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对我国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本文编制了”3~6岁家庭环境量表“(HES).该量表由6个分量表组成。内容包括父母素质和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自然和精神环境,促进儿童智力、语言、社会适应和行为发展的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等。实施以问卷与观察相结合,简单易行,评分明确。本文还制订了上海市(城市)常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有代表,性的城区内抽取3~6岁儿童535名,男女比例为1:1.统计结果本常模非常接近正态分布,抽样代表性好。质量分析显示信息和效度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认同及文化适应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量表、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困难量表对北京市93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发现:(1)女生、未转学、家庭收入高、父母教育程度高、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更好;(2)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文化适应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3)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可以分别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间接影响文化适应,也可以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的整合更好地间接影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3.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特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静  徐芬 《心理学报》1991,24(4):30-37
本文分析了《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特点及其在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认知缺陷中的作用。该量表由三个分测验和七个项目组成。量表的常模取样于浙江省十个城市的333名1~3年级儿童。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表明:(1)该量表能反映出小学儿童认知能力随年级增长的趋势;(2)重测信度表明量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3)该量表有较好的鉴别效度,而且效度检验的结果说明了学习不良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的“多病源”特征。  相似文献   

4.
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480名农村和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孤独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为研究工具,考察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状况。结果表明:(1)小学高年级儿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农村儿童的孤独感普遍高于城市儿童。(2)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3)农村儿童倾向内向,其内外倾向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农村儿童的内倾性人格特征是影响他们孤独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考察歧视知觉(包括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542名10~18岁留守儿童参加了本次调查,测量工具包括社会经济地位(三个指标: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自尊量表和问题行为量表.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社会适应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2)相对于个体歧视知觉,留守儿童群体歧视知觉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3)留守儿童群体歧视知觉中介模型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高群体歧视知觉的男生比同类别的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会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初一学生自我概念的各成分和整体自我概念上发展的特点。方法: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为工具对149名农村初一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农村初一学生自我概念与城市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分明显低于城市常模;农村初一女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以及总分上显著优于男生。结论:培养农村初一学生保持良好而积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村初一学生自我概念的各成分和整体自我概念上发展的特点。方法: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为工具对149名农村初一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农村初一学生自我概念与城市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分明显低于城市常模;农村初一女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以及总分上显著优于男生。结论:培养农村初一学生保持良好而积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8.
瑞文测验联合型中国农村(CRT-RC)修订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文测验联合型(CRT)经试用已证实是较好的非文字智力测验,由于它具有适用于农村作为智力测查工具而进行修订。在全国农村取样标准化,制订出5—14.5岁各年龄组原始得分的百分等级(标准分),并编制了正态分布下等值的IQ 常模表(分为40′和20′二种时限用)。修订后的农村版测题顺序按难度作了调整。对量表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作了考察,证实测验可靠和有效,可用于评估中国农村儿童智力水平。用农村常模与城市常模相比,发现农村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儿童。  相似文献   

9.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半结构访谈提纲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包括心境和个性两个维度,社会文化适应包括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外显行为、内隐观念、语言、学习6个维度。本研究亦对城市适应标准的框架、理论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父母婚姻质量、情绪表达、教养行为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采用夫妻适应量表、父母情绪表达量表、教养行为量表和长处量表对贵州省某市2所1~6年级的442名学龄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2)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和接纳陪伴教养行为在婚姻质量和儿童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包括积极情绪表达独立中介作用、接纳陪伴教养行为独立中介作用和积极情绪表达-接纳陪伴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3)链式中介效应存在儿童性别差异。因此,改善婚姻质量、增加积极情绪表达、持亲和教养行为,有利于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的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的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的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该研究旨在发展适合我国大学生适应状况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SAS),文章详细介绍了量表的编制过程和它的心理测量学指标。首先在访谈并借鉴国外已有适应量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大学生适应的维度和项目。然后经过2次预试对维度和项目进行修改,得到一个包含7个维度共60个项目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采用分层按比例取样的方法抽取了全国182所高校的5510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编制好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常模数据的收集,并在间隔2周后对其中158名大学生进行重测,以获得再测信度。同时,另外从北京3所大学抽取360名大学生及其辅导员为被试,收集同时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数据分析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构想效度,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指标,因此,可以使用本量表来评价在校大学生的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社交退缩与儿童的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共有145名11岁儿童(M=129个月,SD=6.5个月,60名男孩,85名女孩)参与了本研究。本研究运用实验室观察程序,采用儿童游戏观察量表(Play Observation Scale)对儿童在两个自由游戏情景中的社交退缩行为进行编码,采用教师报告法和儿童自我报告法测量了儿童的适应情况。研究结果发现,焦虑退缩行为更多的与男孩的适应问题有关,而安静退缩更多的与女孩的适应问题如孤独感、抑郁等有关。结果表明社交退缩的各个亚型与其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且性别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注意缺损多障碍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综合国同内外有关儿童行为问题的测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我国小学生特点的 《儿童注意缺陷损多动障碍量表》。经过预测后的订,组成正式量表。共计34个题目,施测于5年普通小学1-6年级的433名被试。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本量表五个因子的存在,即: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从而验证了最初的结果预想。本研究着重考察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其中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9  相似文献   

15.
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问卷)中国常模的修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该量表是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马腾斯等人(1990)以多维的竞赛状态焦虑理论为指导而编制成的.我们在全国二十七个省市各级各类及各种项目的运动队中随机抽取了2,099名被试,按照优秀运动员(男、女),中学(中专)文化程度(男、女)与大学(大专)文化程度(男、女)的样组修订出了中国的六个常模,还修订出6个分项目的常模,共12个.同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本量表可以用于现场测试运动员(包括业余的、专业的和学生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竞赛时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4,27(5):1100-1102
本研究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SCL-90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占学生人数的25.33%,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父母的文化和职业等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控制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在上海郊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城乡差别较大,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必须有一个农村儿童WPPSI 的正常数据。为此,我们于85年10月—12月对上海郊县385名4—6.5岁儿童进行测试。为了恰当评价郊县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按照韦氏手册制表原理,重新编制了量表分转换表及语言、操作和总智商的换算表。调查结果:①本样组小儿智商低于市区儿童,说明城乡差别显著,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的差异。②358名小儿智商分布呈常态。③男女小儿智商经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④本样组来自五个郊县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可作为目前郊县学前儿童智力量表试用常模.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动机归因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量表是以动机认知的归因理论为基础,用以测试小学生学习归因倾向的工具。样卷经过三次预测,取样852名。全表共有24个项目,由2(成功,失败)×2(语文,数学)共4个分量表组成。常模采用划级评定形式。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令人满意,适用于三年级以上智力正常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在制定我国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的儿童常模时,将1326名7—15岁儿童的常模样本的测验结果,按分测验成绩与年龄和性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分测验的成绩均随年而增,有些分测验成绩有性别差异,同时出现三种不同记忆发展方式。文中对形成此种方式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浩  乐国安 《心理科学》2005,28(5):1213-1215
为探究父母和教师在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相关性上的认知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4名3~4岁儿童的父母和所在班教师分别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相对父母问卷,教师问卷结果中,活动水平维度与诸行为问题因子系统性地产生了更强烈的相关;(2)教师问卷结果中,反应阈维度与活动水平、多动、不注意-被动等因子显著相关,而父母问卷结果中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