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牧 《天风》2011,(7):64-64
问:前不久有热心肢体去探访一位患病的初信徒,为其祷告时大有信心地"宣告"说:"你是没有病的,神已经全然医治了!"这样的祷告对于处在绝望痛苦中的人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可遗憾的是,这位肢体最终过了几天后还是离世归天了。事后有肢体再去看望死者家属时,想不到竟然被拒之门外,并说:"别来了,你们骗我们……"对此,我很不解,凭信心宣告可行吗?  相似文献   

2.
韦长安 《天风》2018,(5):47-47
奉献上帝的祭物,正是母亲最好的礼物去年母亲节,我抽时间回乡下老家看望母亲。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她老人家熟悉的身影,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见面的第一句话还是那么熟悉:"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妻子从袋子里拿出一双新买的鞋子,忙着给母亲穿上,儿子小宝费力地把水果提到客厅里,我把购置的一些生活用品也搬进屋里去。"奶奶,这都是给您准备的礼物!"小宝抱着奶奶,开心地说。  相似文献   

3.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们是为世人而被选拔出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命人行善,止人作恶,确信真主。"(3∶110)这段经文中有两个关键词:"命人行善、止人作恶"。这两个词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阿訇的职责和义务,因为阿訇是以为主言法,替圣传教为己任的。穆圣说:你们替我传教吧,哪怕是一节经文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9):53-53
还要赞美一青年见一男孩手捧圣经欢乐高喊:"赞美主!赞美主!"问其故。男孩说:"《出埃及记》中上帝叫红海分开,使以色列人安然过去,上帝真是太奇妙了!"青年故意说:"你不知道,那时红海的水只有十英寸深,以色列人是涉水过去的。"男孩愣住。青年得意地走开。未走几步,只听见男孩又高声说:"赞美主!赞美主!"青年返回问:"怎么还要赞美?"男孩答:"我发现上帝比我所想象的还要伟大,他只用十英寸深的水就把埃及法老军队给淹死了!"青年一时语塞。[感悟]既然信仰超越之神,就当相信超然之神迹!  相似文献   

5.
渊声 《天风》2012,(5):60-60
问:我是一个多年在教会服侍并即将步入中年的牧师,由于教会工人少而每日忙碌,根本没时间顾家,常常忽视对妻子和孩子的照顾。为此,妻子十分不悦,时有怨言,甚至说:"你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怎能管理好神的教会?"(参提前3:5)而我整天劳累后筋疲力尽回到家还要受太太的"数落",心里也非常委曲,就反唇相讥:"人若爱上帝不胜过爱妻子、儿子,就不配做耶稣的门徒!"(参太10:37-38)……就这样,我们常用"神的话"争吵,想想也实在不应该。可是,面对繁重的牧养任务与压力,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相似文献   

6.
渊声 《天风》2011,(5):64-64
问:我是个初信者,近来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很为难,不知该做不做?于是询问年长的姊妹,姊妹说:"圣经没说不可以,可行!"可恰巧又遇上另一位弟兄持反对意见,他说:"圣经哪里说可行?不行!"……对同一件事,却有两种明显相反的意见,叫我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1,(4):60-61
"属灵"妆饰的虚妄"属灵"对于传道人来说,在信徒面前本身就是一个"招牌"。在一般基督徒眼里,传道人总是要比信徒更"属灵"一些。在教会中,很多基督徒会在各种的事上要求传道人代祷。这些代祷的事项大到娶亲、丧事,小到个人感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传道人比我们更接近神,他们的祷告神肯定会听的。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2,(10)
下面的喻道故事,不知弟兄姊妹们看了有何感想?一个人走过海边,看见另一个人想跳海自杀。他走上前去劝说:"先生,不要跳下去!"他说:"生命是美好的嘛!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那人答:"我有宗教信仰。""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基督教。""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  相似文献   

9.
王恩源 《天风》2002,(4):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没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景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由于全国各地教堂的建筑结构各不相同,一般可以  相似文献   

10.
羊白 《天风》2016,(10)
正在铸造车间,有一个特殊的工种叫浇铸工。浇铸工要时时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戴上手套。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因为熔化的铁水通常在1300摄氏度以上,这么高的温度,稍微不慎,就会酿成惨剧。浇铸工要干的工作,就是把熔炼好的铁水盛到铁包里,然后由两人抬着,浇注到砂型工提前造好的型腔里。铁包一般有水桶大小,上面有两根钢筋,就像是担架。两个工人,一前一后,抬着并用四只  相似文献   

11.
有盐吗?     
计文 《天风》2011,(5):1-1
3月中旬,日本强震导致核泄漏,核辐射引起世界不安。国内不知那位"高人"妖言惑众,说"碘盐可防辐射,海盐将受到核辐射"。于是乎,从广东到山东,从杭州到苏州,人们闻风而动,排队购盐,一时闹得人心慌慌。"盐王爷"、"一‘盐'难尽"、"有房有车、你有盐吗?"这些流行语成了网络新宠。最经典笑话是:一位老太在排队购盐的超市里异常镇定,不为盐所动。人们好奇地问:"你为何如此淡定?"老太说:"2003年‘非典'时我抢购的盐,至今还没吃完呢!"在此,我无意调侃盲目抢购盐者,相反,却非常理解他们在危机中的不安情绪。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天风》2014,(2):11-12
"功夫"好的牧师,教会需要,但是教会更需要的是能够进入信徒生活,并真心实意关心他们的行动和能力的牧师。基督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教会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或者堂、点布局不合理,就无法真正地团结引导信教,大量信徒流失也就不奇怪了。三、提升教会的牧养能力基督教非常注重讲道,因为"信道是从听道而来"。一个教会是否有凝聚力,能不能吸引人,讲台的牧养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今天信徒的结构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信徒思想也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13.
我好幸福     
几年前的某个晚上,我们全家人聚在客厅,小女儿加加突然像个小记者,用访问的语气说:"妈妈,您觉得跟爸爸在一起,您幸福吗?"我愣了一下,她转头又去问爸爸:"请问,您觉得自己幸福吗?"揭开幸福秘密爸爸反问她:"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加加回答:"因为我觉得,我做你们的女儿,我好幸福喔!所以你们也应该觉得很幸福啊!"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天风》2014,(2):11-12
"功夫"好的牧师,教会需要,但是教会更需要的是能够进入信徒生活,并真心实意关心他们的行动和能力的牧师。基督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教会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或者堂、点布局不合理,就无法真正地团结引导信教,大量信徒流失也就不奇怪了。三、提升教会的牧养能力基督教非常注重讲道,因为"信道是从听道而来"。一个教会是否有凝聚力,能不能吸引人,讲台的牧养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今天信徒的结构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信徒思想也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2,(6):25-25
【说地】有一位年轻的姑娘从外地出差回家,上车前她在车站买了一包饼干和一份报纸。火车离站后她就专心看起她的报纸来。过了一会儿,当她在翻阅报纸的时候,忽然发现坐在邻坐的男士,正从桌上的袋子中取出饼干吃。"这个人怎么会这样?随便吃我的饼干呢?!"她这么想着,十分生气,正想说他,但忍住了。心想:"算了,干脆我自己也吃吧!"于是她取一块,他也取一块。当袋子里只剩下一块时,她想:"这回他该不会再取了吧!"但是,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他面带微笑,把那块饼干分成两半,一半给她,另一半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礼物     
小贝 《天风》2012,(7):43-43
"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5)"这是主耶稣的宝血",穿白衣的执事轻声说。我缓缓起身双手接过圣餐杯,恭敬回应:"感谢主!"刚坐稳,儿子就探头凑了过来,说:"妈,让我闻闻好吗?"我无奈地看看他,把圣餐的杯子放在他的小鼻子下面,见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才有些不甘愿地退回座位,这时的我倒是有些忍俊不禁了。我所在教会的圣餐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黄幸平 《天风》2011,(6):56-56,62
"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对这节经文许多信徒都熟悉,也成为鼓励我们祈祷的动力。但注意,这里有两个"得着",一个"是得着",一个"必得着"。"是得着"是过去式,就是已经得着;"必得着"是将来式,就是将来必要得着。有时候我们错误地将"信"字从"是得着"上拿下来,挂在"必得着"上。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不健全的家。某公司的女工林风美,是一位要强的女人。她教育两个孩子3岁习字,5岁学画。孩子上学后,课堂上老师讲一课,回家她给讲两课。丈夫酗酒、打人,她怕孩子学坏,毅然同丈夫离了婚,咬咬牙,一人挑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她凄惋地对孩子进行着以个人前途为中心的教育:“妈是个普通工人,没权没势,没一分钱外快,没钱送礼给你们打通前途,就靠你们自己奋斗,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免得像你妈这样一辈子受苦受穷,被人瞧不起。”  相似文献   

19.
陈小勇 《天风》2018,(10):44-45
由于历史原因,诸多国人把外国人称为"洋人",其所信奉的基督教被称为"洋教",入教的中国人则被称为"洋教徒"。而在教会内,信徒会把非基督教信仰的人称作是"外邦人"。"洋教徒"与"外邦人"这两个称谓常常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着近代基督教入华的历史因素和对现今中国基督教认知滞后的原因,民众与教徒双方在某些概念上存在着理解的偏差,阻碍了双方的彼此接纳。  相似文献   

20.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8,(5):8-10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经文:约19:25-27每年5月第二个主日,是一个属于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歌颂母爱、赞美母爱,并以不同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虽然这个节日来自国外,但它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了全人类的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