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一日,我问一位捕蛇者:为什么毒蛇比无毒的蛇售价更高呢?这除了毒蛇比无毒的蛇药用价值更高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毒蛇更稀少。捕蛇者说。蛇类中,毒蛇是强者,按说,它应该比无毒的蛇更适于生存,为什么数量反而更少呢?我不解地问。捕蛇者告诉我,遇到一条蛇,看它有毒无毒,只要看它的行为就知道了。无毒的蛇一般看到人就逃,而毒蛇看到人不但不逃,反而迎上前去攻击人。正  相似文献   

2.
王蛇无毒     
据统计,世界上的毒蛇有650余种,最毒的蛇有10种,这些毒蛇个个身怀绝技,无不让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性情凶猛,毒液量大,毒性强烈;内陆太攀蛇的毒性是眼镜王蛇的50倍,是陆地上最毒的蛇,每咬一口释放出的毒液足以杀死150人;大番蛇产生的约400毫克干毒素足以毒死200人,而且没有任何药物可解毒。  相似文献   

3.
王蛇无毒     
据统计,世界上的毒蛇有650余种,最毒的蛇有10种,这些毒蛇个个身怀绝技,无不让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眼睛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性情凶猛,毒液量大,毒性强烈;内陆太攀蛇的毒性是眼镜王蛇的50倍,是陆地上最毒的蛇,每咬一口释放出的毒  相似文献   

4.
蛇出没注意     
《佛教文化》2011,(5):127-127
在佛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  相似文献   

5.
食蛇螺     
我的家乡有一种田螺,他能伸出长长的触角和嘴巴,像一条干蚂蝗。它很会伪装自己,常常把自己的螺壳浸在田水里,把螺颈伸到田埂的草丛里觅取小虫。它还有个独特的本领,就是能用嘴颌夹住毒蛇或水蛇的  相似文献   

6.
程刚 《思维与智慧》2011,(11):45-45
印度有一种奇特的草,这种草具有天生的拟态本领.它的叶子形状像眼镜蛇在昂首远望.整株草的颜色也与眼镜蛇的身色十分一致,有时在山风的吹拂下,身体还会不停地转动,更像眼镜蛇.因此,当地人叫它毒蛇草。  相似文献   

7.
一条蛇盘踞在密林深处,它正在等待机会,捕猎池塘里的那只青蛙。这是一条修行千年,诡计多端的蛇。不过,那只硕大的青蛙,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井底之蛙了。眼下,蛇已经在这里潜伏了很久,它不敢轻举妄动,甚怕让快要到嘴的美餐逃之天天。青蛙却笃定地俯在荷叶上,打着瞌睡,似乎对近在咫尺的危险并不知情。可是蛇知道,那个青皮的家伙没有真的睡去。它们  相似文献   

8.
选择对手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常常会在竞争中遇到对手。没有对手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不会选择对手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善于选择对手的人生才是辉煌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10.
笔者爱下象棋,棋逢对手时,双方都很难占得优势,这时候,两人就会寻找对方的破绽,然后发出致命一击。还有,你看那些在生意场上鏖战多年的竞争者,若被对手抓住破绽,便会赔得血本无归。下棋如此,人生亦然。  相似文献   

11.
衬托法     
衬托是写作常用的方法,分为正衬和衬反两种: 一、正衬正衬就是用相同或相类的事物进行衬托,也就是以毒衬毒,以勇衬勇,以美衬美。经过衬托,就能使毒的更毒,美的更美,勇的更勇。例如柳宗元的《捕蛇常说》,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苛政非者之毒”。作者在表达这个观点时,除了正面描写逼税的凶狠场面外,还描写了一种非常毒的异蛇。经过“毒蛇之毒”一衬托,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苛政之毒”就显得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的印象也就特别  相似文献   

12.
大姐     
梅子,让我对你说:完整固然是一种美,但如果每晚都是一轮皎洁的满月挂在天空,那就只能用苍白来形容它了;那样,世上所有的爱情故事都会立刻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会说话,又不会说话。这句话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前一个“会”是讲发出声音表达简单的意思,后一个“会”是指一种交际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身在职场,勤干和巧干是很重要的,如果还很会说话,那就更受欢迎了。第一句:“我立刻去办!”在职场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常常是公司内部没有考虑周全,而客户又有新的需要。这时,冷静、迅速地作出,“我立刻去办”的回应,会让上司直观地感觉你是一个工作讲效率、遇事顾大局、处事果断,并且服从领导的好下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人1757年征服印度后,为了有效实行殖民统治,颁布了很多法规。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规管法案》,首次规定设立印度总督职位,沃伦·黑斯廷斯成为首任总督。黑斯廷斯做了印度总督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印度的蛇太多了。走在路上,草丛里会忽然窜出一条蛇;坐在船上,水中会忽然冒出一条蛇;甚至上厕所,门框上有时会爬着一条蛇。黑斯廷斯手下的人经常受  相似文献   

15.
星点集     
1一旦失去利益的寄托,这世界上许多的朋友就会立刻还原为陌路。2利益是一根绳,能把许多人捆成一团。然而,当它越收越紧时,又会演化成团体的绞索。  相似文献   

16.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由来已久,但关于“宗教是什么”的问题,学术界至今未形成统一,正如缪勒所说“各种宗教定义从其出现不久,立刻就会激起另一个断然否定它的定义。看来,世界上有多少宗教,就会有多少宗教定义”,随着宗教研究的不断深入,宗教研究方  相似文献   

17.
前人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刺激花,没有经验的婴幼儿会对威胁性刺激蛇产生更快的觉察反应。研究选取4~6岁幼儿和成人被试,改进了刺激材料呈现范式和线画的刺激材料,采用3×3刺激矩阵呈现的方式,利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视觉搜索过程,探索威胁性刺激蛇是否被更快注意定向、作为干扰刺激的蛇是否同样能被更快觉察,以及蛇的特殊外形是否在快速觉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1发现,相对于目标物花,成人和幼儿对蛇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注视到目标前的注视点个数更少,首次注视的时间更短。实验2采用线画的方式去除了刺激材料的色彩和纹理,只保留了蛇蜿蜒的外形,结果发现儿童和成人仍然以更短的注视到达时间、更少注视次数注意到蛇,对蛇的首次注视时间更短。此外,对干扰物分析发现,蛇作为干扰物(花为目标物)仍然表现出更快注意定向。两个实验对比发现,被试对彩色、真实蛇的注视快于线画的蛇。结论认为,即使是对蛇具有较少经验的幼儿,也表现出了对蛇的快速注意偏向;蛇的色彩和纹理会促进蛇的快速觉察;蛇的低水平知觉特征(蜿蜒外形)确实对蛇的注意觉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方丈杀生     
寺院建在名山上,名山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夏日的一个午后,老方丈再次手托健身球带着两个弟子去寺外散步,忽见一青年女子从不远的草地上飞奔而来。嘴里还喊着“救命啊救命啊!”正在师徒三人感到意外之际,拼命奔跑的女子已经来到师徒三人的跟前。这时,两个弟子都惊得目瞪口呆——女子的身后居然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草上飞的毒蛇正紧追不舍。  相似文献   

19.
蝎子和蚂蚁     
正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曾对朗格多克蝎子非常感兴趣。这种外表令人恐惧的多足纲昆虫由于拥有毒针这一有力的武器,对于胆敢冒犯自己的对手,总能毫不费力地将其置于死地。为了解蝎子的毒性到底有多大,法布尔特意为它找来一些昆虫对手,为它制造作战的机会。狼蛛虽然没有蝎子强壮,行动却十分敏捷,可以灵活地攻击和躲闪。它刚与蝎子相遇就半直起身,张开淌着毒液的毒钳,摆  相似文献   

20.
正蜜獾是一种生活在沙漠、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的动物,它适应性极强。蜜獾体格较小,但是非常狡猾,并凶猛好斗。蜜獾能知道人和动物的弱点,轻而易举攻击对手的最薄弱处。它还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能杀死比它大数倍的幼年尼罗鳄。有剧毒的眼镜蛇见到蜜獾也会逃之夭夭,因为蜜獾对毒液有免疫功能。就是比它庞大的动物惹到它,蜜獾也会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它被誉为动物界中的"战神",曾以"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