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正>保罗的一生充满传奇,历经患难,也充满上帝的恩典。《使徒行传》记载了保罗的三次旅行布道,从13章开始到20章结束。他的三次传道旅程,都充满了患难,更充满了感恩。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在帕弗有行法术的以吕马抵档他,但真道被传开了,有方伯信主;在彼西底的安提阿有犹太人的嫉妒、毁谤、挑唆和逼迫,他和巴拿巴被赶出境外,但是有许多犹太人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11)
正保罗是新约教会历史中大有作为的人,旅行布道、建造教会,将福音传到外邦,等等,完成这些事工的其实并不是只有保罗一个人,他也有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我们熟悉的人物如路加、马可、提摩太等,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腓立比书》中就有提及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以巴弗提。圣经中记载以巴弗提的笔墨极少,只在《腓立比书》2章和4章提及,但是区区几笔,就足以看到他的不同之处。保罗写《腓立比书》时,正身处罗马监狱。  相似文献   

3.
黄朝章 《天风》2002,(3):27-28
根据《使徒行传》第16章和第18章的记载,撷取二个模范女性的动人故事,以激励我们更好地爱主爱人。一、欧洲第一位女信徒吕底亚(徒16:11-15) 新约圣经使徒行传第16章记载保罗第二次出外旅行布道。当保罗听到马其顿的呼声后,他的脚步踏上欧洲的这块古老土地,不久便建立了欧洲第一个教会——腓立比教会。这辉煌的成就与一个妇  相似文献   

4.
蒙恩的教会     
张冠儒 《天风》1995,(11):2-4
徒16章;林后8:1—8;腓1:1—11,24—27,2:14—18,4:8—9 使徒保罗在第二次出外布道的旅程中,蒙圣灵特别的引导,开辟了将福音传至欧洲的新领域,建立了欧洲大陆第一个教会——腓立比教会。这个教会深受保罗的信任和赞赏。  相似文献   

5.
经文:徒18:1—6,24—26;罗16:3—5 保罗第二次布道之旅,其传道队伍较之上次充实壮大了许多。不仅有西拉、提摩太、路加等人,后期又增加了亚居拉和百基拉一对夫妇。他俩虽说只是“平信徒”,但是,按其信心和爱心及其负担的圣工职责,实实在在是一对模范义工,更是两位教会使者(“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启1:20)。这对夫妻闯进保罗的生活,不仅为其圣工果效壮色增辉,并对保罗的后半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7.
树立榜样     
王俊 《天风》2007,(22):14-15
愿我们在在言语、行为、信心、爱心和清洁上树立榜样,讨上帝喜悦,做无愧的工人。提摩太是保罗和马可分手后,在第二次旅行布道途中经过路司得时所拣选的门徒,年轻、内向,看起来不大成熟。保罗写信让他不要"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林前13:11),"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13:11)"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林前14:20),要求他做出教牧人员应该做的事,活出教牧人员的尊严,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8.
<正>从保罗书信我们可以看到,教会建立之初即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哥林多教会还是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年轻的教会,这个教会存在的问题中,"纷争"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参林前1:10-4:21)。在整本《哥林多前书》中,保罗的关注都与教会的分裂问题有关。书信开头保罗就劝告他们  相似文献   

9.
王保富 《天风》2001,(11):23
如果说讲台布道是撒网的工作,探访则是补网的工作,在整个教会发展的过程中,探访是必不可少的,探访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决定着一间教会的兴衰。教会只有熟悉信徒的光景,才能及时给予喂养,按时分粮给他们。教会唯有做好探访工作,才能了解每一位信徒的光景,并针对性地给予帮  相似文献   

10.
蒙爱的教会     
林志华 《天风》2001,(10):6
经文:帖前1:3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保罗用不太长时间宣道所建立的教会。保罗很爱这个教会,她在当地很有见证,能得信徒喜爱,也能得众民的喜爱。她能将信心、爱心、盼望以德行活出来,像一盏金灯台在那里闪闪发光。这节圣经是保罗对她的几句称赞的话。 一、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帖撒罗尼迦教会虽然建立不久,却能在许多方面赶超老教会。首先表现在信心上,保罗说:“因你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沈承恩 《天风》2006,(7):2-3
教会里的同工是什么关系?保罗说:是肢体的关系,保罗的这个比喻不是仅指教会内的同工应有的关系,而是指教会内所有的信徒应有的关系。但我们假若仔细看罗马书12章与哥林多前书12章,就会发现,保罗讲这个比喻的落脚点是讲同工的关系。保罗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12.
陈明 《天风》2002,(7):31-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  相似文献   

13.
我们刚才所诵读的经文是保罗书信中的一段。我们把保罗的这卷书信称为“以弗所书”。这并不是因为这卷书是保罗在圣灵感动下专为以弗所教会的弟兄姊妹而写的,而是因为以弗所教会保留了这卷书的抄本,后世的抄本可能大多是根据以弗所教会所保存的抄本流传下来的。在最后的抄本中,如Aleph抄本和B抄本,还有第46号莎草纸卷,都没有“在以弗所的”字样,而且在古教父奥利金和第四世纪的Basil所引用的经文中,也没有“在以弗所的”这些字。再加上在这卷书里没有保罗书信所常用的问安和个人的问候,这些都似乎在说明,《以弗所书》是一卷供教会传阅的通函,里面传达出的是保罗希望众教会都能知晓的信息;而不是像保罗其它的书信那样是针对某个教会或某个人而写的书信。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6,(11)
正保罗为了哥林多教会,可谓呕心沥血、不求回报。为了在经济上不让教会受累,保罗要么亲手作工、赚取所需,要么依靠马其顿教会的供应。但他却受到以福音来谋利的假使徒们的攻击,而缺乏辨别的哥林多信徒,也屡屡质疑保罗真使徒的身份。所以,在哥林多书信中出现了保罗对自己使徒身份的自辩,同时,他也毫不客气地揭露假使徒的真面  相似文献   

15.
林志华 《天风》2008,(10):4-5
保罗是我们敬佩的一位大使徒,他忠心侍主,努力传福音。他有常人所没有的了不起的经历,他周游四方,建立教会,为福音受许多痛苦和逼迫。神又给了他极特殊的启示和看见:曾被提到三层天,听到过隐秘的言语。他如果夸口,也不算狂,也不算过分,但保罗除了自己的软弱之外,从不夸口。神为了使他更谦卑,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  相似文献   

16.
徐晓鸿 《天风》2005,(6):8-10
经文:约20:19—31 每年的复活节,教会的传道人都会传讲“基督复活”的信息,似乎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想到“基督复活了”;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唱有关基督复活的赞美诗,我想这是很不够的。早在使徒时代的教会, 使徒宣道的核心问题就是见证基督的复活。使徒保罗在他致哥林多教  相似文献   

17.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4,5)。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的教会不幸分为三大派别:公教会(即天主教)、正教会(东正教)和新教会(在中国旧称“耶稣教”,也称“基督教”)。一百年以来基督教中有  相似文献   

18.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哥林多教会有多样丰富的恩赐,比当时其他教会更为出众,但哥林多教会却因为问题的繁杂而让使徒保罗时常忧伤。面对哥林多教会中的某些罪恶,保罗义正词严,一针见血。处理哥林多教会淫乱一事就凸显出了保罗对罪恶毫不留情的一面。"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  相似文献   

20.
教会与工人     
徐玉兰 《天风》2006,(2):22-23
哥林多前书3章5-15节,这段经文说明了教会与工人的关系,也说明了教会的性质和工人工作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哥林多教会由于生命幼稚,出现了不正常的教会与工人的关系,便产生了分门别类。有说属保罗,有说属亚波罗,有说属彼得,有的自称属基督。所以保罗说:“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林前3:5-6)其意就是说明教会不属于某一个工人,教会是属神的。保罗说,我们(做工的人)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教会)是神所耕种的田地,保罗与亚波罗两位与神同工的人,一个栽种,一个浇灌,他俩就像勤劳的农夫,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