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8—29) 西宁市火车站聚会点的弟兄姊妹都亲切地称呼薛芝风姊妹“薛大姐”。这不仅是因为她年纪大些,更主要的是她作为教会的执事,处处关心教  相似文献   

2.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3.
<正> 汉晋间王充、向秀、郭象都主“自生”说,而三者有同有异。王充反对“天地故生人”,主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篇》),“万物自生,皆禀元气”(《论衡·言毒篇》)。王充的“自生”说要点有二:一是万物“皆禀元气”而生,万物的本原是元气;二是万物的产生是一种自然过程,“自生”即自然而然产生,不是自己生出自己,更不是“天地故生物”。“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论衡·自然》)  相似文献   

4.
编读热线     
尊敬的全体编辑同仁: 你们好!做为一个年近半百的农民,今天胆敢与你们写信,确实是一宗旧人新事。 你们辛勤创办的“思维与智慧”刊物,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以独特的方式鹤立于刊林,一支独秀,焕发出耀眼色彩。可喜的是你们都是朝气有为的一代新人。可见你们的哲学素质与辛勤的劳作不同凡响。我坚信这刊物会越办越好。说不定还会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在此请允许我把你们比做是悬崖上的一棵青松,以自己特有的气质,汲取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你们站得高,看得远,是自然的骄儿;你们虽来自自然,却试图超越自然。是“不幸”中的大幸,虽不是伯乐却胜似伯乐。  相似文献   

5.
神的慈悲     
罗马人书12:1讲奉献,是使徒保罗劝当时在罗马国首都的基督徒,要过一个奉献的事奉生活,劝他们献上自己的身体作为活祭,事奉神。这意味着完全的奉献和终身的事奉,因为只有身体带着灵魂才是活的(雅2:26)。“事奉”指  相似文献   

6.
松手     
刘淑满 《天风》2011,(12):48-48
送走了你,却没有送走前天就开始酝酿的离情。替你采买,帮你打包,像无头苍蝇,忙着压抑一触即发的决堤。待你一走,把自己扔进一场暴风里,将藏在心底无从整理的不舍、挂心和离情像泄洪般淘尽。  相似文献   

7.
智者的回答     
一、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已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8.
看罢题目,可能您会发问:这不是出卖自己么?没错。说来不自然,听来挺刺耳,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人的存在,也是以价值为尺度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推销自己”。一个善于“推销自己”的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货真价实,有真本事,具有很强的竞争素质;  相似文献   

9.
试着不抱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183;鲍温写了一本畅销80个国家的励志书,书名是《不抱怨的世界》。他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主张:“抱怨不如改变,永远不要抱怨。”他说,“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会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该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说“安”     
许慎《说文解字》对“安”的解释是:“安,静也。”《尔雅》曰:“安,定也。”《周书&#183;谥法》中说:“好和不争日安。”按照古人的解释,“安”就是“静”,就是“定”,就是“好和不争”。一个人能够做到“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修炼,不是躲到深山古刹去修行,而是一种对自己心灵的历练,“安”是需要磨练的,就像雏鹰需要在风雨中磨练自己的翅膀一样,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在苦难中磨练,直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这样就自然达到了“安”的境界了。  相似文献   

11.
“自然”观念见于经典是从《老子》开始的。而且“自然”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价值。归纳《老子》对自然观念的运用和解释,自然的本意可以包括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势当如此的意思:(1)“自己如此”是针对外力或外因而言的,自然是不需要外界作用而存在发展的。自然的这一意义就是没有外力作用的自发状态,或者是外力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2)“本来如此”是针对变化来说的,自然是原有状态的平静的持  相似文献   

12.
青年的本份     
谭志阳 《天风》1995,(5):35-36
圣经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诗133:1)“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罗14:19) 与人相处一段较长的时期以后,自己与别人没有发生纠纷和冲突,不使神的名受羞辱。  相似文献   

13.
自我     
不知哪根神经错了位,突然奇怪地想起问自己我是谁?我是谁呢?我是我,废话;我是自己,不全;我是自我,对了。为啥对了?因为,“我”具有社会属性,是历史的社会人;“自己”具有自然属性,是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自我,才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是“自己”与“我”的融合提升。所以,要勇于解剖自己,学会爱护自己,努力战胜自己,尽力超越自我。勇于解剖自己,委实难能可贵。解剖自己,贵在自知,贵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自己当作金子,就有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就有让众人踩成一条道路的欢乐。在大庭广众之下越接近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越接近成熟…  相似文献   

14.
无私的妻子     
林涛 《天风》2001,(8):25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基督是主,是无所不能的主,“在他没有难成的事。”(耶32:17)他是“军长”,只需号令一声,就能出动12营天使(太26:53-54)。可是他知道如此行事,经上所说的事就不能应验。为了让父的事成就,他不运用天军,也不求助于天将。而是运用了“然而”。这个“然而”让他战胜了自己的软弱,胜过似乎占了上风的撒但。有了耶稣的这一“然而”,人类众罪得  相似文献   

15.
不是钱的事!     
雪峰 《天风》2013,(4):36-37
谁都知道,教会的复兴并不靠钱,可如果没有钱,很多事工就无法开展,教会的复兴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事工的滞后全部归结为没钱。事实上,不少教会负责人就是如此,他们将没钱当作事工滞后的托词:教堂环境得不到改善,他们会说“教会没钱”;教牧待遇得不到提高,他们也说“教会没钱”;社会服务得不到推进,他们还说“教会没钱”……  相似文献   

16.
必言 《天风》2003,(6):30-30
圣经上曾说:“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可是谁又能制服自己的舌头呢? 今天晚自习结束时,突然班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因是因为其中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在别人祷告时看英语书。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你是什么东西,我……”另一位言:“你是什么东西,我要你管……”两人互不示弱。同学好多去劝架,才平息了……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实际上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仰世界:一种是自觉的信仰,另一种常常是自然的信仰。自觉的信仰是由道理、学说为基础的,人们追求宗教中的精神世界,希望借助宗教的信仰使自己的生活拥有超凡脱俗的境界。自然的信仰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信仰,这个信仰是以能不能应验,有没有实际用处为基础,信仰者希望宗教能给自己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给自己释厄解困,求得福祉。自觉的信仰大多是被叙述为高明的宗教思想和道理,比如说佛教般若学说的“空”、唯识学说的“八识”、以及简单的“十二因缘”、“四谛”、“三学”等等道理;但是在普通民…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能够做到音节搭配匀称和谐,语音舒缓自然,语句就流畅了。语言流畅,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行文如顺畅的流水,毫无阻塞,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流畅要以通顺为基础,所以有人把通顺和流畅合起来称作“顺畅”。但是通顺和流畅是有区别的:通顺,主要是语言的意义和结构方面的事;而流畅,则主要是语音方面的事。要做到流畅,得利用民族语言的语音现象行进修辞。我们汉语中可以用来修辞  相似文献   

19.
归献 《天风》2001,(7):8-9
基督徒(徒11:26原文的意思是“基督人”,即属于基督的人,像基督的人)信神,不是神为我们所用,乃是我们让神使用;不是神为我们服务,乃是我们事奉神。但是,人若不奉献自己,就无法事奉神。奉献,不是我们有什么可以给神,乃是我们灵魂身体归于神,让神恩待我们,为他所用。  相似文献   

20.
尊重婚姻     
使徒保罗说:“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林前7:2)除了少数的人,像保罗一样领受神特殊的恩典或因其他的缘故不婚外,婚姻是人生的道路上必经的站口,婚姻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经上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