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旻  赵书生 《哲学动态》2007,(10):68-70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于2007年6月24~2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国哲学研究所、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郭齐勇教授任本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也是本次双年大会的主席。围绕着大会主题——“21世纪中国哲学与全球文明对话”,来自15个国家及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两百余位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一、儒学与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陈代湘 《哲学动态》2003,(12):36-37
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国研究系、梅兰达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国际中国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于 2 0 0 3年 8月 1 6~ 1 9日在瑞典的维斯特拉斯市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美、加、英、澳、日、韩、瑞典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 70余人。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哲学与人类意识资源” ,现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斯德哥尔摩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罗多弼教授主持了这次大会。中国哲学与生态问题 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 ,尽管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需要多方面、多学科配合 ,但一种如何看待“人和…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国际中国哲学讨论会并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0年6月9日至6月14日在美国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大学召开。主办这次会议的是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和全美哲学发展学会。这届年会的讨论题为:中国和西方哲学中的深刻见解和真理。受到年会邀请的有中国、西德、法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以及台湾省和香港等地区的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一百余人。我国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教授、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理事詹剑峯先生接受了年会的邀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5.
国际知名学者、我国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于2008年9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84岁. 萧蓬父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曾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国际儒联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  相似文献   

6.
龚群 《哲学动态》2001,(10):15-17
20 0 1年 7月 2 4日 ,历时四天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有 2 50人之多 ,其中港澳台地区和美、英、德、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者和中国大陆学者大约各占一半 ,超过了以往各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的规模。这次大会以“中国哲学与 2 1世纪的文明”走向为主题 ,点明了古老的中国哲学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意义。大会围绕这一重大主题 ,从中国哲学的特点 ,在新世纪如何发挥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积极作用 ,如何深入研究与发掘经学与诸子学的原创性贡献 ,并揭示其现代意义与价值 ,以及对道…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进而研讨儒家传统的现代性与世界化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和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此次大会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韩、日、澳、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大陆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共一百四十位学者共襄盛举。学者们围绕大会的主题:“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中国哲学史》杂志承办,于2017年10月28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00篇,参会学者逾百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编辑共济一堂,就中国哲学的学术思想、《中国哲学史》杂志的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近些年来,经学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哲学研究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如何把经学研究与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7月4—7日,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主办的第20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隆重召开,现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主任李晨阳教授主持会议。大会以"中国哲学与多元文化世界"为主题,共发布了250余篇论文,与会学者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20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 :由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赞助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哲学交锋 -交融 :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 (PhilosophicalEngagement:Davidson’sPhilosophyandChinesePhilosophy)于 2 0 0 4年 6月 8日— 6月 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著名学者克劳兹 (MichaelKrausz)教授表示 ,在他所参加过的众多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中 ,这次会议的质量属一流水准。这是所有会议发言人和讨论主持人、会议东道主、学术组织方和共同赞助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贾继让 《哲学动态》2012,(2):109-110
2011年11月12-13日,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与百年来中国现代哲学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21-23日,由武汉大学哲学系和台湾宜兰哲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两岸近二十所大学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武汉大学萧(?)父教授、刘纲纪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他们高度评价了傅、韦二人的思想建树并深情回忆了与他们的真诚交往。与会学者围绕傅伟勋、韦政通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所作出的贡献等相关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纪略戈生有海峡两岸学者参加的“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今年4月22日至24日在台湾花莲举行。这是台湾辅仁大学继去年之后所举办的第二届两岸哲学会议。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20位大陆学者,与来自台...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有关中国哲学传统与创新的讨论十分热烈,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中国哲学传统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仍是当前理论界所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对中国哲学传统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问题进行了全新的理解与阐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新的论述和新的认识,实现了学术范式的变革与创新,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位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30余篇。这是近年来有关当代新儒学研究的一次规模大、品位高的盛会。会议主题鲜明、研究重点突出,反映了当代新儒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本届大会主题为“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2005年正值…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1月8日~9日,"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冥诞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学术报刊的代表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和"萧萐父先生学术思想与生平"两个主题展开。学者们从"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前辈学者的研究"、"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诠释方法的讨论"、"哲学思想本身的元思考"以及"中国哲学史的专  相似文献   

17.
由武汉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现状与展望”讨论会于1994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门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从不同视角、层面诠释传统、对中外哲学比较、佛教、道教、明清哲学以及近代哲学研究及其方法问题都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26日至28日,由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陈伟教授、徐少华教授共同发起、组织,由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历史学院、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两年一度的国际中国哲学会——第12届国际中 国哲学会,于2001年7月20—24日,在中国 北京顺利召开。这是北京继1993年主办第八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之后,第二次主办这一国际性 的中国哲学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约有300余位,他们分别来自祖国大陆、台湾 、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 ,是历届出席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与会学者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有250篇,有204位学者分别 在全体大会和分场会议上发言。本次会议共有4次全体大会,8次分组会议,共五十多个分会 场;分会场最多的…  相似文献   

20.
讨论会于1994年11月23日至26日在华中理工大学举行,该会是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与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资助发起。与会代表50余人,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中国、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