕"伦理学本身的问题""道德本体论的问题""道德建设论的问题"和"道德践履论"四个主题,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龚群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一书 ,共 31万字 (下简称《教程》) ,近期出版了。这不仅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新闻学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创新的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伦理学工作者对诸如伦理学原理、职业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婚姻家庭伦理学 ,以及中外伦理思想史等都进行了研究 ,而且相继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在职业伦理学中 ,我们不少同志也先后研究出版了干部伦理学、教师伦理学、商业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著作 ,但却…  相似文献   

18.
道德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对道德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解和规定,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甚至制约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比如围绕道德的主体性问题,道德的规范、约束、调节职能与道德对主体个性自由发展的肯定激励职能问题,以及群体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问题等等的争论,其实质都归结于对道德本质的理解问题。这些争论主要反映在下列同志的文章中: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载《光明日报》1986年2月3日;夏伟东:《略论  相似文献   

19.
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拓新之作读《经济伦理学市场经济运行中道德问题研究》张晓飞由唐能赋教授与他的学生合作完成的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规划课题《经济伦理学——市场经济运行中道德问题研究》一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作了较...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0月,《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12)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已出版10卷。《年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主编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