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萨文化是侗族的民间信仰。作为萨坛分布较广的广西龙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萨文化内涵丰富,不但见证历史文化的变迁,而且蕴含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交流情感、愉悦身心和传播民族文化功能。对萨文化及其对龙胜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萨文化的了解,使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萨文化。  相似文献   

2.
法言坛是川西地区传承久远的火居道坛,刊行于清代中晚期的《法言会纂》是该道坛的科仪本。法言坛从清代中晚期流传至今,具有地方道教的鲜明特色。本文根据对什邡大王庙法言坛中元法会的田野调查,对法言坛的传衍及刘门概况、法言坛中元法会的坛场及法师、法言坛科仪的仪格程式等进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黔中坛神信仰有其独特的信仰生态与流布范围,涵盖汉族、苗族、穿青人及屯堡文化社区。坛神奉祀方式与庆坛仪式因族群不同而有差异,并衍生出多种流派与坛门。不同流派之坛场法事、仪式类型及科仪本均表现出共性与差异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有着丰富的神灵信仰与祭祀仪式。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祭坛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坛场设置不同程度受到道教坛仪的影响,道教神灵在少数民族傩坛占据主导地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祭坛的道教意蕴,是历史上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所致,是华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辐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武陵山区的傩坛有两种组织形态——祖师坛与傩坛班。祖师坛是信仰层面的组织形态,体现着坛门的师承关系,以及掌坛师在当地傩坛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傩坛班则是掌坛师实际活动时的组织形态,其成员可以全部来自同一祖师坛,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祖师坛。但即使是傩坛班成员来自不同的祖师坛,在其活动时也必须以其中一个祖师坛为首。无论是祖师坛还是傩坛班,在傩坛的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萨奎斯特公式为额外公理添加到极小正规逻辑K上得到的逻辑都是完全的。这样得到的逻辑被称为萨奎斯特逻辑。所有的萨奎斯特逻辑组成了一个格。这个格中有可数无穷长的链以及可数无穷长的反链,格中的每个逻辑相对于格的不完全度是1。另外,萨奎斯特逻辑格的子格E具有规整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道教举行斋醮仪式 ,都要设立专门的祭坛 ,作为祭祀神灵的场所。道教斋醮科仪的祭坛 ,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流。新中国考古发现的成果 ,说明祭坛随原始宗教祭祀而产生。如内蒙古大青山莎木佳和黑麻板遗址 ,发现石块垒砌成的圆形圈祭坛 ,是新石器时代晚期 (四千多年前 )的村落祭祀坛场 ① 。甘肃永靖的齐家文化遗址 ,墓地中有固定的“石圆圈”祭坛 ,利用天然的扁平砾石排列而成②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 ,有三重结构的祭坛 ,建坛的地点选择在山顶之上 ,是用以祭天礼地的祭坛 ③ 。先秦宗法宗教的祭祀 ,已有初具规模的祭坛。《尚书·金》说周公“三…  相似文献   

8.
侗族是一个有着共同信仰的民族,他们共同信仰的始祖就是"萨岁"。"萨岁"成为侗族人集体信仰的文化符号,在他们的社会中,"萨岁"既是生活化的人,也是侗人社会的保护神。侗人通过社会记忆中的多种形式把具有世俗性的"萨岁"变成他们的女英雄。不仅如此,还赋予了她神的灵性,使得"萨岁"具有神圣性。在社会记忆之下,运用仪式、传说、神话等方式将"萨岁"塑造成侗族信仰的主神。因此,可以说侗人运用社会记忆构建了他们自己的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9.
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宗教内涵丰富,兼具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本文考察西南少数民族傩坛的坛脉传承、坛场布置、仪式程序、科仪文本中的玉皇神元素,从玉皇大帝在傩祭傩文化中影响的侧面,揭示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传播的历史趋势。并从道教玉皇信仰在宋代始兴盛的角度,认为宋代是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台湾本土世业道坛与道法的传承谱系为中心,来讨论当代《台湾道教史》诠释建构的体系架构概念,以及检视前人研究的主要贡献与可补充之处,藉以凸显从道坛道法的根源性及其发展性的相关考察,所累积的一些新的研究个案与突破的意义,并尝试提供对当代《台湾道教史》体系性诠释建构的具体参考例证.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在历史发展中吸取了侗族民间艺术的营养,题材多取自侗族百姓的日常生活,涵盖了自然与建筑、劳作与分工、节日和婚俗、信仰与讲款等内容,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侗族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和坚韧团结乐观的民族性格等内涵。  相似文献   

12.
萨真人墓与萨守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西和县城南三里岷郡山有萨真人墓,今存墓表为清乾隆时所立,当时县令王鸣珂题“萨真人墓”四字。陵园旁有道观一座,名“萨爷殿”,有戏台、正殿、东西偏殿,应初建于南宋时,清乾隆年间扩建。正殿有萨真人塑像,东西偏殿正面分别为王灵官和杨四将军塑像。经笔者考证萨真人即北  相似文献   

13.
引魂度桥是宋元以降道教度亡仪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台湾地区南部盛行的民间丧葬拔度法事中,引魂过桥亦是必设的科仪项目之一。本场科仪的表演旨在通过外在、直观的坛场陈设以及戏剧化的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出亡魂在执法道士的引领下,在金童、玉女的佑护下,平安度过法桥的情景。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科仪文献,对当地各家道坛敷演引魂过桥科仪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详细阐释了其节次流程及象征意义,并着重讨论了台南与高屏两地科介表演、坛场陈设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应台湾省台中县沙鹿镇禄清宫王子清主持的邀请,以王光德为团长的武当山道教文化交流团一行18人于1995年3月26日赴台湾,进行为期22天的道教文化交流活动。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初三,武当山的道长在禄清宫举行了庄重的法会。整个法会坛场按照正规建醮仪式进行,坛中央插五面五岳  相似文献   

15.
清朝统治者为实施社会教化,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规模浩大的宣讲圣谕活动。清朝统治结束后,宣讲圣谕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停止。在云南,宣讲圣谕活动转变成民间信仰组织圣谕坛,活跃在乡村社会中。这种转变与乡绅阶层的推动密不可分,他们扩大了"圣"的内涵,将皇权之"圣"与神灵之"圣"结合起来,促成了新民间信仰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4,(1)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24日,在经过初坛授沙弥戒与二坛授比丘戒后,中国佛教协会在尼泊尔中华寺举行了庄严的三坛大戒授菩萨戒仪式。在佛陀故乡传授菩萨戒,这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教的称谓     
道教称谓,可以分为道教法坛、道教神仙、道教教徒、道教宫观及丛林执事等若干方面。 一、道教法坛 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宗坛。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 醮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主要有: 高功:又称“法师”。  相似文献   

18.
简论香港至和坛的脉源、信仰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至和坛的历史作了一个简明的回顾,并对至和坛的信仰、现状及其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番阐论,从中我们可以管窥香港道教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受戒感想     
天运壬午年 ,初秋七月 ,我有幸从岭南来到东北辽宁的洞天福地———千山五龙宫 ,在庄严、神圣的玄都律坛上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二百位戒子跟从方丈上诚下林王大律师及各位律坛大师领受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 ,这是我学道修真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我今后的修道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太上玄门戒律始于元始说法 ,虚皇演教 ,太上亲传于下界 ,历代师师相授 ,祖祖流传。金元时期 ,长春真人丘祖亲创玄都律坛 ,立三坛圆满大戒之规范 ,从此律法整肃、戒风畅扬 ,对于规范全真羽士之身心修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临坛受戒也成…  相似文献   

20.
张学海 《管子学刊》2010,(4):108-110,128
陈庄西周城是周代考古的重大新发现。南城门内的祭坛与贵族墓地对城的属性作出了证明。祭坛为社坛、贵族墓地是家族墓地,两者的平面关系体现了"左祖右社"的思想观念。陈庄西周城是齐侯所立之"家",是迄今首例西周卿大夫封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