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在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中存在着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内在冲突。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一冲突,是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通过批评阿什克拉夫特的调和方案来揭示这一冲突,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澄清,确定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一个处于自然法之下的普遍政治状态,并由此指出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概念之内在理论联系,最终证明战争状态就内在于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之中,洛克的"自然状态"在逻辑上深陷于战争状态总是不可遏制地要突破和平状态这一理论困境。此内在矛盾根源于原子式个人无限占有权利的基本设定,它造成了洛克"自然状态"概念在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生命政治概念是福柯首先在《必须保卫社会》的最后一讲中提出来的,与之相关的生命权力概念是建立在于"使人死或让人活"的主权权力概念的对立基础上提出来的。生命权力旨在"使人活和让人死",随着生命政治的诞生,人口统计学、优生学、卫生防疫学成为政治干预的主要领域。之后在《安全、领土和人口》中,福柯进一步提出了与生命政治相对应的安全机制,并认为这是当代自由主义政治的主要特征。在福柯之后,阿甘本和埃斯波西托都承袭了福柯的生命政治概念,并分别用赤裸生命概念和免疫体概念来重释福柯的生命政治。  相似文献   

3.
理解道家自然概念的关键在于通过"自然"与"无"之间的张力关系来加以分析和阐释。实际上,"自然"与"无"两个概念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自然"概念及其理论赋予了"物"的概念以深刻基础,从而深化了老子以来的"无物"思想,完善了道家哲学;"自然"概念及其理论更强化了道家哲学的"无名""无知"理论,进而揭示了思想世界的局限性;"自然"与"无为"概念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依赖的,而"自然"概念内蕴的"自为""自性""自发""自动"等意义皆可能违反"无为",因此重要的是保持"自然""无为"两者之间的必要张力,使之处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严遵继承了老子"无为""自然"的概念,对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解释。他认为"无为"是"道之身体而天地之始",是"治之元""政教之元""成功之主"。他又认为"自然"是"性命之理",在实质的意义上提出了"性分"概念和"自然之验"的说法。严遵还特别重视阴阳刑德理论和啬道,认为它们是"无为""自然"概念在政治方法上的落实。他以"文武""赏罚"等推演了"刑德"概念,提出了"名实为纪,赏罚为纲"的口号,具有综合名、法的思想特征。他又提出了"治国之道,生民之本,啬为祖宗"的观点,将啬道看作是保护政治主体(人主)之形神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严遵还吸纳了许多儒家元素,建立了政治人格系统和皇、帝、王、伯(霸)的历史观念,无疑具有综合、折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时灵活多变、赋予它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有三种:思想、意识,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还曾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喻指思想、意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著作中则赋予"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上层建筑概念中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含义与前面两种含义没有直接关系,也从未引起过学界的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6.
"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追求和建国主张。毛泽东既是"共和国"符号的创造者,又是"共和国"概念的阐释者;既是"共和国"建立的缔造者,又是"共和国"实践的推动者。毛泽东的"共和国"概念经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中华民主共和国"的语义探索和现实境遇、"三民主义共和国"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话语建构与政治表达、"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隐喻与政治认同,让我们认识到这些概念的变迁并非表面上的符号演变,而是革命环境、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的变化而产生的多重政治意蕴表达。  相似文献   

7.
以"道"为核心概念并通过"文以载道"展开的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其特点是从解读"天道"这一自然理性出发,推导出"人道"之社会理性,延伸为以"史鉴"为特征的历史理性,扩大为由"器艺"所包含的技术理性,综合为"众妙皆道"的文化理性,最终聚焦于"道洽政治"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8.
燕继荣 《学海》2011,(3):85-96
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表明,"有限政府"作为"宪政"的核心概念,是善治良政的重要条件和原则。然而,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政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的主要特点。本文在梳理"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指出了目前距离宪政目标的差距,从"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有限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并从限制政府自由裁量权、确立针对政府政治的有效监督、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复兴中,汉娜·阿伦特无疑是最大的贡献者之一。阿伦特继承了亚氏的政治概念: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二分,政治的"实践"不同于技术的"制作",从而在当代恢复了政治活动的自足地位。从阿伦特"拯救行动"的立场看,亚氏的自然目的论实际上削弱了行动的自足意义,损害了真正的政治自由。正是基于后者,她认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道,开创了西方"非政治"的政治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0.
周濂 《世界哲学》2016,(1):133-141
罗尔斯主张"财产所有的民主制"是实现正义二原则的理想政治经济制度,并把它与福利国家资本主义作出明确区分。但是"财产所有的民主制"并非左翼自由主义的专享概念,在现实的政治世界里,它一直是英国保守党在20世纪最重要的施政纲领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斯克尔顿、艾登、撒切尔以及罗尔斯等人的著述和观点,探讨了不同版本的"财产所有的民主制"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分属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但又都是人生的正面价值体现,也是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二者之间不应混淆,却又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审美境界不是纯然客观的形态,而是主体在审美对象召唤下产生的整体性心灵状态,其中包含着道德情感,古人称之为“胸襟”。人的审美活动之所之能臻于“境界”,恰恰是由于有道德价值的介入,否则无法达到境界;道德境界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价值,以“至善”为其核心价值,儒家的“仁”或“诚”等都是达到了至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不是外在的约束而致,而是以内心的自觉来践行来达到,其中包含着精神的幸福感和悦畅感,同时,也有审美的因素在其中。  相似文献   

12.
13.
郁建兴  徐越倩 《现代哲学》2005,(4):35-42,27
民族国家的架构尽管日益式微,但它在组织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和正在形成的全球公民社会中仍然占有首要地位。民族国家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方向以回应一系列挑战。相应地,对国家的研究在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资本、全球公民社会、全球治理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研究构成了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15.
16.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state of mind assessments as undertaken by child psychotherapists. It consider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an assessment for an ongoing child psychotherapy treatment intervention and is described here as a ‘package’ that is offered to the family, child and young person and also the referring colleagu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ultative aspect has more weight in a state of mind assessment. The stages of the assessment are outlined and include the initial consultation with the referring colleague, a meeting with parents, three sessions with a child or young person and feeding back to parents with further consultation to the referring colleague. The meaning of the request at any particular time is explored and influences the stance and the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by the therapist. A summary of a case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utlined here. The thinking and approach described may be particularly useful to trainees and those starting out as child psychotherapist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相似文献   

18.
19.
20.
Fileva  Iskra 《Philosophia》2021,49(5):1973-1979

I argue that there is at least one genuine state of besi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