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利益本位、效率优先、实效原则和个性至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除了具备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一般特点外,更看重社会生活中的义利统一和公平竞争,把利益取向上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看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新型奉献伦理的发扬,呼唤着社会主义功利伦理的建构,呼唤着“将是  相似文献   

2.
共享理论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适合现时代需要的共享理论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坚持全面性与重点论相结合,历史、现实、未来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理论建构与实践促进相结合的原则,在价值观、制度安排、政策体系等层面全面构建共享理论体系,厘清共享的边界,并在推进共享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共享理论。  相似文献   

3.
陈泽环 《哲学动态》2008,46(1):32-36
所谓"经济制度论证",作为经济伦理学的一个范畴,主要指人们对当代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论证基点或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为什么要建构市场经济,如何建构市场经济,建构怎样的市场经济,其实质是对市场经济必要性和合法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人类文化景观中,有两个在价值取向上相互冲突、又相互关联的进程:一是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模式,试图完成由传统农业文明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式文化模式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自由自觉的理性化文化模式的深刻转型,另一方面则是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理性化文化模式在人的异化和生态破坏的背景中陷入了危机。这种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大了发展中国家文化转型的难度,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建构中尽力避免工业文明可能出现的弊端,建构更合理的文化模式提供了机遇。因此,我们在市场经济建构开始走…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 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近些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 人们之所以可以为了坚守保护性价值观, 表现出“舍生取义”的行为(如对抗利益诱惑甚至放弃生命), 一方面在于保护性价值观是以一种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方式进行表征和建构的, 这使得人们较少进行利弊权衡; 另一方面, 由于保护性价值观与自我和道德认同过程紧密相关, 使得其被主观赋予了最高价值。未来研究中, 可以在借鉴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范式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探讨, 关注其文化差异问题, 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干预和正确引导的应用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的确立叶松庆人们的价值观往往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价值观对人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有制约作用,这是历史经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契约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持 ,因此 ,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就是契约文化 ,契约文化的建设应当从树立契约信念、培育契约意识、完善契约道德和建构契约制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姚崇  游旭群 《应用心理学》2020,(1):48-55,47
为了考察情绪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绪量表、意义建构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及社交媒体依赖程度量表等,对938名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对于职业价值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意义建构在情绪与职业价值观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社交媒体依赖程度负向调节了情感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情绪通过意义建构的中介作用对职业价值观产生影响,并且社交依赖在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探究情绪与职业价值观关系,对于科学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传平 《学海》2006,46(2):15-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利已和利他的双重特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自由平等、开放、变革和法治等一般经济伦理观念,而且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有效制度安排: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之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这个断语是个含义不确切的命题。我们不能凭此就对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景盲目乐观。市场经济不是天然的道德经济。市场经济成为道德经济的关键 ,不在于道德说教 ,而在于有效的制度安排。现代广义信用制度的建构和有效供给 ,将是我国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价值观问题研究列入北京市“八五”社科规划近日,北京市哲学学科规划小组召开课题论证会,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及导向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两项课题,增补列入北京市“八五”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由该组组长黄埔森教授主持。从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价值观问题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以及按照这些研究成果的建议所采取的多种措施,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价值观问题上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以往的研究往往侧重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立论、分析较多.而对其经济或物质根源考虑较少。有鉴于此,上述两项研究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尽可能揭示其隐藏在价值观问题背后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努力探索价值观问题研究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完成上述研究工作,需解决的难题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与之相适应,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价值观问题上,已经、正在和可能进一步发生的变化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应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分析和归纳?3、为了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等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与伦理结合角度去研究我国市场经济的伦理本性是建构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基础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伦理道德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本质要求。因此,从市场经济关系出发来建构市场经济的伦理本性应当成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沿着这一思路,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关系所建构起的伦理本性只能是工具理性伦理。一、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伦理的本性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人类理性行为时,把其分为工具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所谓工具理性行为是指那些行为者以可以计算、可预测的技术性方式和可以带来的现时利益对目的加以选择,同时致力…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侧记本刊记者我国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伟大的时代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平与之相适应。最近中央一些领导反复强调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理论界、宣传战线对此十分关注。4月9日,由《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伦理学会联合发起,在北京召开了“市场经济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有近50名学者、理论工作者与会。会议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共性表现在:市场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实现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胜体现在:在所有制结构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宏观训控卜,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理性"经济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渊 《学海》2001,(4):62-64
西方经济理论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而这种利己主义与社会利益又是一致的,满足人类利已本性的最好途径就是实现经济自由.这完全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我们在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同时,必须抛弃这种利已主义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和道义责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呼唤加强企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呼唤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方永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引起我国的经济生活、政治体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包括价值观在内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社会上对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应如何看待“重义轻利”盖星石社会经济的变革,必然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与争论。而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人们价值观的引导、制约,又会反过来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并呈多元化趋向的今天,不少同志又提到如...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道德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的经济生活制度确立以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严重问题,诸如功利价值观的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萎缩、价值失落、道德失范等。如果仅仅依赖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及其法律保障体系,这些深层次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只有同时迈开道德教化这条腿,我们的社会生活才能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从微观层面推动社会经济整体运作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根本立足点是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市场经济原则赋予每个经济主体以自主、平等的经济地位,并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等方式,解…  相似文献   

18.
《新闻联播》经常通过建构道德偶像的方式来弘扬主流价值观,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通过对央视《新闻联播》道德偶像建构活动的传播效果考察发现,受众对其建构的道德偶像进行了多样化的解读。从传播语态、话语建构、新闻框架三个角度对该节目建构道德偶像时采用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值得商榷之处,推广其成功的策略,对于建构道德偶像、促进道德感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价值观的结构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观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观”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观”,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观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观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护性价值观(protected values, PVs)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它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1]。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考察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管理领域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