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8月18日至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大足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承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荷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0月30日—11月3日,2009'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纪念会在山城重庆隆重举行。会议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大足县人民政府、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承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中共重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大足县和有关兄弟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中  相似文献   

3.
肖伊绯 《法音》2014,(3):48-50
正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西距成都271公里,东距重庆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  相似文献   

4.
闻名遇迎的大足石刻;我早就想一睹其风采。这次来到山城──重庆,终于圆了观大足石刻之梦。天蒙蒙亮,江上如梭的轮船笛声把我从酣梦中唤醒。看惯了都市风光的我,无暇顾及山城的晨韵便与同行们早早地坐上了大巴。持续了一夜的大雨停了下来,虽是初秋,但晨风夹杂着几滴稀疏的雨丝实有几分凉意。车出山城,进入高速公路西行,一路上,出青木关,进壁山,经铜梁,行程约200公里,便来到群峰盘亘、雾锁烟横的大足县。“大足”以界内大足川为名,取丰足之意,传说域内空顶山有巨人足迹,故名“大足”。一踏上大足的土地,给人的印象是山峦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柳本尊与密教的关系,以及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十炼图》的内容与人物作了比较研究,颇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宗教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宋代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群,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渝中区罗汉寺、梁平双桂堂、南岸慈云寺、九龙坡华  相似文献   

7.
位于重庆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其中的道教石刻造像,以其丰富的造像题材、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寺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足道教石刻主要集中在南宋初期,其价值“是全国其他石窟不能比拟的”。“如能将这些资料整理出版,将有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8.
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是重要交通枢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佛教、道教于东汉时期传入重庆,文化遗产遗迹众多,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群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梁平双桂堂被尊为西南禅宗祖庭。元末明初,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进入重庆而开始传入。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重庆传教。  相似文献   

9.
时代思潮的回顾和前瞻——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记略郁振华(华东师大哲学系)1996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现代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冯契哲学思想讨论会在华东师大召开。中国现代哲学会、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学术月刊》社和华东师大哲学系共同...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是重要交通枢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佛教、道教于东汉时期传入重庆,文化遗产遗迹众多,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群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梁平双桂堂被尊为西南禅宗祖庭。元末明初,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进入重庆而开始传入。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重庆传教。抗战时期,佛教、伊斯兰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10月25日~2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医学哲学燕赵论坛"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坛暨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承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协办。现将本届论坛暨年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7年11月17日,上海伦理学研究会召开第三届年会,全市近百名会员参加会议,会前收到论文三十多篇。  相似文献   

13.
李小强 《佛学研究》2004,(1):244-251
本文主要论述净土信仰在大足石刻发展历程上的作用。以唐宋时期大足石刻的造像为例,说明净土信仰为大足石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充足的精神动力,其发展历程无不与净土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阿拉伯文书法家代表团一行四人,应阿尔及利亚文化部的邀请,于2014年5月28抵达地中海之滨美丽的千年古城阿尔及尔,参加5月31至6月7日的第六届阿尔及利亚国际阿拉伯书法艺术节,中国驻阿尔及利亚使馆文化处石岳文参赞、阿方组委会秘书长法里德先生到机场迎接代表团一行,代表团被安排下榻在萨菲尔海边酒店。此次艺术节有22个国家的一百多位阿拉伯文书法家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讨论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88年5月16日至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问题;三是生产力标准问题;四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大足石刻以艺术品质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大足石刻在吸收、融会前期石窟艺术的基础上,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反映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主线和儒释道融合的文化特色。一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7.
寻找新的生长点──全国“哲学与时代”研讨会暨社科院系统第四届哲学年会综述晓晨全国“哲学与时代”研讨会暨社科院系统第四届哲学年会于1994年11月12日至15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社科院哲学所、苏州大学政治系、江苏省哲学学会发起和主办,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8.
在大足石刻中,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题材,在大足石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南山石刻中,保存有一“龙洞”。据南宋王象之所撰的《舆地纪胜》记载,“南山,在大足县南五里,上有龙洞醮坛,旱祷辄应”。可见,南山龙洞的开凿时间最迟在南宋时期,而据专家们考证,其具体时间当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该龙洞编号为第15号窟,窟顶部为半圆形,高3.46米,宽2.10米,深1.85米。在窟内正壁仅刻一龙,身曲四折,全长7.12米,龙头向东,龙尾向西,头微微向上昂,闭嘴瞪眼,虬须怒张,鳞甲森然。其右前爪托云,左前爪按山,后两爪作跨蹬式,似正蓄势待发,向上腾飞,细细观…  相似文献   

19.
论大足孝道石刻在佛教中国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足佛教石刻中的传统儒家孝道内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佛教传入中土以来,对于传统儒家的种种攻击,采取了曲折自卫、逐步演化的过程。这个演化的过程,也就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教中国化的最终完成,即是以孝道为载体的。理论以唐代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和宋代契嵩的《孝论》的出炉为标志,而实践层面则要首推大足石刻造像对孝道的形象、生动的阐发。大足石刻对孝道思想形象的刻划,对佛教的中国化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足石刻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足道教石刻①,以其丰富的道教石刻、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试以其中的女神造像作一简析,以窥其一斑。一、造像简介大足道教石刻中的女神造像,以其在龛窟中所占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