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汤士文 《天风》2017,(6):40-42
正"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三大原则之一~1。这一原则对于信徒明白真理,接受福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原则在历史上,甚至在今天,有时会被人误解和滥用,从而导致"因信废行"和"因信废德",背离了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本义,也严重损害了基督教的形象。在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笔者以"因信称义,以爱体信"为题来思考马丁·路  相似文献   

2.
胡玉明 《天风》2022,(9):13-15
基督教中国化的本质是神学中国化,灵修中国化则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马丁·路德以圣经为最高权威,重申"因信称义"的教义,不仅推动了宗教改革,也回应了时代的挑战.路德以信心为特征的灵修观,是在其灵性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基督教中国化不断走向深入,神学思想建设成果向信仰实践转化时,路德的"信心灵修观"为灵修中国化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早期哲学作品《论灵魂的广大》(De quantitate animae)所提出的"灵魂能力等级"的观念,认为这一观念是奥古斯丁对于普罗提诺所发展的灵魂上升观念的继承。不过,基于基督教传统,奥古斯丁在其中后期思想中逐渐提出了与古典看法不同的阻碍灵魂上升的原因,并指出基督救赎的必要性。奥古斯丁的新阐释中体现的基督教意识,也导致他将古典哲学中非时间性的灵魂上升论转换导向了基督教末世性的历史救赎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苏轼书法艺术,历代都有人予以赏析、评价、研究。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注佛教的"圆融"观在苏轼书法艺术中的体现,寻找书法与佛教义理的关联性。苏轼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氛围、与佛僧的交往、自身境遇等方面与佛教相关,这些都为寻找苏轼书法艺术与佛教相联系提供了资料。通过"圆融"书法品评观、创作观对苏轼的影响,以及对苏轼作品的解读与研究,逐步理清苏轼书法艺术中与佛教"圆融"观念的统一性,以及所蕴含的具有佛教意味的"圆融"之美。  相似文献   

5.
位呢?这未尽的无明就是业。所谓“带业往生”,即是带这“业”往生。念佛行人。即使证到理一心,似也不能超过等觉菩萨,所以还不免有无明在,故欲往生,还须“带业往生。”决不是说念佛修行人,修行时也可以造点坏事害害人,将来可以带业往生的。或曰:印光大师说:五逆十恶人,平时不知修行,但也未曾谤佛,临终得善知识为之开导,发愿念佛,求生西方,也得带业往生。这不是明明告诉我们现在干点坏事,将  相似文献   

6.
岳清华 《天风》2017,(8):42-43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遗产,就是领人回归圣经。"神学家不是别的,只是一个忠于圣经教导,并且体验和实践圣经话语的人。"~1他的神学思考建基在圣经中,并且促成了基督教与德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种相合启发我们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一、因信生发爱路德将"因信称义"视为基督教教义的基石。1536年,路德在《因信称义的辩论》一文中指出:"基督或基督的义是在我们之外,不是从我们而来,所以不能由人的善工产生。"  相似文献   

7.
道德超越性是人类生活的根本特质。在如何理解超越的根据、途径和目标上,儒家主张源于天赋良知的自力成圣论,基督教坚持源于他力救赎的因信称义论。关于先验善性与天命之谓性的设定是自力超越的可能性根据,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反省内求之路是自力超越的途径,内圣外王的天人合一之境是道德超越的最高目标。这一过程是回返原善开显良知与恭顺上天契合天命的统一,即内在而超越,取向知行不二,应该与能够合一。关于悖神的罪性论及其无能为善的设定是他力救赎的神学根据,打开信仰之门走上悔罪之路是接受神圣救恩的路径,因信而称义是道德超越的目标。这是在神人之间展开的启示—信仰—救恩的过程,即外在而超越,凸显知和行、应该和能够之间的距离。基督教关于人性幽暗面的洞察与神圣之维的彰显,可以提醒儒家对于人的有限性存在处境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8.
沈承恩 《天风》2008,(11):10-12
保罗在<罗马书>里讲了一个"因信称义"的道理,却使一些人认为保罗是反对讲人的道德行为的.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保罗在讲"因信称义"的道理的时候,他所反对的是那些顽固的犹太人主张的"因行律法称义",而他们的所谓"行律法"主要是"行割礼","行割礼"是一种礼仪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基督教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之前,拥有稳定的原生结构,其结构在中国文化的浸润下,必然无法达到完全地"还原"与"复制",从而超出原始的标准与模式,走上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一、"整体观"的能动性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植入性的事件。"植入"本身就决定了两种文化机制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即因文化积淀和历史经验造成的社会生  相似文献   

10.
《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朴"抑或"性恶",此二者关系为何,是《荀子》人性观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学界对《荀子》是"性朴"说还是"性恶"说的论争,是因现存《荀子》文本中有内在的矛盾。《礼论》主张人性"本始材朴",提出"非道德"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无固定的道德方向;《性恶》则试图论证人性为"不道德"的。这两种人性观的背后,善恶评判方式亦截然相异。《礼论》之性朴说背后的善恶评判,将人类行为分为善的、恶的、善恶之外的三类;《性恶》的人性说则建立在一种非善即恶的二元评判上。评判方式的不同亦可通过《性恶》与《礼论》的修辞印证。  相似文献   

11.
天国的福音     
本文根据相关经文分析了何谓"天国的福音"、"因信称义"、"义人",什么样的人能进"天国",指出因信称义之"信",乃是信上帝、信主耶稣所赐来自上帝的恩典,并因此而有爱兄弟、爱众人的实践。如此才是遵行天父的旨意,才能进"天国"。  相似文献   

12.
上帝观念之路: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王恒“基督教认为:全部《圣经》就是一部‘救赎史’,不仅是全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它记载着上帝与人的关系。从《创世纪》到《启示录》全是上帝对人的爱的计划的逐步实现。从原罪到因信称义,关系到每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基督既为每个...  相似文献   

13.
查常平 《宗教学研究》2007,1(1):109-114
保罗的反对者的共同特征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使人得救的恩典本身是非自足的,必须在这恩典之外增添上人遵守的律法作为、接受世上的智慧与知识,否则,人就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救赎。基于这种背景,在保罗神学中,他关于恩典与律法的关系,是他讨论社会正义的基础。他否定了所有犹太教形式中两个共同的柱石:以色列的神选和对于摩西律法的忠诚,将上帝的拣选范围扩大为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教会,用因信称义取代以律法称义。基督教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而区别于犹太教。因信称义的教义落实到个人身上,保罗认为肉身与圣灵是对立的,他进而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按肉体生活,另一类按精神生活,认为存在着自然的人和精神的人,未皈依的人和皈依了的人,堕落了的人和得救的人,尘世之子和上帝之子。第一类人源出于亚当,第二类人来自于基督,提出旧人与新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3)
<正>一、净土三经的修持方法要点净土宗共有实相、观想、观像和持名四种念佛法,自明代至今,持名念佛占据主导地位。《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摄生三愿,三愿分别对应自力、他力和自他二力三种修持方法。当然所谓的"自力、他力和自他二力"都是建立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他力的基础上的,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自力和他力;《无量寿经》同时开示了上、中、下三辈往生;《观无量寿经》开示了九品往生;《阿弥陀  相似文献   

15.
后期牟宗三区分圆教与别教,认为两者的表述模式分别为"诡谲的即"与"超越的分解"。圆教对于一切法包括知识在内的看法,与别教不同,圆教"性具善恶"的理论使得知识等染污法具有本体论上的"永恒的必然性",而非别教下的"辩证的必然性";其起现知识等染污法是"任运而现",而非别教下的"作意而现";其视识心为觉悟后智慧之异名,而非别教之视识心为必定有碍而要"破识显智"。"良知坎陷论"对于知识、认识心的看法更接近别教而非圆教,牟宗三对此似并未从判教的角度予以深入反思,而只是以圆教理论来处理德福关系问题。本文扩展牟宗三的圆教理论,用以处理"良知"与知识、识心的关系问题,以勾勒牟宗三的"圆教智识论",这是不同于"圆善论"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16.
从耶儒互动的角度来看,洪秀全与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领袖,都在应用基督教或儒家的思想武装民众,力图去旧更新,但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洪秀全是"新瓶装旧酒",基督教对他来说不过是用来包装民间宗教与皇权专制这些"旧酒"的一个"新瓶子",不旧也旧;孙中山是"旧瓶装新酒",儒家对他来说可以成为一个容纳"三民主义"与"知难行易"这些"新酒"的一个"旧瓶子",不新也新。  相似文献   

17.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良心观的会通尝试良心是基督教与中国道德哲学中共有的观念,而且圣经与传统儒家对良心的阐述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最常用的表达都和良心有关,如"天地良心""对得起良心""良心谴责""良知泯灭"甚至"丧尽天良",等等。这样,良心观念或可以成为基督教中国化在伦理方面的一个会通尝试。  相似文献   

18.
智顗“三谛圆融”的学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谛圆融,是天台宗实相论的根本原理。本文追溯了南北朝的二谛义之争,从中抽绎三谛思想的理论源起,论证法华圆教里的三谛就是二谛,揭示三谛圆融的实质就是“圆融相即”,说明智顗的实相论调和了“言教”和“境理”的矛盾,达到了本体论与真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6)
<正>经文:林后9:15"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在纪念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感恩礼拜上的讲道: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章提到的"恩赐"是指上帝恩典的运用结果的恩赐。上帝恩典的丰富超出人所能领会的。上帝救赎的主题是没有穷尽、深不可测的,超出人有限的理解范围。无论人对上帝恩典的研究有多少,永远都不能发现上帝所有的完美。从保罗个人来说,上帝在他身上有说不尽的恩  相似文献   

20.
杨虎 《现代哲学》2022,(2):153-160
妙有微妙至极、不可思议、圆融无碍等义,观妙即原初生活领悟。妙之究竟义在于圆融无碍,即于一切事情而观其“无分别相”,观“物”即“无”。在如何“观妙”的思想方法问题上,藉由天台佛学“妙”论的启示,引出“绝待”观妙的圆融思想;“圆融”又蕴涵了“相即”,“绝待”之“即”方是“圆即”,这需要通由从“分别心”到“无分别智”的“观法之切转”透显,观法切转无转相。通由圆融存在观法,转出“妙生万物”的思想方向,不舍于物而“即物”以“妙物”,在生活的相续中不断成就个体的自由与事物的自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