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灵宝毕法》是钟吕金丹派秘典,其书奠定了宋元以降内丹学的理论功法。与一般内丹书不同,《灵宝毕法》不仅讲具体功法,而且对内丹隐名、术语作出解释,为本书特色。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传说的作者钟离权为五代隐士,传派为钟离权—吕洞宾—华阳子施肩吾—李竦,而不是后世所说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张伯端。本文在十余年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丹法作了再研究,集中讨论《灵宝毕法》关于道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丹道的气液与圣胎、仙与宗教神圣性。文末附论钟吕金丹派的丹书与西部区域性。从书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出发,以《灵宝毕法》为中心,考察钟吕一派的传承,尤其是探讨了蜀地道教文化传统与钟吕金丹道流向之关系,认为最初几代钟吕金丹派具有明显的西部区域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灵宝毕法》的内丹说,论述了钟吕内丹以老子“归根复命”为最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三卷,题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著,纯阳真人吕岩洞宾传,乃道教钟吕金丹派的重要经典,有时我们亦简称其为《灵宝毕法》。关于此经的诞生年代、作者、篇章结构、丹法特点、其与《钟吕传道集》的关系等问题,是我们研读此经时首先会遇到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正强 《宗教学研究》2003,2(3):100-104
钟吕内丹是五代宋初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丹法系统 ,它以道教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其理论基础 ,而这一思想基础更直接的来源则是汉代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本文将《周易参同契》与钟吕内丹派经典《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等相比较 ,并参以其它内丹经典 ,深入分析了《参同契》对钟吕内丹道理论建构的重要影响 ,包括天道观、药物论、火侯说等。  相似文献   

5.
钟吕内丹学的最后阶段天仙阶段,是吸收了老子思想后而创立的仙学理论。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宇宙生死论,深深影响到《灵宝毕法》气液相生的学说,正显示出钟吕丹道是以“法自然”作为立论根据的。本文为作者硕士论文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三卷,题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著、纯阳真人吕岩洞宾传,乃道教钟吕金丹派的重要经典。此经书之年代,当出于唐末、五代,如其卷上《道要》说:"花残叶落深秋,杨妃懒上危楼",①"杨妃"意似指唐玄宗之宠妃杨玉环,如果是这样,则此书当成书于唐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新史料文献,考察了明代林兆恩三一教与道教南宗的关联。林兆恩拜莆田道士上阳子卓晚春为师,时常往来于道教南宗的发源地福建武夷山一带,对南宗宗师十分敬仰,所修习的内丹功法乃钟吕、张伯端、白玉蟾、陈致虚一系的南宗丹法;林兆恩对道教南宗祖师的经典十分熟悉,其《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多援引南宗丹道思想来论证其"三教合一"的"道理";林兆恩的"艮背心法"功法与道教南宗有密切关系,《九序心法》中的道教内修元素主要是指道教南宗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再论张伯端师承刘海蟾许寿霖北宋学者张伯端(983~1082年)集内丹功法之大成,著《悟真篇》,和誉为“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齐名,独领风骚九百年,至今还没有一本气功书超过它的水平。此书为性命双修的全真教奠定理论基础,因而又被尊奉为道教南宗开山...  相似文献   

9.
《钟吕传道集》和《西山群仙会真记》是两宋之际施肩吾一系内丹学的两部重要著作,可以说是钟吕金丹派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丹经,《钟吕传道集》更被誉为是"唐宋间最为系统之内丹撰述,钟吕金丹派教义之渊源"。①这两部书不仅在思想上具有很大的开拓性,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奠基性地位,而且语言浅  相似文献   

10.
《陈先生内丹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先生内丹诀》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内丹著作 ,其所述丹法与作为道教内丹主流的钟吕系丹法迥然不同。本文对《陈先生内丹诀》的作者、传本作了考证 ,并从“内丹之道”与“内丹之法”两个方面对其理论特色作了深入论析 ,指出这一独特丹法 ,强调从胆入手 ,并大量运用存神行气等内养方术 ,显示了早期内丹形成过程中 ,道教传统内修术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华颐 《中国道教》1988,(4):41-43
隋唐五代在道教教义方面最突出而又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钟吕金丹道的崛起。何谓钟吕金丹道?即道教仙人钟离权、吕洞宾所倡导的内丹修炼术。何谓内丹?简单地说,即将人体比作“炉鼎”,以体内之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认为社会使精、气、神凝为“圣胎”,“圣胎”可以离开躯体而为身外之身,永世长存。这个所谓“圣胎”,或称神丹,亦称内丹。宋翁葆光《悟真篇注序》有一段解释: 夫炼金丹大药,先明天地未判之前,混沌无名之始气,立为丹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老子》与《灵宝毕法》,论述老子"生而不有"为钟吕丹追思想之渊源,而钟吕丹道的神仙境界在宗教层面上超越了老子之说。  相似文献   

13.
道教自唐末五代以后,由重视外丹转入内炼,成为一个内丹丹功系统,自钟离权、吕洞宾两真人留传功法以后,逐步分成五大派,师徒相传,至今未衰。兹简述于下: (一) 北派北派名称,系由宗教而来,当时王重阳创全真教,本主张三教合一,“不主一相,不立一教”,以道教的《道德经》、佛教的《心经》、儒家的《孝经》为全真教祖经。实际当时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立教比较困难,主张三教圆融,易于传教。至于在丹功方面,仍是祖述钟吕,并以钟吕内丹继承者自居。读其所著《金关玉锁诀》释金关玉锁意义,即明指炼功时如何无漏。他设问说:“假令白牛去  相似文献   

14.
《性命圭旨》是明代以来较有影响的道教内丹典籍之一,被誉为内丹学集大成之作,著者和成书年代均不详。《性命法诀明指》为北京桃源观千峰派创始人赵避尘所著,一般认为成书于民国二十二年,是近代道教内丹重要著作。细读二书就会发现,此二书均以性命双修为圭旨,融儒、释、道三教内修要旨于一炉,博采众家之说。无论是从书名、结构到具体内容,无论是从功理还是功法上,二书都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显然,《性命法诀明指》一书直接或间接受到《性命圭旨》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丹道为道教所重,亦素为道教徒所珍密。择徒授诀,必先盟以誓约,然后师徒授受,口口相传。尔后严谨脩持,方得有所成效。丹道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炼五金八石以成金丹或药物,此实为我国化学之先驱。内丹功法,以己身为炉鼎,以自身之精、气、神为药物,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求成丹。考内丹功法,其来已久,东汉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即已论及,不过隋唐以前,其名不显,自隋青霞子,五代吕洞宾加以弘扬,其名渐著,复经宋陈抟、张伯端,金王重阳之阐发,从此  相似文献   

16.
论《庄子·天地》篇中“玄珠”与道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因而道教对其进行了借用与发挥。在外丹术中,“玄珠”是水银的隐名;在内丹术中,“玄珠”是内丹的别名。道教内丹学是心性之学在其理论上的表现,随着内丹学的发展,“玄珠”又被看作心与性的代称。道教赋予“玄珠”以宗教与信仰的内涵,其对“玄珠”这个特殊概念的借用和发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庄子》对道教的深刻影响,以及道家与道教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性命”、“神气”、“阴阳”、“先天后天”、“玄关一窍”、“心”、“药物火候”、“真形幻形”等概念术语,认为南宗基于这种性命观念,开创了“返本还元”的简易法门,从而与早期钟吕系内丹学区别开来,使内丹学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8.
一、《悟真篇》著于何地以道、释、儒三教一理,阐述气功理论的经典著作《悟真篇》,与《周易参同契》并称为“丹经之祖”,作者北宋张伯端因而被誉为中国古典气功学的主要奠基人。自南宋以来,为《悟真篇》作注者凡数十人,由于正史无载,道书语焉不详,历代作注者对张伯端的生平及《悟真篇》的成书之地,一直未有定论。近读樊光春发表在《中国道教》1991年第4期的大作《张伯端的生平考辨》,认为张伯端修成内丹,著《悟真篇》和《金丹四百字》等著作,是在今陕西紫阳县的紫阳洞中,其依据是援引《神仙通鉴》所载:“往荆南访都运马处厚,得其资材,择兴安之汉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的形成,乃是宋明大儒融汇三教的产物。理学与道教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复杂关系。历史上,全真道的内丹修炼学说继承了道教钟吕内丹学传统,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则吸收了全真道的“真功真行”说。本文拟就全真道的功行说对王阳明的知行说的...  相似文献   

20.
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提出过一些有关内丹修炼的理论,但与他同时代的钟离权和吕洞宾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内丹学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杜光庭与钟吕内丹道的比较研究,以说明杜光庭对“性命双修”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说,为内丹心性学在唐末五代的迅速发展,并在宋代以后成为道教思想与实践的主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