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历史悠久的宜兴传统紫砂茶壶在整体构造和局部构件的刻画中均具有形态万千的特征。传统紫砂茶壶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和复兴阶段四个阶段。选取249例圆器、90例方器、32例筋纹器和79例花塑器作为研究样本,对四个阶段的紫砂茶壶的壶体进行造型曲线的提取和分析,进而归纳整理,总结紫砂茶壶壶体的形态特征和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茶壶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传统紫砂茶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器形,至今仍被后人不断挖掘学习,对传统紫砂茶壶的结构和壶式进行探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对传统紫砂茶壶的主体及构件进行详细细致的造型归纳,在展现紫砂茶壶造型的多姿多彩的同时,提炼、整理、了解壶体的设计方法,对现代产品尤其是日用陶瓷产品的造型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说起陶都宜兴 ,人们往往就会把紫砂联系在一起。宜兴紫砂陶是我国独有的、最负盛名的陶种类之其中的紫砂壶具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 ,早已蜚声海内外 ,深受人们的喜爱”。宜兴紫砂壶功能独特 ,造型美伦美奂 ,制作技艺精良 ,是优秀的工艺品 ,也是最理想的茶具。用紫砂壶泡茶能够保持原味 ,充分发挥茶叶芳香味醇的特点 ,色、香、味俱全。夏季泡茶 ,不易发馊变质 ,透气性能良好 ;冬天沸水注入 ,不会冷炸和烫 ,耐热性极好。蔡壶久用把持 ,能够在壶面生成一层光泽 ,恰似玉脂琼浆 ,极富韵味 ;茶壶经久使用以后 ,既使空壶泡水 ,也会散发出阵阵…  相似文献   

4.
花盆的疑问     
春节前,远在江苏扬州的一位文友,得知我乔迁新居的消息, 知我有养花的爱好,特意托人捎来两只紫砂花盆。花盆呈深紫色, 做工精细,造型也非常别致,正宗的宜兴紫砂泥壶品质。我和妻非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作为中华艺术的一枝奇葩,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趣味,蕴含着浓厚的本土美学精神,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人墨客为砂壶撰写壶铭,或以书画入壶,使壶艺集文学、书画、篆刻于一体,从而大大提升了茗壶的文化艺术品位,使其蕴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一批文人学者专门研究紫砂文化,为之著书立说,为艺人们树碑立传。这些著作介绍和宣传了紫砂壶的发展历程,确立了紫砂壶在中国艺术之林的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紫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唐代壁画样本中,有一种被称之执壶的器物,造型独特,壶口开阔呈鸭嘴状,有壶流,壶颈纤细与壶腹的圆鼓形成对比,而壶颈与壶腹连接形成圆滑曲线具有溜肩之感。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壁画中的执壶进行研究既可以对执壶的形制、组成部分、工艺、材料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图像学及解释学对其可能产生的文化影响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艺壶以器形、泥色。以及儒雅的风采在中国艺术史上绽放出了卓绝的光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的讲究,社会交往的礼仪.民族文明意识的升华,它敲敲地步入了千万爱好者们的心口,砂壶品茗的域地愈来愈广,茶友壶侣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宜兴紫砂艺意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展示着它的魅力和优雅,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紫砂茶壶是宜兴地区独有的宝贵资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历代艺人深奥的造物思想的结晶。它以丰富、素雅、严密的审美形态和优越的实用功能相传至今,以"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美誉响彻海内外。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为中国的紫砂陶器艺术家都在江苏宜兴,但最近听说浙江长兴县也有紫砂传统,是上世纪50年代后从宜兴传入的.那里有一位紫砂艺术大师,钱樟法弟兄,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中央电视台民族百工栏目制作了"钱樟法和他的壶缘人生"节目播放,今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又对他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0.
紫砂艺术的源头,据考已距今六百多年,“供春”师法自然,以树皮为壶面的做法开创了绚烂多姿的紫砂艺术,以木为形的紫砂壶风行天下,松、竹、梅、桐不一而足,不胜枚举,譬如“供春”、“三友”、“竹段”等等,这一把“木桩树裹”亦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是动漫设计革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紫砂艺术为例,结合近年来动漫设计数字化发展特点,把紫砂艺术与动漫设计纳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中,深层探索如何在该行动计划下发展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动漫数字化设计。通过造型再设计、数字化模型还原和线上展示技术的复合设计,以构建全新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把线上文化内容与线下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有机融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新经济,并实现预期设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壶月光     
正月下品茗,壶内有月亮的明朗、皎洁、恬淡,有岁月静好的淡泊祥和。偶尔,还会想起"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在家乡,到了夏天,家家户户都在天井里摆一小桌,置茶壶一把,茶杯数盏。常常,茶壶口开着,袅袅浮动着茶香,  相似文献   

13.
<正>我不意选择的时候儿,恰逢在这贵祥的莱者布月。我思索的一份礼物,我想他一定也会喜欢的——因为那把瓷茶壶虽然普通得只不过就是一把普通的瓷茶壶,但好像是那金光闪烁的太思米赋予了那壶体上圣洁的光亮,而蓦然起眼了!带着这份微薄,乘着大好春光,淋浴着贵月的灿烂,再去拜望拜望我的忘年交。不过也有些日子不见了,颇有点思念。说是忘年交,那还有个小来由的——那是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有种特性,第一次泡过什么茶叶,这一生也最好只用此壶泡这种茶叶。否则,泡过不同种类茶叶的紫砂,必定会串了味道,再好的茶叶放进去,也散发不出馥郁芬芳的茶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说明本设计的主题是自然与工业的相处。欣赏茶壶中的花茶经过加热泡制由小花蕊慢慢地绽放。加热炉由水泥制成,与透明玻璃制成的茶壶形成鲜明的对比,分别代表工业与自然,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即便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盒子里,但是生活中依旧处处充满绿色,这就是本设计想要传达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朋友们聚在一起,天马行空,话锋闪烁不定,忽又转到了紫砂壶的话题上,"光货、花货、老紫泥、本山绿泥"之类的行话层出不穷。我直愣愣地听得云里雾里,插不上嘴,让一向主导话题、附庸风雅的我颇为尴尬、郁闷。受此刺激,我一回家便上网查资料、看视频、翻书本,恶补紫砂文化知识。冥冥中记得若干年前家里似乎有把紫砂壶,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壶却已用作调料罐。幸好有善解人意的朋友送了我两把壶,让我能直  相似文献   

17.
正银壶技艺,相当古老,兴盛于唐朝,在日本传承了下来,国内却渐趋衰落。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金属工艺专业的张朝辉和他的团队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终使其银壶工作室获得十几项专利,产品供不应求,也使这项技艺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泡茶的茶壶种类繁多,如今有瓷壶、不锈钢壶、铜壶等,银壶却很少见到,尤其是手工锻造的银壶。过去有种说法,"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相似文献   

18.
一幅画,画上只有一个茶壶和一只茶杯。茶壶里的水正在向外流淌。但是,因为茶壶在下边,茶杯在上边,所以,壶里的水没能进杯子,全流到了地上。  相似文献   

19.
庆阳香包是西北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民间特色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地域风情。庆阳香包渊源已久,庆阳香包的图案内容主要分为人物、故事、动物、植物、文字、几何、宗教符号等。庆阳香包的造型设计主要有:实用性造型、完美性造型、寓意性造型、随意性造型、抽象性造型和概括性造型。对庆阳香包的造型进行阐述,有利于深入了解庆阳香包的民间文化内涵,挖掘其造型设计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家具的装饰纹样中,蝙蝠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图案,本文通过对清代家具中蝙蝠纹局部造型的分析,采用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倒挂式蝙蝠纹和斜飞式蝙蝠纹各部位的基本造型规律,有助于对清代家具蝙蝠纹装饰纹样的造型形式的进一步探究,并能为现代仿清式家具的装饰纹样制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