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咨询问题的三层面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心理咨询面对的来访者问题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三个层面进行初步界定与分类,形成一个心理咨询问题的三层面分类系统。三层面分类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三个等级,为来访者问题的可能原因提供多维的思考角度。重点探讨了社会层面分类,根据社会生活事件性质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分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产品的情感功能日益凸显。本文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感觉层面对产品的情感表达进行研究。在视觉层面,主要从形态、色彩、视觉质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触觉层面,主要从触觉质感、温度、重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第二,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三,从公民个人层面来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言简意赅的12个词,耳熟能详的24个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明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4.
何谓好慈善?古罗马慈善伦理思想家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提出只有"善施"才是一种真正的好慈善。所谓善施,包涵三个层面的意蕴:意向性层面(善意)、介质性层面(善物)和实践性层面(善行)。通过对这三个层面意蕴的解读,明确作为好慈善的精神本质是善意,物质载体是善物,道德实践是善行。可见,对于一个真正的好慈善——善施而言,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游斌 《天风》2018,(4):29-31
当前,基督教中国化已成为中国基督教界各项工作的中心。人们普遍意识到,基督教中国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政治层面、社会层面与文化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最核心、最重要、最长远,同时又最需着力的中国化,就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将中国传统图形运用于现代设计有三个层次,即传统图形的直接提取运用;传统图形的重构和衍生;传统图形的再创作。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设计者技术层面的问题;二是设计者文化素质层面的问题;三是设计者行为层面的问题。只有提高设计者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大众的美学修养和文化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设计环境和氛围,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制度层面上研究了三个创新案例,并且简要分析了每一个案例的道德要求。本文试图有助于澄清在这一层面作出评价的误区,并辩明这种评价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第一个创新例子是在美国兴起的金融资本主义;第二个例子是中国政府与经济的新关系;在第三个例子中,创新的方式是南部国家打破了对北部国家依赖的旧范式,而代之以各个国家在内部采取行动和南南国家之间的互助发展。本文认为,所有这三个例子都是在评价动态的目标,它们是复杂的;每个例子在道德方面的缺陷都最好通过法律、监管和伦理来逐一弥补。  相似文献   

8.
邵先锋 《管子学刊》2007,(2):120-121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样式,也可以称为物质文化。这个层面包括饮食、服饰、宫室、舟车、工具、武器以及其他一切人工制品。第二个层面则为人类的行为方式,也可以称为规范文化。这个层面主要是指社会组织、礼仪制度、政治体制、法律形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第三个层面是指智能和精神系统,也可以称为精神文化。这个层面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意识、情感、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等。应当说,这三个层面互有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试论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枚 《心理学报》1986,19(3):14-23
本文尝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师生交往问题,认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交往结构,是由相互影响、信息交流、相互认识三个主要侧面和个性、角色、群体三个主要层面构成的。据此,笔者设想了一个“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式的交往模型。 这个模型的三个侧面都可分析出一些因子,每个因子都能在各个层面上展开师生交往。在交往的每一侧面和层面发生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本文初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概略地指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秦金亮 《心理科学》2005,28(1):158-160
作为对个人现实生活记忆的自传记忆,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但它却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切人点。本文在生命全程视野的背景下,评析了自传记忆形成中童年期遗忘、消退的精神分析理论解释,自传记忆早期形成中的经验证据;文中从三个层面即神经机制层面、认知机制层面和社会作用机制层面,进一步揭示了自传记忆早期形成的特点和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抵御宗教渗透的实践中,中国党和政府形成了一整套抵御宗教渗透问题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为宗教渗透和危害涵盖思想、组织、政治三个层面,且相互交叉重合;宗教渗透具有国际、国内和宗教自身三个原因;要从思想认识、交往原则、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做好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导向型低成本经济发展战略的道德缺失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表现,即劳动者层面、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具体表现为,违背分配正义、不符合劳动力价值界限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人口再生产发展;无助于工人技术水平提升、致使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不利、对外补贴消耗本国财富、影响国民素质提升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过分重视社会福利的总体性,主导经济理论以形式上自由选择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正,以及政府被单纯行政理性驱动,忽视了公共行政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仁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根基和主线。孔子的仁有三重意涵:一是哲学层面的仁道,二是人格层面的仁人,三是社会层面的仁政。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逻辑扩充关系,共同构成了孔子"仁"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我国基本政治方向和政治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公共生活的开展提供了价值原则和标准;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清晰地表达了公民道德的本质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内容既展现出不同层面的价值内涵,又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实践以及趋向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弥勒信仰的人间性特征。在理论层面,动态地考察了弥勒信仰从弥勒净土本义到大肚弥勒的出现,最后发展到人间佛教的创建的演进过程,展示了弥勒信仰的人间性特征;在实践层面,详尽地论述了弥勒大佛的建造所揭示的人间性本质;在趋向层面,深入地探讨了弥勒信仰的未来的人间性实质和走向。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建构交际者不同的身份。借助Brewer和Gardner的身份表征理论,基于医患会话的相关语料,从群体、人际和个体三个层面考察医生多元身份的建构。研究发现,医生在群体层面主要建构作为医院成员的机构身份和展现作为专家的职业身份;在人际层面建构和患者情感互动的关系身份;在个体层面则建构突显个体特征的个人身份。在医患会话中,医生通过在言语上有策略地建构不同的身份与患者交流,可以对医患关系进行有效管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微博暴力植根于三个内生性逻辑:在制度层面,微博带来的话语权释放未能受到权威的有效限制导致了权力的僭越;在行为层面,主体独立性受到削弱甚至迷失在微博空间;在环境层面,私人空间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私人化两种趋势共同催化了暴力行为。从过程上看,微博暴力大致经历了群体极化导致集体非理性、暴力行为出现在网络与现实空间以及公共议题迅速转移和集体责任逃避三个阶段。关于微博暴力的伦理矫治应当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尤其突出主体的自律。  相似文献   

18.
广义逻辑悖论研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论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建军 《哲学动态》2005,(11):47-51
逻辑悖论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边缘性、交叉性研究领域,其多层面意义与价值已经并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我通过对20世纪逻辑悖论研究百年历程的考察,将以往的研究划分为三个不同层面:Ⅰ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具体解悖方案研究;Ⅱ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Ⅲ一般意义的解悖方法论研究.[1]区别不同研究层面,既可避免把不同层面相混淆导致的理论混乱,也有利于把握各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挥各种不同旨趣研究成果的适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三十年逻辑悖论研究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芳 《哲学动态》2012,(6):105-111
当代逻辑悖论研究有三个不同层面:一是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的建构及其具体解悖方案研究;二是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三是关于悖论的发现、解决及其功能的一般方法论研究。文革前,中国学界的逻辑悖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莫绍揆、沈有鼎等学者在第一层面的研究上。中国学界关于逻  相似文献   

20.
论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可分为生理层面、情感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面各有不同的审美特点和审美意识.人的审美境界不断地从低级的生理快感提升为情感层面的愉悦.天人合一式的精神层面的大美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