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琳  刘泽文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96-1304
心理契约破坏是指在雇佣关系中员工对组织未能履行的责任或承诺的认知评价。本文从概念上区分了心理契约破坏与心理契约违背, 然后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两方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并对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存在的不足进行评述, 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1)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 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的心理契约量表; (2)从组织-员工双向视角考察心理契约破坏对双方影响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93,自引:1,他引:92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管理领域中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新一代“的研究者对定量研究予以更多重视,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结果对于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雇用关系、完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薪酬福利政策、改进招聘及培训手段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琛 《心理科学》2007,30(2):458-461
本研究在对159名在职人员的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心理契约的内容,并对心理契约实际履行情况带来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心理契约履行水平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要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应该最大程度地履行员工的心理契约。这反映了员工与组织之间互惠交换关系的本质。另外,不同内容的心理契约履行带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和类型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契约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在深层水平上,契约表现为员工和组织所持信念的独特组合,这就是心理契约。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首先对西方实证研究中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类型进行分析,然后对心理契约的时代特点加以阐述,最后对西方心理契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心理契约研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契约作为组织中一种非标准化的工作安排,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其对契约获得者的积极效应,相对忽视了对未获得者的消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公平理论,探讨了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结果发现:同事个性化契约会引发员工的工作退缩行为,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员工与组织间较高的社会交换关系会削弱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伊默  袁登华 《心理学报》2007,39(1):155-162
通过对398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支持感(POS)和领导—部属交换(LMX)在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POS在心理契约破坏感与员工工作态度(组织认同和留职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POS只能部分中介心理契约破坏感与留职意愿的关系。(2)LMX在心理契约破坏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利他行为、个人主动性、人际和谐和保护公司资源)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LMX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留职意愿和组织认同)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它主要是通过POS的中介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族型心理契约及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少宏  康小青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434-1441
在传统的心理契约维度结构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理论。基于回族文化特征及现实特征, 确定民族型心理契约维度及其层次性特征, 分析民族型心理契约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组织情景因素, 探讨回族员工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生成机理、民族型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以及益组织行为与损组织行为双向维度的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从企业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角度架构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组织干预模型。  相似文献   

8.
王庆燕  石金涛 《心理科学》2007,30(2):311-315
本文从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新员工进入企业组织后的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契约预期、心理契约执行与心理契约违背三方面的变化。样本为382名进入企业组织的一年半以内的新员工。结果验证,心理契约在我国具有不同程度的短期动态变化的特性,具体情况因心理契约的预期、执行和违背的各维度而有所不同。同时,新员工早期工作经验与心理契约执行中的交易性义务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忠诚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的归纳,总结心理契约与员工忠诚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之上,把心理契约置于企业员工忠诚管理的过程之中进行系统分析,把心理契约管理融入于具体的员工忠诚管理的过程之中,从心理契约角度来培养与提升员工忠诚度,最终创造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人才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庄 《心理科学》2006,29(6):1428-1430
人才派遣新型就业用工形式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人才派遣员工规模不断扩大,人才派遣员工管理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人才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意义,以及树立新的组织心理契约管理观念、重视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管理和过程管理、重视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差异化、探索对派遣员工的有效激励模式和规范人才派遣机构的管理行为和用人单位的使用行为等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组织中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什么是心理契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纸契约就能完全包含的 ,而且由于环境、组织和个体的动态变化 ,雇佣关系也不可能全部通过契约加以明确规范。然而企业和员工却常常能找到决策的依据 ,并且各自行为常常具有相互可预测的特点 ,如同有一纸契约在加以规范 ,这就是心理契约。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Argyris、Schein、Kotter等都对心理契约下了定义。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E H Schein对心理契约下的定义是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 ,并满足之 ;而每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 ,因为他们相信…  相似文献   

12.
国外心理契约破坏及结果变量与调节变量: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晶  崔丽娟 《心理科学》2011,34(2):429-434
心理契约破坏是个体对组织未能履行其在心理契约中应承担责任的认知评价。文章首先结合以往研究探讨了心理契约破坏与相应结果变量的关系,然后探讨了调节变量的作用,最后从被试群体、研究方法及理论模型的构建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初始信念、组织诱引对员工心理契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契约是员工——组织关系的重要形式,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发展变化的。该研究采用追踪设计,以189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员工入职前初始信念和入职后组织提供的诱引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员工对组织义务感的改变。研究发现:组织支持对关系型义务感和交易型义务感的变化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其对关系型义务感的影响强于对交易型义务感的影响;员工入职前初始信念对员工义务感发展的影响作用受到组织诱引包括工作奖赏和组织支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王永跃  段锦云 《心理科学》2014,37(1):172-176
本研究选取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个体(对心理契约破裂的感知)及领导因素(上下级沟通),通过402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有调节的中介研究设计,对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2)心理契约破裂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上下级沟通水平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也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对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破坏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契约破坏(psychologicalcontractbreach)是雇员对于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中承诺责任的主观感知。文章阐述了心理契约破坏的概念界定、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过程中的相关权变因素(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应着重以下几方面:(1)心理契约破坏的心理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2)跨文化比较研究;(3)个体间差异的研究;(4)研究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   总被引:89,自引:2,他引:87  
用所研制的心理契约问卷,先后通过6家和4家两个企业员工样本共1088名被试的调查,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进行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由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因素构成。两因素结构的结果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构成、内容和含义及其与西方研究结果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39家企业的52名人力资源经理和253名员工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考察了高绩效工作系统(HPWS)对员工心理契约破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组织实施的HPWS(O-HPWS)与员工心理契约破裂显著负相关,员工体验的HPWS(E-HPWS)在这一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互动公平氛围调节了O-HPWS与E-HPWS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了上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通过对551名企业员工问卷调查,研究心理契约破裂、工作满意度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心理契约破裂感知与建言行为显著负相关。(2)工作满意度在心理契约破裂感知与建言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神经质显著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建言行为这一路径。  相似文献   

19.
曹科岩  李宗波 《心理科学》2016,39(3):644-65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253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契约破坏、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检验领导成员交换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建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领导成员交换显著调节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较佳时,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20.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是当前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已开展的研究较多的是针对企业组织。本文从高校组织行为的特点出发,从构建心理契约的主控方——组织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在高校组织中构建满意的心理契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