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儿童期逆境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儿童期逆境量表、青少年日常烦恼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463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中职学生的儿童期逆境得分显著高于普高学生;(2)普通初中学生抑郁得分最低,与普高、中职、职高学生相比均显著,职高学生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普高学生;(3)儿童期逆境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水平;(4)日常烦恼在儿童期逆境与青少年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儿童期逆境对青少年日常烦恼的影响受到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研究结果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少管所、工读学校和普通中学740名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据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得分将被试分为3组:无、中等和严重.三组青少年在家庭环境、父母监控和自我控制上差异显著: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组父母离异比例高,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氛围的矛盾性得分高,亲密度、情感表达和道德观等维度得分低;父母监控水平低;自我控制能力低.路径分析发现,低自我控制是预测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个体因素,它对家庭氛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但对其他变量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选取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境障碍患者和普通青少年进行测评,探索三组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差异。结果发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庭与心境障碍家庭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适应性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庭与普通青少年家庭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家庭极端型的比例高,普通青少年家庭平衡型的比例高。表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家庭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但两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学业成就问卷和感恩问卷对15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低家庭SES与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2)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这表明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具有跨领域的不利影响,而感恩在其中具有显著"滞后的"补偿作用,但"同步的"风险缓冲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5.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的感知差异,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对患者与父母亲进行调查。发现在家庭功能过程发展的感知上,父子在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功能方面差异明显(P0.05);母子在沟通方面差异明显(P0.05);父母在问题解决方面差异明显(P0.05)。在家庭功能的结果方面,父子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差异明显(P0.05),母子在亲密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父母在适应性方面差异明显(P0.05)。表明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过程和结果的感知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过程和结果的特点,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01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01例普通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组家庭在家庭功能过程发展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功能结果方面及家庭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过程发展中的角色、情感反应、问题解决负向预测家庭功能结果的亲密度(P0.05),问题解决和总功能维度负向预测适应性(P0.05)。表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上失调,且家庭功能的过程与结果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查阅、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网络行为自我调控量表》,量表的六个维度:网瘾认知、卷入性情绪自控、网络卷入体验、网络行为调控。该量表具备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以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APIUS)为关联效标,发现网络行为自我调控水平与成瘾倾向呈显著负相关,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自我调控量表得分上差异显著,支持了量表的实证效度。该量表经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后可作为评鉴青少年网络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对有较高风险发展为危险行为青少年的高危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非常有价值的。本研究对青少年危险行为高危人群进行结构化的个体与团体心理干预,评估两种干预的即时效果和六个月的预后情况。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等量表对16所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筛查,共555名学生参加本研究,被随机分为个体、团体和对照组并分别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后,个体心理干预组被试的危险行为水平、心理健康以及抑郁和焦虑情绪均获得显著改善,并且6个月的预后效果依然明显,而接受团体辅导干预组仅在抑郁指标上有所改善,在危险行为评分、焦虑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没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认为,对危险行为易感青少年的心理干预应以经过良好设计的个体心理干预为主、团体干预为辅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评价女性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个性化干预效果并探讨影响因素.试验组进行个性化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明显低于试验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6天,低于对照组的15.42天(P<0.01);文化程度、公费比例、疾病认知和病程影响焦虑的干预效果,疾病认知和单身年限会影响抑郁的干预效果.采取个性化干预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自杀态度问卷(QSA)对241名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干预组服用抗抑郁药物及每周40分钟~50分钟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照组只服用抗抑郁药物,两组治疗为期16周。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抑郁症患者量表评分及自杀态度总分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安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家庭支持对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患者心理压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将89例PCI术后患者按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分为高、中和低家庭支持组。应用SAS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及SF-36生命质量问卷,比较其抑郁、焦虑以及生命质量的水平。结果显示:三组间抑郁、焦虑及生命质量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职能维度中,中与高家庭支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家庭支持组分别与中及高家庭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维度中,低与中家庭支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家庭支持组分别与低及中家庭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水平比较显示,高支持组NO水平,高于其他组(P0.01)。因此,家庭支持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命质量相关,可能和NO等血管活性介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自伤的体验回避模型,考察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焦虑和体验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以80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低头族量表、抑郁-焦虑-压力简版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焦虑、体验回避、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焦虑、体验回避与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焦虑和体验回避在父母“低头族”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焦虑和体验回避在父母“低头族”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构成序列中介,即父母“低头族”通过增加青少年的焦虑,从而提高体验回避倾向,进而增加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从情绪和应对手段角度来考察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作用机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况 ,探讨他们面临的艾滋病压力和家庭状况、周围环境、身体状况等对情绪的影响。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滋病压力量表作为测查工具 ,测查了 1 85名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 ,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和生理学指标信息。结果发现 :( 1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他们的焦虑程度不但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且显著高于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者 ,且 92 %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 ;( 2 )身体症状和情绪 /生存压力能够显著预测焦虑的程度 ,社会压力和情绪 /生存压力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的程度。因此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 ,症状和艾滋病压力是情绪障碍的有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初中生抑郁状况及其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对32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且对这些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施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结果初中生整体抑郁水平较高,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现或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郁。初一和初二学生在抑郁上的差异显著。初中生感受到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长感受到的不一致。初中生的抑郁水平与其评定的家庭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生抑郁问题较为普遍,且与其感受到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量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和焦虑抑郁量表对12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的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均显著负相关;(2)学校联结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大学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卡方检验显示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154(4.7%)名大学生有过自杀企图,男女生人数没有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自杀意念上,女生、独生子女、文科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而在自杀企图上,只有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3)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与心理症状、生活事件、情感中心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问题中心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4)在结构模型中,社会支持在心理症状和自杀行为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情感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问题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事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探索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发挥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两者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大小和机制为目的,采用Skinner等人编制的家庭评价量表(FAM,测量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Olson编制的家庭适应性、亲密度量表(FACESⅢ,测量家庭功能发挥结果)、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2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施测,通过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发现:(1)总体上青少年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2)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发挥结果各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3)家庭功能发挥过程比家庭功能发挥结果对青少年情绪问题预测作用更大;(4)家庭功能发挥结果是家庭功能发挥过程与青少年情绪问题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绝望感、自杀意念状况,分析中学生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机制,为自杀的心理干预提供必要的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在校高中生300人,利用应对效能量表、贝克绝望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自杀意念者的检出率为15%,数量分布无性别、年级和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和乐观主义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乐观主义在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种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和乐观主义是自杀意念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应对效能、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通过乐观主义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心理健康的社会学模型和社会-文化模型,本研究考察师范生职业认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的调节效应和抑郁的中介效应。被试为700名师范生,研究工具包括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结果表明:(1)职业认同得分、自杀意念检出率的性别差异显著;(2)职业认同与抑郁、自杀意念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杀意念和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3)性别在职业认同负向预测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该调节作用还部分通过抑郁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常远  齐冰 《应用心理学》2023,(4):309-316
本研究基于人际/系统模型和情绪级联模型,考察了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自我伤害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684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负性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受到家庭亲密度的调节。研究结果为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