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恒玉 《天风》2014,(9):42-43
教会同工流失的问题,在农村基层教会尤其突出,且近年来一直处于高发趋势,有增无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同工的流失?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现象?笔者愿结合自己的侍奉经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要注重同工的选择、培养教会的同工、传道人,大多是经过专门学校学习和系统培训后才走上侍奉之路的。在教会不断复兴的今天,造就一批传天国福音的同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俊 《天风》2013,7(7)
今年,我国教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各项事工的发展,但"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参太9∶37)的形势依然严峻.现有教牧同工,特别是人才亏缺教会的教牧同工以一当十,日理万机,事工繁忙,很难抽出固定时间进修、充电,久而久之不免会有"酒用尽了"的感觉.教会在急速发展过程中既碰上了新机遇,也出现了新挑战,遇到了新问题.教会如何进一步"得众民的喜爱",荣神益人,对今日教牧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教牧同工要提高自己,成为合格的仆人,可以从六个方面加强操练.  相似文献   

3.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4.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5.
冯淑仙 《天风》2022,(6):54-55
在教牧班授课过程中,曾有不少教牧同工问我应该如何教养子女.教牧同工平时忙于教会的工作,总是感觉没有足够的时间教导儿女,当发现孩子长大了却不肯听话,或是孩子叛逆的行为增加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本期我就来回答一下关心此问题的教牧同工,与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  相似文献   

6.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7,(10):46-47
邳州教会重视人才 面对人才缺乏,教会事工开展不利的局面,江苏邳州市教会的同工一致认为,搞好教会工作,不能单依靠几位牧师、长老和同工,必须选拔大量愿意为主作工的人才,使他们成为传扬福音、建设教会的主力军。近年来,他们注重了选拔、培养、使用和预备等儿个方法。他们选拔人才分三种途径:一是识、通过笔试、口试(讲道)的办法录取合适的人才。二是找。  相似文献   

8.
曹惠云 《天风》1997,(3):22-23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7,(10)
邳州教会重视人才 面对人才缺乏,教会事工开展不利的局面,江苏邳州市教会的同工一致认为,搞好教会工作,不能单依靠几位牧师、长老和同工,必须选拔大量愿意为主作工的人才,使他们成为传扬福音、建设教会的主力军。近年来,他们注重了选拔、培养、使用和预备等儿个方法。他们选拔人才分三种途径:一是识、通过笔试、口试(讲道)的办法录取合适的人才。二是找,常委几人分  相似文献   

10.
关心重视传道人的生活是教会自养的重要方面,今天中国各地教会中,经过一定造就,相对专职的传道人数以万计,如何切实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帮助,解决他们的各种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治理、牧养神的家,是每一个信徒的本分,也是担当一定领导职位的教会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有些地方,的确出现对传道人“光培不养”的情况,导致圣工的损失。我们一方面要在教会中树立关怀传道人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作传道的同工们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以下两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4,(5):5-7
每年春夏之交,就有一批肩负使命的青年神学生完成装备,走进教会禾场。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遇到什么困惑,而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请听几位已经是"过来人"的牧者同工的分享和劝勉。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4,(5):5-7
每年春夏之交,就有一批肩负使命的青年神学生完成装备,走进教会禾场。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遇到什么困惑,而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请听几位已经是"过来人"的牧者同工的分享和劝勉。  相似文献   

13.
许圣义  李新武 《天风》2001,(2):20-22
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你能容别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一个浅显的辩证法.教会负责人是基层教会工作具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负责人的素质是决定基层教会工作的关键.一个善解人意、知人善任的教会负责人,必然会使教会群体和睦,同工和信徒心情舒畅,教会管理事半功倍;而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负责人,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同工和信徒的心理失衡,极易引发教会班子内讧,或者将这种不正常的心态转嫁给信教群众.教会一旦发生些许混乱,教会在社会上的反响不好,教会形象怎能不受影响?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同工和信徒的团契精神失调,天怨神怒,教会管理质量无从谈起,教会管理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4.
我是爸爸     
耿卫忠 《天风》2009,(7):10-11
作为一名教牧同工,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会是牧师、长老、传道或是堂会的负责人,在家是儿女、父母、兄弟或姐妹。在教会要牧养好信徒,在家同样也要牧养好自己的家人。教会圣工重要,家庭责任也不能忽视。其实我们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圣工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证道。在一次讲道之后,与几位同工和信徒交流了我的育女心经。他们很感兴趣,愿意我能有更多的分享。以下是我身为人父的心路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共沐主恩。  相似文献   

15.
蒿志强 《天风》2017,(10):11-12
冲突处处都有,教会也不例外。而对于冲突的处理,不仅关乎教会内部合一,也关乎教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见证。如何正确应对冲突,并智慧地化解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使之成为教会发展的契机,是教牧同工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期的众议苑,我们约请了几位同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麦子 《天风》2014,(6):24-25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教会负责人与其他专职同工之间的关系。教会里同工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会事工的开展,正确处理好教会负责人与其他同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每年夏季,会有一批神学毕业生奔赴禾场,开始服侍人生;每年秋季,会有一批弟兄姊妹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和造就,开始为主所用、学做牧人。神学生是教会的祝福,如何帮助他们走好服侍之路,作为学校和教会,需要他们学些什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同时,他们又有什么期待。在本期访谈录中,让我们倾听神学院教师、教会牧者同工和神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邵永田 《天风》2006,(17):28-29
有人认为教会不需要组织,他们认为组织是世俗的东西,教会是属灵的,神自己会负责的。这是一个极端的想法,忘记了许多工作都是神人同工的事实,神是通过他所托付的人来治理教会,而人进行治理时,要依靠神的能力和神所赐下的真理。  相似文献   

19.
倪光道 《天风》2006,(10):20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事关教牧同工的自身素质,也事关教会的整体素质。毫无疑问,教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我们同工的素质提高,而“忠心有见识”则是教牧同工素质的主要表观。  相似文献   

20.
事实证明,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牧养人。好的教牧同工一定能办好教会。一个建得很好的教堂,若是没有好的牧养人,没有讲台的供应,往往是一个荒凉的教会。用信徒自己的话说:“到那干什么,得不到一点啥”。 牧养工作不仅仅是讲台工作,讲台工作也可以说是集体布道,如主耶稣在山上给众人讲八福,彼得传道使几千人归主等。他们还有更多的个人谈道,如主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一个好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