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走向共享:面向未来的思考与追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让资本走向共享》(华夏出版社,2015年)《资本精神: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力量》(东方出版社,2015年)、《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东方出版社,2017年)四部专著初步构成了卢德之博士所追求的"以资本精神为核心的新财富论、以21世纪慈善为核心的新慈善论、以共享主义为核心的新共享论"的思考体系。四部专著出版后,被译成英文、俄文、韩文等多国文字。"资本与共享"系列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掌门人佩吉·杜  相似文献   

2.
<正>大时代激荡着大变革,大变革呼唤着大智慧。细读卢德之教授新著《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东方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下文简称《论资本与共享》)一书,真切地体悟到卢德之教授多年孜孜以求对"资本"及"资本精神"真谛覃思精研的执著,并为在这种执著求索与睿智思考下,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作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与目标的可贵探究所形成的共享资本观而深深折服。共享资本观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王永益 《学海》2013,(4):101-106
我国当代社区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从行政控制为主到多中心协同治理的历史跃迁,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导向是实现社区和谐善治。但当前社区治理陷入公共精神式微,公共意识匮乏的"德性困境",而社区和谐善治必须是以德性化为指向的,需要公共精神提供道德支撑。社会资本理论所强调的普遍的信任、社会关系网络和共同的规范有助于从多重维度消解社区治理的"德性困境",对促进社区活力和走向社区善治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可以有效地培育社区诚信友爱、互惠互助、平等合作、积极参与、邻里和睦等社区公共精神,为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的和谐善治转向奠定坚实的德性根基。  相似文献   

4.
资本增殖的本质和对利润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共生"、"人格尊严"理念的考克斯商业(伦理)原则,批判和否定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误导,提倡道德资本主义。这代表着当今时代资本的一种道德努力或觉醒,的确值得我们期待。企业应追求"整体的自我利益",承担起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超越了狭隘的自我利益而走向共赢、共享。  相似文献   

5.
正卢德之博士新著《论共享文明——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新形态》2017年12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与近两年出版的《资本精神——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力量》《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构成了他的"资本与共享三部曲",比较系统地展示出了他多年来关于资本、资本精神、现代慈善、共享、走向共享、共享文明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论共享文明》沿着他以探讨人类文明协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本与共享为支点的研究视域与方式,围绕新时代与新文明、人类的困境与共享文明的崛起、共享文明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谱系、共享文明的本质追求与人类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融汇而成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文化交流共建共享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回族匾额楹联即为回族继承传统兼具创新的典型文化事例,这也是回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特色贡献。  相似文献   

7.
道德资本作为一种精神资本、文化资本和价值资本,全方位地渗透于企业经济管理的诸方面,对企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它可以提升体育企业经营的道德境界、打造人性化的体育产品、增加体育企业的道德资产,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并保持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体育企业的道德资本,需要从道德环境建构、企业道德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入手.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无疑对提升当代中国体育企业整体素质与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资本以其强大的创造力不断丰富现代休闲的物质基础,拓展新的休闲方式和休闲空间,促进了休闲的空前发展。然而,资本逻辑在本质上却是反休闲的:资本的"效用原则"排斥休闲的超验价值与精神关照;资本的"合理性原则"导致休闲时间被"深度利用"而趋向匆忙化;资本逻辑的消费强制催生消费主义休闲;资本逻辑对自由时间的隐形侵占则带来新的"无闲"等等。扬弃资本逻辑是克服休闲异化的最终出路,但在与资本共生的当下,需要权衡资本与休闲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资本设置横向边界,尽可能使休闲复归其本然样态。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本与当代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发展借助对文化资本的思考,是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全新把握.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本的形成.不但是一个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力资本把文化资本带入城市更广大的文化消费空间是现代化发展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文化资本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是每一个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钱广荣 《道德与文明》2008,23(1):109-112
"道德资本"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是我国伦理学理论发展中的一个创新,它顺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对道德进步提出的客观要求,对帮助人们破解道德与经济"二元对立"的时代难题、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道德价值学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在科学界说"道德资本"的内涵,对其进行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莹  黄健荣 《学海》2004,(4):31-38
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社会资本”问题日益为学术界所关注 ,它主要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之一。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社会资本存在着结构性的制约与依存关系。目前 ,我国第三部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仍然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 ,这对我国社会资本的建构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 ,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第三部门 ,推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 ,从而促进我国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 ,并最终促成我国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追求自我增殖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必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并日渐获得其在现代乡村社会的宰制性地位;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不断实现对传统乡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资本化"扩张,并由此加速了村落"终结"的进程。应当看到,此种村落"终结"并不仅仅体现为村落数量的减少,更在于资本逻辑作用下传统村庄伦理共同体的衰落及其作为乡村伦理文化根基与载体功能的式微。易而言之,村落终结并不单纯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村落减少,而在于村落所体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伦理共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终结"。在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应当通过对资本逻辑有效的伦理规约,既维持其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又为资本的空间扩张框定必要的伦理边界,从而实现村落的"重生"。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只是一种理想目标追求,追求的只是一种片面和谐、局部和谐、静态和谐,那么,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则走向了现实价值追求,追求全面和谐、整体和谐、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14.
李石 《哲学动态》2012,(7):14-19
社会资本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热点的领域之一。而"社会资本"范畴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之后出现的新概念。这一理论的出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资本内涵,更让学者们以为找到了试图超越过去理论的解释工具,把它看成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的解释范  相似文献   

15.
<正>"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追求共同发展的过程就叫共享。"共享历来是人们的共同期望,一直是人们的价值追求。然而,在当代社会里,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正在不断地扩大。这是否意味着共享在当代社会里难以实现,只是一种社会理想和道德要求,甚至只是人们的"共想"?人们对于共享的共同期望和价值追求是否有可能实现?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只能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6.
刘顺 《哲学动态》2023,(2):23-34
慈善的性质和底色本质上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资本主义慈善的动机和行为主要基于利益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慈善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揭示了其三重悖论:经济悖论体现为后置的分配正义与前端的生产非正义之间的矛盾;政治悖论体现为慈善资本主义与资本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悖论体现为慈善的博爱精神与资本的逐利本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慈善是对慈善的异化,唯有从“资本为王的伪善”走向“人民至上的真善”,才能实现对“慈善悖论”的本质性超越。这对于识别资本逻辑下的慈善话语陷阱、建构社会主义慈善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镜鉴价值和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是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书法的思想性、抽象性以及历史性都使它和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书法这门传统的艺术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书法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探析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逸"的美学精神是我国传统文人超越世俗社会的重要出口,亦是传统文人审美价值追求的核心。"逸"使传统文人在"隐"向自然、"隐"于艺术的消极行为中克服对现实人生的幻灭感;实现超越世俗、追求自我的审美取向,彰显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文人隐逸精神"。本文通过对文人隐逸精神形成发展脉络的梳理,从而厘清以"逸"为表征的"文人隐逸精神"的真正内涵、价值所在以及它的兴盛、衰落的时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展望传统文人精神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王姝 《学海》2015,(4):16-23
西方现代性发育的现实制度形态是资本主义制度,主体性资本的形成最终形塑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体性的揭示。资本对当下人类生存世界的座架没有改变,整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被资本所操控。当代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主体性与资本主体性的双向趋同。《21世纪资本论》对不平等的分析仍然停留在物质化的资本层面。21世纪的当下,整个社会仍然受资本主义精神的驱动,并被锁定在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系统中。资本带来了人性积极解放的同时造成与"他者"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深层次地体现了资本的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文化工程。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文化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又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开发与艺术利用本土文化库藏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资本支持。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本。(1)其以精神信仰的方式建构了平民百姓安身立命、顺道达和的和谐心理,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了心理基础;(2)其所书写的忠孝节义、积德行善等道德故事,为民间社会整齐风俗提供了道德文本;(3)其全民性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仪式庆典也成为民间社会文化整合的重要文化纽带;(4)其艺术语言的和谐风格滋养了民间社会的和谐性灵及日常生活;(5)其泛灵崇拜神化了天人关系,成为乡土社会人物和谐的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