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十年.在这世纪交替时期,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不少哲学家开始逐渐放弃哲学观念上的门户之见,希骥更多地了解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展开更广泛的交流.愈来愈多的哲学家已经认识到,通过交流与对话,不同的哲学流派可能会在本世纪的框架内达到某些共识.当代西方哲学出现的这种新情况为我国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近十年来,国内哲学界对当代西方哲学的评介和研究成绩斐然,对个别派别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会通与融合,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我谈谈三点看法,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一问题的背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开始启动现代化的进程。在思想界,介绍传播西方思想与哲学成为时尚,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而是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然后是追本溯源,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经典,在中国都得到介绍与研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  相似文献   

3.
“人为”与“情理”──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认知”和扬“理性”。正是从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出发,西方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自上个世纪末“西学东渐”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传统的这种认知理性精神作为典范模式,考察中国哲学传统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结果往往使后者的本来面目处于某种扭曲之中。其实,中国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两个与西方哲学传统很为不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重“人为”和杨“清理”。也正是由此出发…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是一个相当奇特的人物。他力图超越欧洲哲学传统,对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发起了一次挑战。我国哲学界历来重视对海德格尔的研究。近年来,这项研究正由简单的人物述评介绍逐步过渡到贯通前后学理、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学者特有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批判的方向上来。本文将围绕国内研究者关注的几个问题,对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的情况作一概述。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现象学运动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学说,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由这种学说而引发的、在欧洲大陆极具影响的现象学运动与分析哲学共同构成当代西方哲学的两大主导思潮。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嫡传弟子,在现象学运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在崛起中的六种西方哲学思潮范燕宁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哲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影响,西方哲学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一些原有流派继续发展,但呈现出一些新的思想特点。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哲学思潮、流派迅速崛起,其中,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六种。(一)合理主义合理主义又叫合理性哲学,最近十几年来在欧洲大陆和英美国家广泛流行,已成为西方哲学发展演化中的一个新热点。目前西方各国哲学出版物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有进一步发展之趋势,尤其是在德国哲学家中讨论更为热烈。合理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试图扬弃传统理性的产物,也是传统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互渗透、接近的产物。它起源于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尤其是康德、黑格尔哲学中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抨击,以及对西方科学技术文明所造成的种种危机的哲学反思。本世纪前50年,“哲学在其形而上学和黑格尔以后的潮流中,正在朝向一种合理性理论的会聚点奔去,”并最初表现出非理性主义的特点。柏格森、胡塞尔、韦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哲学家以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形式,确定了哲学合理性的界限。60—70年代以后,科学哲学中的新理性主义崛起,波普尔、库恩、拉卡  相似文献   

6.
1、西方哲学发展的现代转向的意义不同倾向的哲学家对近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评价往往大不相同 ,但他们都会承认 ,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区别。这意味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在近现代之间发生了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转折 (转向、转型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根据对西方社会和哲学发展史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更。 19世纪中期以来的许多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也对传统欧洲哲学采取批判态度 ,要求对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并纷纷宣称自己的哲学理论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从那…  相似文献   

7.
蒙培元先生的儒学情感理性思想的核心是“情即理”,它既不是情感加理性,也不是符合理性的情感或情感与理性的混合体,而是情感本身自有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理性概念的理性思想,能够真正将中国哲学的理性思想与西方哲学的理性思想区别开来。蒙培元先生所首创的儒学情感理性思想是他对中国哲学和哲学最为重要和最为独特的贡献,这一思想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质的精神特质,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化开辟了新的道路,树立了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一、罗蒂对西方哲学传统之前提的揭示:当代西方哲学转向的逻辑起点在《哲学和自然之镜》“原序”一开头,罗蒂就坦率地表示自己自始至终关切哲学问题出现、消失或改变形态的方式。他断定,它们都是一些新的假定或新的词汇出现的结果。为此,他主张,在认真地对待某个哲学问题之前,应该先对那个假定进行质疑。罗蒂的这项质疑工作受到两位哲学家的启发:W·塞拉斯和奎因。前者对“所与”神话展开了严厉批评,后者对语言一事实的区别表示了怀疑。罗蒂把这两人的工作结合起来,且比他们走得更远:“我一直企图将近代哲学问题背后更多的假定抽…  相似文献   

9.
贺鳞是以西方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史家,但他懂得,研究西方哲学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研究西方哲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贺麟在研究西方哲学的同时,花费相当大气力研究中国哲学。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学家当中,贺麟比较重视明清之际著名哲学家王夫之的思想,专门写出长篇论文《王船山的历史哲学》,发表在《哲学评论》1946年第10卷第1期。贺麟对王夫之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哲学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一系列独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区分了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传统,实现了对之前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思想革命,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新的哲学基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上的未来社会思想。这种思想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性质。准确理解这一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实现的社会主义思想革命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也有助于准确定位“手稿”的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一些具有研究范式和创新路径意义的问题。这包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解释力;从本体论的根基看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性质;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探讨;“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人”的争论;文本学和解释学引发的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批评性话语;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会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学术走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前提性的批判,为提出建构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而建构中…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大门的打开、西方哲学思想的大量引进,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批评反省和重新解释,这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哲学始终是介于传统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哲学,它肩负着改造传统中国哲学、融合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3.
开创哲学研究的新边疆——评《工程哲学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清海同志曾说 :“在我看来 ,我们最为缺乏的 ,就是‘哲学家’ ,那种能够出新思想、名副其实的哲学家”。一般而言 ,思想的深刻性、系统性和原创性是区分一个哲学研究人员与哲学家的标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伯聪教授所著的《工程哲学引论》 (大象出版社2 0 0 2年出版 )一书恰好应验了这种标度。这是一个哲学家历时 2 0载、呕心沥血撰写的一部充满原创性并自成体系的奠基之作。它的出版为哲学研究开创了新的边疆。之所以把这本书视为开创哲学研究新边疆的奠基之作 ,首先在于作者通过对哲学史上“造物与用物”主题的缺失进行检讨 ,确立了…  相似文献   

14.
一、哲学的新维度:从自然的态度到哲学的态度自从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以来,西方哲学实现了一种所谓“先验的转向”,西方哲学家对于问题的提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先验的转向”突出地表现在这样一个问题之中: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正是在这一反身性的追问中,认识的对象转换成对象的认识。具体地说,以往哲学家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非反思性的方式执著于对对象的探讨,其提问方式为:“对象是什么”。“什么”一经带出,则“对象”成为一个“实体”,对象(什么)走到明处,而认识(是)不得不隐于暗处,最终使认识迷失在对象之中。这就是实体主义思…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关注本体论,而中国古代哲学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关注本体论的事实.我们的祖先不但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前就提出了“五行”的哲学思想,而且更在“五行”思想产生前,他们就已经在思索、研究“土”、“水”、“气”等元素,并朦胧地提出了它们是物质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古代希腊哲学家们对于物质世界起源问题的探索是没有间断过的,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探索世界本原的自然哲学则常常被以立身处世为目的的社会哲学所打断.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17.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 ,阿多尔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形而上学 ,主张“把马克思叫做形而上学家”(阿多尔诺 ,第 14 - 15页 ) 。 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 ,如海德格尔等 ,则认为“哲学即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第 6 8页 ) ,马克思哲学与其他的西方哲学流派如尼采哲学并无本质区别 ,充其量只是在形而上学的模式下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倒 ,但仍是一种形而上学。这种观点也同样存在于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中。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所谓“学院派” ,坚持用各种现代西方哲学理论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本体论来“诠释”和“重建”马克思哲学 ,一些人甚…  相似文献   

18.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22,(3):129-131
<正>陈少明教授在《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1))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做中国哲学”的口号。按其自陈,这个口号首先是对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界的一个反思和吁请,即一方面要有别于只述不作的哲学史论述,这种中国哲学史的论述源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哲学影响下、以某种西方哲学的框架来重构中国古代思想;另一方面是要“做”出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色,这在根本上意味着中国特有的思想经验与思想品格在今天重新生发出其特别的意义,是为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9.
评“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哲学,这是本世纪西方哲学最值得注意的时尚之一。这一点尤以英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为甚。英美哲学家把研究哲学的方式和风格的这一重大转变称为哲学中的“语言转向”,这似乎来自于罗蒂(R.Rorty)编辑的“The Linguistic Turn”一书的书名。采用这个称呼,细究之下会涉及到“语言学哲学”(Iinguistic Philosophy)和“语言哲学”(philo-  相似文献   

20.
他者的镜像: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中本无“哲学”的概念。虽然日本哲学家西周在用“哲学”这两个汉字翻译philosophy时特意指出, 它与东方固有的种种思想形态有别, 但中国人却不太在意西周的这个声明, 就像几乎将西方文化所有的主要成果都当作具有无可置疑的普遍性一样, 很快就在中国展开了对哲学的研究。1914年, 北京大学成立了哲学门。1916年, 谢无量出版了第一本中国哲学史。这两件事标志着现代中国哲学的自觉和哲学研究的开始。然而,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却是, 我们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才有这自觉和开始的。这就决定了,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现代中国哲学研究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