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华书院     
严锡禹 《天风》2018,(11):21-21
<正>在介绍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牧师何进善时,我们都提到过英华书院。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早在1812年,马礼逊就希望创建一所传教学校,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通过米怜的辛勤工作,马礼逊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1815年10月,马礼逊和米怜着手为英华书院筹款,他们向英国教会写了一封公开信,介绍在马六甲建立英华书院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8,(11):21-23
在介绍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牧师何进善时,我们都提到过英华书院。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早在1812年,马礼逊就希望创建一所传教学校,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通过米怜的辛勤工作,马礼逊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英华书院     
严锡禹 《天风》2018,(6):24-24
创办英华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 at Malacca)的想法最先由马礼逊于1812年提出,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设立书院的目的在于以中文为媒介,促进中英文化交流。米怜成为马礼逊理想的落实者,他的想法与马礼逊完全一致,在向董事会报告此事时,他特别指出,书院不是一个传教机构,而是一所进修中文、了解中国文学的学校。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在近代第一位来到中国的传道者乃是马礼逊牧师(Robert Morrison),他属英国伦敦传道会(LondonMissionary Society),1807年9月4日抵澳门,开始他在华的传教生涯。1813年7月4日其助手米怜(Willam Milne)抵澳。马礼逊于1814年7月16日在澳门为第一位中国新教基督徒蔡高施洗(蔡高乃是马礼逊牧师的华人助手  相似文献   

5.
严锡禹 《天风》2018,(7):24-25
米怜在马六甲有一个重要收获,那就是为梁发施洗,时间是1816年11月3日。梁发是一个印刷工人,因刻印圣经而结识马礼逊。1815年他应聘随米怜前往马六甲,继续从事圣经刻印工作。在此期间,他几乎与米怜朝夕相处,深受影响,遂接受洗礼,加入教会。米怜去世后,梁发回到家乡,向家人、同胞传教。  相似文献   

6.
以推广基督教在华传播为宗旨的英华书院,在近代中文报刊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马六甲时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及《天下新闻》;迁往香港后则出版了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作为一批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它们促进了马六甲、香港乃至中国内地近代中文报刊业的兴起,对中国报刊由古代向近现代的嬗变亦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锡禹 《天风》2018,(10):31-31
米怜在短短九年的传教生涯中,忠实执行马礼逊制定的政策,苦心经营南洋传教基地。南洋传教基地的建立,是马礼逊和米怜鉴于清政府严厉禁教,难以在中国内地开展传教工作,不得已选择南洋华人比较多的地方建立一个基地,以便培养华人传道,由他们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为此,1814年,米怜赴南洋考察,在取得马礼逊的同意后,决定在马六甲建立基地。基地于1815年建立,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办学校、办印刷所、办刊物和慈善。本期我们介绍米怜所办的期刊。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经由入华传教士的传译而进入欧洲和西方世界,实现了"中学西传"。晚清入华的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作为牛津大学的首位汉学教授,英译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中国经典》。本文以理雅各英译《周易》为例,探讨理雅各透过传教士的视阈,在汉籍传译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情的理解",剖析了这种"同情的理解"所具有的多重命意及其体现出的"汉学"特征,肯定了理雅各汉籍传译的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9.
严锡禹 《天风》2018,(5):28-28
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伦敦会派来中国的第二位传教士,主要任务是协助马礼逊工作。1813年,米怜夫妇到达澳门,开始了在华传教的工作。可惜米怜于1822年就去世了,仅仅在华工作了9年。米怜来到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汉语。1817年,他便开始参与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工作,首先修订已经翻译完成的新约。  相似文献   

10.
成为活祭     
魏悌香 《天风》2011,(2):48-48
本期起,我们将约请两位教牧同工畅谈各自的灵修心得,魏悌香牧师是台湾蒲公英希望基金会的董事长,也是台湾标竿教会的主任牧师。陈企瑞是华东神学院《基督教思想史》的教师。海峡两岸的同工,同读一处经文,一定会有不同的领受和亮光,但会出于同一位圣灵的带领。敬请代祷和期待!  相似文献   

11.
渊声 《天风》2011,(10):64-64
问:我是一个初信不久的信徒,牧师教导说读经是信徒灵命成长的粮食,不读经属灵生命就会枯萎。但每当我读经时就发现有好多问题和困惑,圣经实在好难懂,影响了我继续读下去的信心。请问,圣经读不懂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陈丰盛 《天风》2014,(3):22-23
<正>两位可爱与可敬的长辈,彼此间相敬如宾,举手投足间尽显默契……姚民权牧师与师母吴亦侬老师曾经执教于华东神学院。姚牧师的《新约神学》课程,将深邃的新约神学讲解得浅显易懂,让我获益匪浅。虽没有听过吴老师的课,但在与她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令我肃然起敬……从1998年入学华东神学院到毕业后至今,16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姚牧师家多少次。但我记得每次去他家,总是给我一种被爱、被接纳的感觉。每次去他家之前,我总会打电话,吴老师总会说:"我们欢迎你来!"从2002年开始,我跟姚牧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当时,我写了第一篇比较长的论文,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写完之后,我交给姚牧师,请他指教。姚牧师仔细地读了我的文章,并很认真  相似文献   

13.
包智敏 《天风》1994,(1):13-14
应澳门基督教会宣道堂蓝钦文牧师的邀请,全国基督教炳会组织了访问团于1993年10月9日至13日访问了澳门。湖北刘年芬牧师、江苏韩彼得牧师、浙江邓福村牧师、黑龙江袁秀峰牧师和我参加了这次访问。  相似文献   

14.
崔青艳 《美与时代》2013,(11):73-7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有限的课堂学习只能到无限的课外去拓展,课外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要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善读;要推荐读物,使学生多读;要有效督促,使学生久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现代报刊起始于宗教报刊,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基督教刊物《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该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宗教报刊的创办改变了千百年来经院式宗教传授和少数人掌握宗教传播权力的局面,使宗教知识的传播实现了大众化、普及化,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从人际传播时代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因此,宗教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和中国宗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远来 《天风》2013,(12):40-41
不久前,有一位牧师感慨这样一件事:他去一间教会证道,结束后很多信徒纷纷表示自己听了道很有帮助,并向牧师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姊妹上来与牧师交谈,当她了解到讲道牧师是某会中人,便扭头离开,并自言自语说:“想不到某会的牧师也能讲出这样好的道?”  相似文献   

17.
王从友 《天风》2010,(3):F0002-F0002
2010年1月21日,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访问团一行4人,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总干事苏成溢牧师带队,访问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傅先伟长老、高峰牧师、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9,(7)
<正>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于2019年5月22日在本会接待了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李思敬牧师等一行五人,并主持座谈会。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驻会副会长沈学彬牧师等出席座谈并分享交流。吴巍牧师回顾了双方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并谈到如何做好基督教中国化和依法依规办好教会。李思敬牧师表示,期望今后双方能增强合作,有更多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9,(7)
<正>七月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访问中国基督教两会(本刊讯王冬昀供稿吴新望摄影)2019年6月17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驻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驻会副总干事林曼红牧师接待了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CC)总干事奥拉夫·维特(Rev.Dr.Olav Fykse Tveit)牧师。徐晓鸿牧师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基督教的发展情况,双方希望能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没有免费的午餐——基督教与“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方的基督教组织呈现出把中国大陆的学生、学者作为宣教重点的迹象。以英国为例,英国有些教会和牧师会组织和邀请一些中国留学生去某些地方旅游,教会的牧师不知疲倦地全程组织有关参观活动,并提供膳宿,在活动的当中还会安排有关基督教的基础知识讲座。他们知道,中国学生和学者自小一直受到无神论的教育,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会轻易相信上帝的存在,便专门安排有关进化论与基督教的关系之类的讲座。他们会送给中国学生和学者《圣经》。有些中国留学生在英国遇到不顺时,他们会主动提供帮助。中国学者离英返程回国时,他们会主动到机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