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子的优势     
兔子有事要到森林那边的大山去。它不熟悉路,就向去过那儿的乌龟打听情况。“那边的景色美极了。要说路嘛,确实不太好走,特别是要过一条深沟——上次,我被它拦住了去路,只好拼命搬来一块木头架在沟上,好不容易才爬过去。“乌龟诚恳地说。  相似文献   

2.
苍鹭与乌龟     
正一只苍鹭在海岸边看见一只乌龟,想捕杀乌龟作美味佳肴。苍鹭瞧见乌龟那坚硬的龟甲作保护,心想自己要捕杀乌龟必须要用智谋。苍鹭飞到乌龟面前,它笑容满面地对乌龟说道:"朋友,我带你到天空中一同去旅游,好吗?"乌龟说道:"朋友,我特别希望与你一同到天空中去旅游,然而我没有翅膀,不能像你一样在天空中飞行。"苍鹭说道:"你用嘴巴咬着我的羽毛,我就能带着你到天空中一同去旅游。"  相似文献   

3.
温暖     
<正>爷爷送给孙子一只小乌龟作为生日礼物。孙子高兴极了,想马上与乌龟一起玩耍。但因为天气冷,小乌龟把头缩进壳里。任凭这孩子用水浇它,用棍子捅它,想叫它伸出头来,始终无济于事。爷爷让孙子把乌龟带进屋里,放在暖和的壁炉旁。几分钟后,小乌龟感到温暖了,便伸出它的头和脚,主动向孩子爬去。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其实我们待人与待乌龟是一样的,不要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人,只  相似文献   

4.
突破经验     
《伊索寓言》有个驴子过河的故事。一头驴子驮着两大包盐过河。重重的盐把它压得头昏眼花。过河的时候,它一不小心倒在了水里,使劲挣扎也没能够站起来。它绝望了,索性趴在水里休息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驴子感到背上那重重的盐越来越轻,最后,竟毫不费力地站了起来。驴子高兴极了,为自己获得了一个宝贵经验而庆幸。后来,又有一次,它驮着两大包棉花走在路上。走到河边,突然想起了上次过河时的情景,“我何不使自己背上的棉花也变得轻一些呢?”它想。于是,它特意又卧在河里,像上次卧在河里一样。过了一会儿,它想背上的棉花一定变…  相似文献   

5.
百岁老道徒步青城求大戒谢怡金秋时节,一位121岁高龄的老道长,带着虔诚的道教信仰,冒着秋风细雨徒步上青城求受大戒。当这位高龄老道兴冲冲上山,虔诚叩拜在方丈大师的静室门外,他要求方丈大师能接受他入坛受戒。虽开坛已许久,但方丈大律师为这位年高的老道长虔诚...  相似文献   

6.
注意上那棵树已经很多年了。 它很老很老了,老得连心都空了。冬天里,几乎所有路过它身边的人都以为它死了。但每年的春风吹来的时候,它又总能发出几分绿意,像极了一个老顽童耍舞着几面小旗子。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那么……”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在逻辑学中,这种句式叫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只不过,这一句式在日常交际中的神奇功能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不信,请看一个小故事。一天,皇帝打算为难一下阿凡提,就故意指着皇宫前的水池问阿凡提。“阿凡提,你知道这水池里有多少桶水吗月阿凡提笑笑:“这问题太简单了,连我的毛驴都知道,这就是,如果水池与水桶一样大,那就有一桶水,如果水池比水桶大一半,那就有两桶水!”皇帝听了,只好点头称是。请注意,皇上的话的确是一种刁难,但阿凡提不慌不…  相似文献   

8.
离婚,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没有人把它视为一件丑事。它是主体双方冲破封建世俗的偏见,摆脱了众人的冷言讥讽,众说纷纭,将结婚照各分一半,众  相似文献   

9.
人生不艰难     
从质地上说,花瓣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的小姑娘。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花能从一株卑微的草里生长出来,人却不能。  相似文献   

10.
慈为善本     
"若人寿百岁,勤事天下神,象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法句譬喻经》(第一卷)在大海里,住着一只仁慈的乌龟王。它诚心向善,怜悯海中的各类生物,每天到处游巡,护佑海中的所有生命,对它们关怀备至。但是,日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坚守自己的职责,令乌龟王疲惫不堪。无奈之下,它爬到岸上静卧休养,苦累至极的龟王在岸上一连睡了好几个月。渐渐地,它的脊背被风尘掩埋,形成了一个小土岗。有一天,一群从远方来的商人经过这  相似文献   

11.
潇洒漫议     
女人爱漂亮男人爱潇洒已是今日之时尚。人们为求潇洒,演绎出五花八门的世相和故事。什么是潇洒?有歌云“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支歌叫做“潇洒走一回”,耐人寻味。民企老板A君最爱唱它。他本贫穷,却能顺时势,当其怀揣数百万时,人的劣根性———无止境地追求享乐便恶性膨胀,他一掷千金泡小妞,豪气冲天玩赌局,终日里醉眼朦胧,云里雾里,早把那“一半清醒”丢了个精光。人们看他哗啦啦地花着银子,无不羡慕他活得潇洒。可叹不过两三年,百万富翁迅速沦落成乞丐,原来终点就是起点。A君的作派也算是潇洒走一回?庸常之辈以安贫乐道,知足常乐为潇洒…  相似文献   

12.
论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康有为的思想体系康有为的思想产生成熟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反映和代表着当时封建社会上层进步阶层主要是正兴起的地主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意向和主张,它的现实的经济政治要求和利益。同时,康有为的思想也是数千年来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终于在最后一代封建士大夫们身上分崩瓦解和向资产阶级思想方向蜕化的表现,作为一面镜子,它清晰地照出了晚清末年一整代“老新党”们这种新旧并陈青黄不接的思想面貌和阶级性格。  相似文献   

13.
恩民 《天风》2011,(7):47-47
还记得自己在多年前听到一位老牧师讲道,说到与信徒走在闹市时满眼都是灯红酒绿,只好低下头走过去。当时听了觉得老人家有点过分小心了,然而在今日看看资讯高度发达与娱乐越来越流行的时代,自己牧养的经验又告诉我,传道人可以娱乐,但当谨慎。  相似文献   

14.
如今,提起国内最知名的鸭子,大家都会说到它——北京烤鸭。可是,又有谁知道,早在多年以前,正当北京烤鸭准备进入陌生的辽宁市场之时,它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当地"一举成名"的呢?  相似文献   

15.
南阳升仙画像石的产生和盛行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儒术凭借政治力量获得一尊地位之后 ,将道学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 ,道学只好披着类似宗教的外衣遁入人的内心 ,影响着人的行为。人们为求擢用 ,常常用外儒内道的方式为人处世 ,心理处于扭曲与分裂状态。南阳升仙画像石便是这种文化心态的折射。  相似文献   

16.
正"求人不如求己"源于《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之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可见这是孔子用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何谓"求诸己"呢?宋儒多将其解释为"反求诸己"。它又来自《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射箭的时候,先要求自己心平体正,认为一切妥当才发射。发射出去而打不中目标,也不应该埋怨胜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那天的宴会,满桌的山珍海味,让宾客们吃得顾不上斯文,脸上嘴上全是油光光,一会儿功夫就把胃填满了。最后上的几道菜,就只剩下看了。每每看到这吃一半丢一半,大手大脚花天酒地的场面,我的脑海里总有一幕挡不住的老底片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电话     
大一快结束时,寝室里其他五个姐妹都已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各就各位开始大学的爱情长跑。我则不幸地沦为寝室的“留守女孩”。每到周末,姐妹们打扮得个个像花儿似的带着满脸幸福等待自己的护花使者。我没有办法,只好在寝室里苦读。 周末家人经常打过来电话。  相似文献   

19.
成年人个性特征与某些认知作业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NEO-FFI个性问卷研究了个性特征与记忆、问题解决及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关系。作业难度均属中下。被试为20-85岁四组成年人120名。结果:(1)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外向性(E)对人姓回忆及图形再认有负性预测关系,开放性(O)对人姓回忆及猜图用策略百分比有正性预测关系。(2)控制年龄因素的偏相关结果表明,神经质分(N)和清图用策略百分比,E分和图形再认、人姓回忆,认真负责分(C)和数字、字母、汉字搜索反应时均呈负相关。(3)认知指标加入个人情况诸因素作为自变量与个性特征求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显示,解决问题方案数量与E分呈负性预测关系,心理状态等因素与个性预测影响更大。(4)认知作业与个性特征关系各年龄组结果不同,两者关系青年组和老老年组较大,这可能与不同年龄成年人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淡泊     
淡,是一种独特的美。它不繁华,不热烈,甚至不漂亮,却朴素,真实,长久。像水。世界上名牌饮料有很多种,而营养学家说,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像艺术。“心淡方入妙,意到不求工。”要领略艺术的妙境,首先要达到自心的无求。像天气。“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夕”,风轻云淡的天气,最是宜人。像花。一位老花匠说:“几乎所有浅颜色的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花,越缺乏芬芳。”像友谊。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