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儒家伦理既有它的特殊性,又有它的普遍性。儒家伦理中的特殊性一面是我们应批判和抛弃的;而其普遍性的常道,又是我们可以继承、用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资源,但必须与当今社会相结合,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儒家诗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理路,决定了其内在架构与本质特征。儒家诗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功用,并以功用为起点建构起了诗教体系。儒家秉持认识论的思维方式,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正向的、直接的反映,是客观的再现。功用强调普遍性,其实现的前提为内容的普遍性。公共性的"志"成为诗教的必要前提,故儒家主张"诗言志"。通过话语阐释,儒家把《诗经》政教化,将其本旨阐释为"言志"。志形于言乃为诗。志需要普遍性的表达方式,即普遍性的言,才能确保诗教的顺利实现。赋比兴是儒家认同的普遍性表现方式,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经典范式。儒家把言道德化,确立了诗教的形式基础。  相似文献   

3.
最近以来,馮友兰先生发表了許多文章,闡述了他的关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观点。随着討論的深入,馮先生对这个观点,不断地作了一些补充,論点更加系統,我們和馮先生的分歧所在也就越来越明白了。馮先生关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观点,概括起来讲是:一、所謂“普遍性形式”,“就是把一个阶級的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都是以超阶級的形式提出的”实质上馮先生所謂的思想的“普遍性形式”,也就是思想的超阶級性。这种思想的“普遍性形式”和思想的“阶級内容”的关系,照馮先生的看法就是:“普遍性形式即寓于它的阶级性之中”。  相似文献   

4.
沈湘平 《哲学研究》2022,(4):5-14+128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本质内涵及其关系的重要视角。一方面,作为文明特殊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原则高度”的普遍性:中国已走近世界历史舞台中央因而不能创造普遍性就不能实现特殊性,人类普遍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文明新形态还蕴含着对当前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的解答,包容现有不同文明而与之和合共生。另一方面,作为普遍性价值指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恰恰基于“现实的人”的特殊性:作为前提的“异”从根本上规定着“同”何以可能,“全人类”处于诸群体、个体主体的复杂关系之中,全人类共同价值本身具有服务普遍目的的手段善性质,全人类共同价值本质上是全球社会的公共性价值观。“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都凸显了中国的主体地位。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内涵上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部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模范践行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中国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颜钧哲学思想的基调是儒家的。但颜钧在儒家思想的宣传、儒家理念的实践和儒家经典的解读等方面,都与儒家的传统方式有异,由此使颜钧学行思想表现为“率性而行”、“儒禅兼济”、“放心体仁”、“自立无私”四大特征。具此四大特征的颜钧学行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佛教的产生、发展与传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这是佛教的特殊性表现或“殊相”。除此之外,佛教还有佛教之为佛教的本质性规定,也就是佛教的普遍性内涵。这是佛教的“共相”。“共相”与“殊相”,是西方哲学中的术语,中国古代哲学中通常用“一”与“多”来表示。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汉语翻译中则通常用“普遍性”与“特殊性”来概括。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事物矛盾的精髓问题进一步作了探讨,发表了几种不同的意见,现将这些意见概述如下。第一种意见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主要依据是: (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明  相似文献   

8.
在青年马克思思想中,社会要素(等级、阶级和现实个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规定与所有制范畴有根本的关联。马克思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地点"放在特殊性范畴之上,并从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等级、阶级和现实个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属性,揭示社会权力的不均衡分配,以及由此导致的虚幻的普遍性和不充分的特殊性的本质,深刻地确立了真正的普遍性的内涵及其与特殊性的关系。专题阐述青年马克思的这些观点,能够彰显马克思哲学对于解释当代社会现实的有效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职业道德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解读的成果中鲜有所及。孔子所提出的“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等思想集中反映了儒家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今天,认真研究和吸取儒家职业道德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培养人们爱岗敬业、克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龙霞 《现代哲学》2016,(4):24-30
讨论“异化劳动”概念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系,应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大文本的内在关联入手。尽管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述“异化劳动”的用语直接承袭自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但“异化劳动”所葆有的真正“本质规定”,却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文本所开启出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性”的价值视域。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中,正是这一价值视域,自始至终奠定和引领了“异化劳动”概念的产生、发展及蜕变,并最终推动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从这个意义而言,“异化劳动”概念理应被视作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起步;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的价值视域,亦被置入马克思哲学自身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1.
“无为”思想源于道家,但并不为道家所专有。本文试从儒家对道家“无为”思想丰富发展的角度,力图更加清晰地勾勒出“无为”思想在儒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关于儒家伦理与我们观点的再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史>于2003年第3期刊发了黄裕生先生的<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以下简称"黄文").在该文中,黄先生除了对儒家伦理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外,同时还不点名地批评了郭齐勇对儒家伦理的诠释,故郭齐勇、丁为祥也就以<也谈本相与角色--论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兼答黄裕生先生>(<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以下简称"郭文")与"黄文"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儒家乌托邦的形成与历史乌托邦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乌托邦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社会理想,而且因为儒家政治哲学的其他许多重要观念都是它的延伸。因此,不了解儒家乌托邦,就难以对儒家何以会有这样的政治思想作出合理解释。儒家乌托邦实为儒家政治哲学提供了“原型”。儒家传说中“大道之行”的世界,是儒家社会乌托邦的典型写照。所谓“大道之行”的世界,是指尧、舜以及比这两个帝王的统治更遥远的历史时代,也就是后来史称的“三代之上”的世界。三代之上的历史并无可靠的文献记载,只是一种传说而已,然而,恰恰是这种…  相似文献   

14.
1961年以来,馮友兰先生写了不少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文章。“普遍性形式寓于阶級性之中”这个理論,是馮先生哲学史方法論的核心和实质。要弄清馮友兰先生的这个理論,还是先从他的“普遍性形式”这个概念讲起。一、“普遍性形式”及其真实性“普遍性形式”,馮先生有时写作“普遍性思想”,有时写作“普遍形式”,有时则写作“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說法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样。馮友兰先生所讲的“普遍性形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馮先生說: “孔子所說的‘爱人’就其普遍性形式說,是超阶級的爱。”  相似文献   

15.
儒家是要成德的。儒家为什么要成德 ?这就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的精神动力问题 ,从心理学看则是动机问题。儒家成德的精神动力源于孔子“以德配天”的天命思想。“以德配天”的思想一方面为成德找到了外在本原依据 ,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但面对天不应德的现实 ,孔子虽然以盲目命来化解 ,但儒家的成德内在合理性毕竟受到怀疑。先秦儒家通过“时”来化解这种质疑。后儒则逐步从外在预设向个体内在、本然性方面转换 ,逐步形成了以张载为代表的人的内在本原成德观。虽然如此 ,面对成德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 ,外在的盲目命思想一直保留下来。这样内在本然成德动力和外在“际命”化解的思想从内外方面使儒家成德动力得以维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儒家的自由经济思想马涛过去一提到儒家,人们就会想到“重本抑末”、“重义轻利”、“黜奢崇俭”这三大传统经济思想的教条,除了这些之外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并认为这三大教条在历史上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社会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实际上,用这三大教条来概括儒家的...  相似文献   

17.
君臣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先秦儒家的君臣关系论经历了从忠君到“以道事君”、“从道不从君”、“诛暴君”、“天下为公”的演变过程。这与汉宋儒者营构的“君为臣纲”、“君臣之义”有根本的区别。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等人把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民主性精神又向前推进一步 ,并对近代中国思想变革发生重要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儒家学说中富有民主精神的思想资源 ,服务于新时代的民主理论建设 ,仍是思想界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生”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儒家的许多范畴和命题基本上都能从“生”中得到说明。只有正确理解“生”的内涵和意义上 ,才能准确理解“中庸”、“仁”、“忠恕之道”和“天人合一”的含义 ,也才能把握儒家重精神情操的思想特征和推己及人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德之行”是思孟“五行”学说的基础。通过对“德”义发展史的考查,本文认为“德之行”是子思对早期儒家“德行”观的一个突破,而孟苟思想的差异体现了儒者在“行”和“德之行”这两种“德”观念上的不同选择。“德之行”的提出,为儒家开出了新命题新方向,它提升了儒家的伦理规范,是儒家伦理宗教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洪燕妮 《法音》2020,(1):15-19
紫柏真可法师对《四书》“中”“诚”“求放心”等思想精神,朱熹“心统性情”说均进行佛教化诠释,以儒家理念充实、丰富佛教义学;同时,真可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孟子“性善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等儒学思想进行批判性诠释,以佛教义理统摄儒家理念,突显佛教义学的内涵及意义。分析真可著述中对儒家义理的诠释与论析,既可从一个侧面揭示真可佛学的理念和精神,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明末佛教普遍以儒学经典诠释佛典、佛理的趋向,突显明末儒佛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