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离奇的宣传自从《四川日报》报导了少年唐雨有“耳朵认字”的功能以来,所谓“特异功能”的研究和宣传,越来越神。据报导,这种“功能”,不仅儿童有,青少年有,甚至老年也有。似乎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不能单纯以“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说明人的本质,也不能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简单地加进自然的属性以说明。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而最能体现这种统一的应是劳动。如果说,作为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一般劳动”,揭示了人的一般本质,那么,具体的劳动则揭示了“每个时代历史地变化着的人的具体本质”。  相似文献   

3.
同资本主义总危机对比起来,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是分外明显的,这种发展不能不影响现代资产阶级的宣传,迫使它寻找同共产主义思想进行斗争的新工具。近来,社会主义的敌人提出的“民族共产主义”口号,就是这种新的思想工具之一。在这个口号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货色呢? 1.“民族共产主义”是民族主义的形式之一所谓“民族共产主义”号召每个民族按自己的方式,给自己建立“本民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郭刚 《中国道教》2006,(1):15-18
在古汉语中,“祭”之义为“祀”,《说文解字》称“祀,祭无巳也”。祭之字义从月(同肉),从又(同手),从示(祀神)。意思是说,用手拿着肉(祭品)献给神明享用。《孝经·士章·疏》的解释是:“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这种解释与《说文解字》的字义训诂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从古  相似文献   

5.
刘彤冉  施建农 《心理科学》2007,30(1):134-135,172
“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元认知”能力被看成是人类最复杂的认知能力之一;目前学者们对人类的元认知能力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这时人们不禁会问:这种普遍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基本认知能力,在动物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呢?一些学者做了实验研究加以考察,并提出两个相反的观点;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在这样的争论中不断发展,通过对动物元认知模式的研究,科学家可以回答这一问题并试图描绘出动物进化的图谱,以及认知因素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从物种学角度探讨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起源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王国兴是张家界桑植县尽人皆知的“亿万富翁”,在他倚山而建的白色楼房底下,有一条长达600多米的人工山洞,里边养殖着成千上万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每年的产出量价值达几个亿。谈到王国兴的成功,不少人都很懊悔,我为什么没有首先想到养殖这种价值不菲的鱼类呢?其实他们不知道,王国兴的梦想是从人们认为不可能佝质疑和嘲笑声中开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关于单独概念有一种常见的说法,即单独概念的外延不能再加限制,相应地对其外延也不能再进行划分。表面看来,这种说法是无可非议的;既然单独概念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事物,对它的外延当然就不能加以限制,也当然无法划分。可是仔细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有片面性的。因为在思维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对单独概念进一步进行划分的现象。举例说吧,“中国”是一个单独概念,许多逻辑书在谈到“中国”不能划分时说:把“中国”分为河南省、河北省……等等,这叫分解,不叫划分。这种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把“中国”分为“新中国”和“旧中国”呢,这不正是划分吗?很显然,这种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中医所说的证或证候是从宏观总体上把握人的整体运动观和疾病质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那种离开研究对象本质自身———邪正抗争的辩证过程———整体层次以下“动物造模”的严重局限性是明显的。由于动物区别于人,它们没有情志和语言,没有抽象思维的表达方式,不能“察色按脉”,不能实施“四诊”的唯象辨证,不能如实地反映人的脏腑经络气化功能活动与自然及社会内外环境紧密联系的辩证规律,因而没有心理学、信息学等特征可供临床研究与实践。这就是说,动物的“证候模型”并不能客观如实地复制出来。故我们在实证“证的概念”时…  相似文献   

9.
物质包含实践说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认为包括人的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演化而来的。这种观点来源于古代和近代哲学的溯源式思维方式。古代哲学要寻找世界的“始基”,近代哲学要寻找“实体”,现在有人则循依“意识→动物→有机物→无机物→物质”的模式在时间序列上找到某一个起点(恰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其实,哲学对世界本体寻找的方式已经向现代的逻辑式发生了转换。在哲学史上,首先实现这种追问方式转换的应推康德。在他那里,物自体“这种留存的事物而为感性知识所不能适应者,叫做  相似文献   

10.
道经云:“斋食(即素食)者,洁净身心,涤除邪秽。”“圣人以此斋(素食)戒,以神明其德夫。”王常月祖师亦云:“心不持斋,神性若不能改,则本心不定;本心不定则元神不归,元神不归,真性必不能见矣。”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认为世间之物皆由天地精气所化,如同人类一样,它们一样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残杀了它们的躯体,从而造下了无边的孽障,坏了慈悲之心,素食者则是对戒杀的具体表现。如“勿食蛇兽等肉,食则令人折算寿,神气不安,慎勿杀生”。“仙道记十败,七为勿食一切肉。”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指出:肉…  相似文献   

11.
论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是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从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的产生和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他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对“人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二是他对“人不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本文将阐述和分析这种批判的具体内容,指出这种批判的合理性及问题所在,以便客观地确定这种批判的历史地位。一、对“人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在海德格尔看来,把人规定为理性动物,是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核心思想。因此,对“人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是他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进行批判的一个基本方…  相似文献   

12.
在这些精美的邮票上,还可见到名花异鸟,珍奇动物,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民间寓言,古代碑文,出土文物,体育运动……真是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艺术无所不有。1984年12月23日《北京晚报》第二版《神奇的火花世界》鸟是动物,异鸟则是珍奇动物,异鸟包含在珍奇动物之中。在上述文字中,作者把“异鸟”和“珍奇动物”这两个相容的、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并列起来,造成了语义的重复。同样,当我们单讲“科学”时,就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历史、天文、地理均包括在“科学”内,行文时不能将它们与“科学”简  相似文献   

13.
《哲学动态》对此作了报导。在近年来的《周易》研究中,对于《周易》思维方式的特点,有的学者曾用现代概念,加以概括,认为“动态平衡”乃是《周易》思维方式特点之一。①我们在这里用“分而变的循环”概括《周易》的这种特点,比起“动态平衡”的概括,也许更贴近《周易》,更容易理解。事实上,“动态平衡”之动,在《周易》那里就是具体的“分而变”;没有“分而变”,也就没有动。而“动态平衡”之平衡,就是“循环”,平衡体现在“循环”之中;没有“循环”,也就没有平衡。一、关于《周易》之“分而变”如果承认《周易》为象、数、…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逻辑中有一种隐含性,至今逻辑界尚未充分研究,笔者对此进行初探。先看一个例子,《光明日报》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发表了该报特派记者金涛关于南极考察船的一篇报导。这篇报导的标题是:《现在可以说了——向阳红10号船南极历险记》。从这篇报导的标题来看,其中就隐含着“此稿早该发出”、“此稿过去没能发出”、“此稿现在允许发出”等意思。特派记者金涛的稿子,为什么过去没能发出?从他的日记中可以找到答案:“编队党委指示,今天记者一律不准发稿……。”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语言逻辑的隐含性呢?怎样分析这种隐含性呢?研究自然语言逻辑的隐含性有什么意义呢?下  相似文献   

15.
从“二十四孝图”说开去夏康达去年秋天,在普陀山的一座庙宇内,意外地看到了“二十四孝图”的全套石刻浮雕。导游小姐在介绍这种儒释道交隔的文化现象时,对“二十四孝”大加赞赏,津津有味地复述着“卧冰求鲤”、“老菜娱亲”等故事,推崇备至。听着这种过分热情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自从10年以前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一书出版以来,在英国人的书籍中便对动物的道德处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期间,这个问题也在我们国家引起了较大的重视。从历史上看,这种关心无疑是对于自然的新意识的结果,而这种对于自然的新意识又是由于那些不能再忽视的生态问题产生的。可是按照事情的性质,我们这里所谈的与两个不同的问题有关。适当同自然环境打交道的问题是个我们共同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是一种“生态  相似文献   

17.
正名,即要求名实相符,“名正言顺”。一般说来,当某一概念的运用,同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背离,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以至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时,人们就感到正名之必要和重要了。 “个人主义”需要不需要“正名”呢?就是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这个概念的运用是否也背离了它固有的意义呢?显然不是这种情况。解放以来,我们在思想道德领域宣传、提倡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奇迹     
最近,不少报刊报导音乐可以治病的消 息,其实音乐的作用不止如此。孔子曾说过, 听了好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的"滋 味",远非肉所比。也正是音乐的"味",使它 创造出许多奇迹来。  相似文献   

19.
从达尔文以来,许多学者观察到婴儿很早(大概在2—4月个)就可以对着成人的脸发出微笑。这种微笑,不是由生理舒适所引起,而是与成人交往所引起。近年来,不断有人观察到盲婴在同样的年龄,也开始对母亲的声音发出微笑。如果说盲婴不能通过视觉,还可通过触摸母亲的脸进行学习的话,那么德国马克斯·普兰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报导的个案则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这个婴儿生来失明,而且没有前臂,但也出现了同样性质的微笑。这种微笑,显然不仅仅具有生理的功能,更主要  相似文献   

20.
开展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是思想战线上一项长远的、不可间断的事业,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思想保障。然而宣传无神论不能只靠一件件地揭露鬼神迷信的事实,还要通过这些事实,说明鬼神迷信为什么错误、鬼神为什么是不存在的道理。只有明白了鬼神不存在的道理,才算树立了无神论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抵制形形色色的鬼神迷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