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数据的"涌现"对哲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并引发了一些新的哲学问题和思考。密集型数据处理与哲学范式的关系是方法论中新的哲学问题之一。本文在生物基因信息处理流程和计算机密集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抽象出一种密集型数据(大数据)处理流程。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作过程,它是不是一种哲学范式、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哲学概括、抽象和意义阐述。作为一个命题,也需从逻辑上论证它是一种新的不能被代替的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2.
虽然维持根斯坦的晚期著作对同时代的哲学,尤其是在英语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这部遣著却经受过巨大的困难。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哲学探究》中,几乎逐章逐句地撤消了《逻辑哲学论》里的学理!英语哲学界非常晓得这位举世无双的思想家的困难,这是因为这两部出版物既把德文原作也把英文翻译弄到同一本书里  相似文献   

3.
哲学睿语     
美好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和巨大的努力才能获得,而丑恶的东西却能使你无师自通。——德谟克利特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进行逻辑的说明。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哲学研究的结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中历史最悠久 ,典籍最丰富、思想最深博的教派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大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一支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历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提出或阐发富有哲学性和思想性的概念、范畴、命题、观点 ,如缘起、因果、平等、慈悲、容忍、中道、解脱等 ,广泛涉及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等哲学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 ,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佛教有不同的类型 ,如精英佛教与大众佛教、经典佛教与民俗佛教 ,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大众佛教受精…  相似文献   

5.
1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康德哲学是理解李泽厚主体实践哲学的最基本的参照系。李泽厚对康德哲学早有兴趣 ,至 1976年完成其学习心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此书的特点在于 ,重新评价康德先验论在人类哲学史上的巨大理论意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完善、深化康德的  相似文献   

6.
韩立红 《世界哲学》2012,(2):113-120,161
石田梅岩作为日本德川时代的庶民儒学者,生前不为人所知,死后却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思想对日本思想史、日本教育史、日本经济史的发展皆产生了积极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梅岩思想是一种实践性哲学,其思想包含了公共哲学的特点。梅岩认为,"道"是唯一的,所以作为"天之一物"的士农工商之"道"亦是相同的,商人作为皇家之"臣"的"四民"之一与其他阶层是平等的。这是梅岩公共哲学的核心。而作为同是"天之一物"的"四民",虽然身份不同,职分不同,但是追求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与天合一"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因此,"四民"应摒弃个人"私"之立场,为了"公"之幸福,相互信赖,相和相生,共同参与公共世界的实践活动,通过"共动",建立共生的"共福"世界。  相似文献   

7.
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哲学向其他领域的不断渗透,是哲学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具体科学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由此而出现和兴起了“应用哲学”。  相似文献   

8.
主题、交往与交汇点:生存哲学转向的三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作为全球化时代精神象征之一 ,生存哲学言说何以可能 ?———主题性哲学  所谓主题性哲学 ,首先是指哲学将当代人类实践突显的主题转换为哲学的主题 ,进而作出反思性解答。进入 2 1世纪 ,什么将成为人类的哲学主题 ?答案可能有多种 ,然而 ,其中之一必定是“生存与发展”。显然 ,在新全球化时代 ,“生存哲学的转向” ,并进而成为主题性哲学 ,正源于哲学的时代精神精华的本性。马克思曾经深情地说过 ,真正的哲学总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始终是人类对时代主题的反思性追问 ,是对养育自身的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当生存…  相似文献   

9.
冯契对《周易》辩证逻辑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契对「周易」辩证逻辑思想的研究丁祯彦《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几千年来在我国文明史上一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如此持久的魅力,这在文化史上是少有的。那么,《周易》中究竟有那些观念、思想对后世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已故著名哲学...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是现代哲学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反复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了解辩证法的深刻理论内涵以及关于辩证法的争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建构当代哲学理论,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20世纪人的存在境遇和人类文化精神的发展。在20世纪哲学界关于辩证法的争论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南斯拉夫实践派对辩证法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影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基本哲学立场上都属于人本主义范畴,例如,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实践哲学、布达佩斯学派的激进哲学、波兰哲学家沙夫的人的哲学、捷克哲学家科西克的具体…  相似文献   

11.
意义问题是目前困扰着美英科学哲学界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西方科学哲学与生俱来的一个问题。科学哲学运动之初,逻辑经验主义把意义问题当作哲学基础之一进行探究并确立了其意义理论。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们在研究科学进步问题时,提出了理论不可比、不可通约从而科学进步无法得到说明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理论的这种不可比、不可通约性的根源之一在于人们所用的语言,其理论基础即是语言哲学中日常语言学派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上修正主义的作用上田:今天的座谈会的题目是《日本唯物主义哲学的现状和任务》。就某种意义讲,日本唯物主义哲学的任务从来没有像现在达样巨大。日共七中全会的决议写道:“从整个形势说来,形势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当前的形势,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在原  相似文献   

13.
深刻地创造性地探讨唯物辩证法的一切规律和范畴,首先是列宁特别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的实质、存在和认识的基本规律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列宁阶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发展的主要的内在源泉——这是列宁关于自己运动的学说的基本思想。列宁关于自己运动的学说,从哲学上最深刻地概括了巨大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新的历史时代的经验,概括了科学上的成就,特别是概括了二十世纪初在原有的概念遭到严重破坏并且革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先进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清理封建时代的哲学观念、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整形态的中国传统哲学已经解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治地位已基本确立。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不少观念,特别是那些经过长期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并且转化成为我们民族的心理特性的  相似文献   

15.
王兴国 《世界哲学》2004,15(6):35-39
众所周知,牟宗三是哲学大师、儒学大师,亚洲最著名的康德哲学专家之一,一生研究东西方哲学,配合康德哲学消化中国哲学和文化,以康德哲学为桥梁融通中西哲学,在与西方大哲学家的对话中把中国哲学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通"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中的重要语词之一,也是重要的思想与哲学的概念和观念之一。《周易》哲学中的"穷变通久"观念,庄子哲学中的"道通为一"的观念,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对"通"所作出的智慧性的哲学思考。就学术史而言,章学诚《释通》一文则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通"的观念,以及"通"与"专"的辩证关系。本文则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性"的哲学思考,希望能以"通"为核心观念建立当代中国哲学的"通"论。  相似文献   

17.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张立立 《世界哲学》2013,(1):60-68,161
在现代政治哲学视野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的“高贵的谎言”,成为读者理解和接受柏拉图的最大阻碍之一.本文考察了几种流行的解读及其不足之处,并试图探讨另一种解读的可能性,即“高贵的谎言”并非针对被统治者而说的谎言,而是首先针对统治者(护卫者)而说的谎言.这种解读或可为理解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政治权力是一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自由)才能获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510275)今日哲学事业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我们的哲学研究本身日渐丧失其应有的思想魅力。哲学研究包括哲学史研究与哲学创作两大类,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概类似鸡与蛋之间的问题。站在职业的立场上,我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12个问题及其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古希腊文明时期起,人类就开始了对心智(m ind)奥秘孜孜不倦的探索。然而,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心智在哲学中的研究一直处于非主流状态。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智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论题之一,它带动和涵盖了其他许多哲学分支的研究。心智哲学的当代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John R.Searle)甚至指出:“50年前语言哲学被认为是‘第一哲学’,现在这一位置由心智哲学所取代。”[1]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塞尔在他的新作《心智》一书中总结了当代心智哲学应该加以深入研究的12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是在笛卡尔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