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草感悟     
李静 《天风》2004,(6):51-51
春的使者按着时令将它的芬芳吹入人的鼻孔,我漫步在林间的石径贪婪地吮吸着春的芳香。忽然,石径中一丝亮绿映入我的眼帘;路面上的石头已被磨平,它在石缝中倔强地昂着头。我注视着它,许久以来被捆绑的心顿觉轻松。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2.
无辜百姓     
晓豪 《天风》2003,(5):23-23
我天天看电视新闻,讲了一些伊拉克的百姓被美国大兵给打死了,为何美国大兵就不能放过这些无辜的百姓?难道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关心和忍让,非得用战争来解决吗?战争总是使百姓受到伤害,我看到电视上孩子哭喊着“妈妈”,我很难过,海湾战争已打了一次了,还要打几次才算结束?我想,人本来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何还要用战争呢?美国为什么连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孩子都不放过,我想战争应该怎  相似文献   

3.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医生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是,心灵如何选择。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 当心灵为我们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父爱有错吗?为何别人给予他的是更多的否定评价呢?他的内心深处藏着多少痛苦,又有谁会理解和同情呢……当他的日记被翻开时,评价的人们却惭愧地低下了头……周日的中午,我刚到村头就被村里的一位大婶拦住了。她问我是不是刚从学校回来,我点头默认。这时只听大婶说:“咱们村的李发展死了,他的儿子也被他害死了!不过这样也挺好的,父子俩一块上路,至少有个照应吧……”我打断了老人家的话问他们家到底怎么了。大婶答道:“李发展在广州打工患上了非典型肺炎,说是回来看一下家人的,可这个该死的东西把儿子也害死了,你说这样的父亲可恨不可恨。自己死在外  相似文献   

5.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中学老师,我一直为搞不好人际关系而苦恼。我很想有一些知心朋友,很想与人交往,但一碰到实际的人和事,却又满腹狐疑:别人对我笑脸相迎,我疑心对方别有用心,别人避我,我又疑心别人在排斥我;说我好话,我想是为我“戴高帽子”利用我……康先生,我如何才能与别人建立起互信的友谊呢?  相似文献   

6.
正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人不就这么一辈子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看来像是一年四季般短暂的一辈子。每当我为俗务劳形的时刻,想到那七个字,便忆起李白《春夜宴桃李园记》中"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相似文献   

7.
电灯泡感到很委屈,它问蜡烛:"蜡烛老弟,有件事我始终弄不明白,我和你一样发光发热,而且我发出的光亮比你要强许多倍,可人们为何总是用华丽的词句来赞美你,而却很少夸奖我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蜡烛回  相似文献   

8.
受难篇     
不能救自己(可,。:。l)“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祭司长呵!你们的嘲笑,却是他的心愿。自以为聪明的人哪!你们知道他为何不救自己?文士呵!你们使他丧失救人的意志吗2白日做梦!他不是不能救自己,是因你我的罪过!是因你我的生命!他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岂不是一个有力的宣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真理(约,、:。,1,:。8)真理是什么呢?彼拉多呵!好一个巡抚大人,真理岂不站在你眼前?执法的人哪!法在何处?竟将无罪者定死刑呢?为何将他出卖给扼杀他的人呢2彼拉多呵真理是永恒的生命任何力量都扼杀不了的。生命(约l、:。,雅,4:,4,赛4。:、8…  相似文献   

9.
小棉袄     
正妈只生了我一个闺女,她很满足。她常说:"闺女好,闺女是娘的贴身小棉袄。"而我这唯一的小棉袄却并不暖和,长大后越走越远,远到几乎只成了妈心里的一个念想。然而提及我这个唯一的小棉袄,妈还是很满足,总乐呵呵地说:"闺女好,虽不能贴身,但是贴心啊,走得再远心里都有娘。"如我这般的好闺女、小棉袄,"远、忙、孩子小……"却都成了不能经常回家看看的冠  相似文献   

10.
隐藏的宝贝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基督徒的信心是相信我们所看不见的,基督徒信心的最大回报是看见我们所相信的。 然而我们人又是多么容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啊!记得,有一位与我挺要好的女同事,她人很和善,待人也诚恳,但是很忧郁,又极易产生自卑感,比如别人的职位比她稳定,别人的老公有地位又有车,都会引出她的嗟叹。她不是妒忌,却无端被别人表面的成功打倒了。我向她传福音,她因着生活中的一些需要就向神开口祈祷了,感谢主,神垂听了她的祷告,帮她从那些困境中走出来。但是,她仍然还是忧郁。她不断被自艾自怜这根绳索捆绑得喘不过气来,在人与人攀比的虚荣里  相似文献   

11.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别人的皮球,别人的水枪,反正,别人的总是最好的。院子里,几个女人在聊天。A说:"我真羡慕你们单身贵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B说:"女人像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很容易老的,我还羡慕你嫁了个好老公呢!做全职太太,外面的风风雨雨都与你无关。"C说:"是啊,你看你保养得多水灵,像从前做姑娘一样的滋润,不像我们风吹日晒的,整个一蔫苹果。"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14.
郭为 《天风》2022,(9):47-48
一次,女儿的班主任问:"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们生个弟弟妹妹,你们愿意吗?"我问孩子怎么回答的,她的答案是,不想要弟弟妹妹,因为他们会打扰她看书、写字.虽然理由令我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做那不愿意被打扰的人. 实际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别人打扰.记得有一次,我正看着一本喜爱的书,看得入迷,妻子却让我帮忙做其他的事情,我不忍释卷,心里有些不情愿.后来,良心受到责备,深感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足.  相似文献   

15.
和气     
方子 《天风》2008,(2):33
最近听一位基督徒朋友谈自己的体会:"在一个团队里,若想和气,真的好难,有时你想与别人和气,可是别人却偏不给你和气的理由;有时真想抽某些人的嘴巴,可想想自己是基督徒,是上帝的儿女,又不能这样做!做人真难,有时真想放弃了,放弃信仰的原则,与某些人一干到底,因为这种人往往是欺软怕硬的,但又一想,不能和这种人一样,否则自己也将好不到哪去……"  相似文献   

16.
正每每吃自助餐,总会看到一些撑得肚子滚圆走路都走不稳的家伙,小孩子是嘴馋贪吃,大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的解释是"花了钱,既然随便吃,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要不然就赔了"。还有的说"我不吃就被别人吃了,我少吃一口别人就多吃一口,与其被别人吃,不如我自己吃"。其实这些说辞都指向一个意思:宁愿自己撑得难受,也决不能便宜了别人。  相似文献   

17.
正海伦·凯勒说:"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没有新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有人没有脚……"看到这句话,我心里一惊,我不也曾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吗?不久前,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恼中。勤勤恳恳工作多年,可职称还是没评上。尽管别人都劝我说,评不上的因素很多,谁也不能否认我的工作成绩,可是我还是感觉很没面子。糟糕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我觉得自己的表情都有点冷若冰  相似文献   

18.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很痛苦了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  相似文献   

19.
寓言四则     
正老驴子与大猩猩一头老驴子对一只大猩猩诉苦道:"我真烦恼。"大猩猩问道:"你为何而痛苦烦恼呢?"老驴子说道:"我其实很聪明,可是大家却说我愚蠢;我反复不断地向大家解释,我并不愚蠢,我相当聪明;可是我  相似文献   

20.
陈丰盛 《天风》2016,(7):30-31
正开始写"愤怒"的主题时,我心里却还在生女儿的气。不过,现在已经在慢慢地梳理自己的思想,缓解自己的情绪。心里很想数落一下女儿,却发现自己被愤怒充满的状态,实在不能说服自己,也深觉自己多少也有责任。不得不说,由于我自己的生活压力,孩子的慢节奏、不听话、发脾气往往会使我十分愤怒。最好她能跟上我的节奏,最好她对我的话百分百听从,最好她不要发脾气,最好她不会生病……不过,事与愿违,我所期待的没有实现,所担心的事却接二连三地发生。这个"贴心小棉袄",经常让我暴跳如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