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管子书”是刘向奉命校订《管子》时对皇家书库所收藏的管子书的统称。这批管子书的版本情况,刘向没有言明。目前研究《管子》原本的文章,对“中管子书”的版本情况又注意甚少。笔者认为,审理一下“中管子书”的版本,有助于认识管子书的原貌。据刘向的《管子叙录》,他校订《管子》时,所依据的管子书,有中管子书389篇,太中大夫卜圭书27篇,富参书41篇,射声校尉立书11篇,太史书96篇,总计564篇,删去重复484  相似文献   

2.
我国史学家大都承认,《管子》一书,并不是管仲所作,而是我国战国以迄秦、汉以来的一部诸子集成。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七略》说:“《管子》十八篇,在法家”;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把它列入道家,共八十六篇;现在通行本《管子》卷首的刘向《校录序》说,他校雠了关于《管子》的书有五百六十四篇之多,除去重复的四百八十四篇,定为八十六篇(数目并不相符)。《校录序》的说法虽然和《汉志》的篇数相  相似文献   

3.
《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赵宗正,陈启智关于《管子》书及其《轻重》诸篇的著作年代,自晋代傅玄首先发难,《管子》书为后人所录说起,至宋代朱熹已断定:"只是战国时人,收拾仲当时行事、言语之类著之,并附以他书."(《朱子语类》卷一百卅七)叶适《习学记言》则...  相似文献   

4.
一、《管子》书非管仲作之原因晋博玄曰:“管仲之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引)唐孔颖达亦曰:“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 (《十三经注疏》本《春秋正义》,《左传·庄公九年》)杜佑指略序曰:“其书载管仲将没对桓公之语,疑后人续之。”(王先谦校刊《衢州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一引)宋代学者,发现更多之疑问,非但认为《管子》非管仲所作,且更大胆地推测其为何时何  相似文献   

5.
今存《管子》书中的轻重诸篇,具有诸子百家中独立的子书的若干特征,试述如下。一、刘向编轻重诸篇为《管子》的外篇即觉察到轻重之术有别于管氏之学刘向从散乱无序的中外管子书中辑出轻重诸篇,并把该组文章名为“管子轻重”,且编为一组,是以学术思想为准标的慎重公允之举。刘向校书之前,轻重诸篇无专书行世,而是单篇别行之什。直接的证据是司马迁读到的管子书,所列篇名中有《轻重》篇,指的是单篇,非轻重诸篇的辑录,且和其他篇目混编。其他轻重之篇,或者被编入别的版本的管子书中,或者大量的以单篇形式流传。刘向收到的管子书,合计中外书共564篇,剔除重复者484  相似文献   

6.
今本《管子》有多篇亡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堂书钞》对《管子》的引用情况,对其亡佚时间进行探讨,认为:《管子》佚篇的亡佚不是一次性的,在南北朝后期,《管子》的部分内容亡佚;隋末唐初,《管子》又损失了一些篇章,《管子》佚篇全部亡佚。  相似文献   

7.
《管子·宙合》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古代文献,文中多用战国习语,颇不易解。如"成轴",当指道枢,见于《庄子·齐物论》,又称为"要",马王堆帛书《易传》有《要》篇。又如"一薄",当读为"一夫",古无轻唇音,故薄读为夫,"一夫"见于《孟子》,指独夫民贼。《管子》旧有尹知章注,理解上亦多歧异,例如《管子·宙合》云:"故君出令,正其国而无齐其欲,一其爱而无独与是。"尹注:"正臣,其爱宜一。"黎翔凤《校注》引戴望说,改"正"为"王",不确。"正臣"之论,见于《管子·形势解》。  相似文献   

8.
《国语》书中的《齐语》一篇,历来被认为研究管子事迹思想的主要依据之一。《齐语》内容同《管子》所收《小匡》大体相似,前人多取以互校,但两篇孰先孰后,其间关系如何,还没有多少论述。罗根泽《管子探源》主张《齐语》早于《小匡》,但也有学者主张《小匡》较早,《齐语》是对《小匡》略作压缩修改,可惜未闻其详。一九六一年,我在  相似文献   

9.
一郭沫若同志在《宋钘尹文遗著考》(收入《青铜时代》)和《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收入《十批判书》)中,对《管子》书的《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进行了考证,认为它们是宋钘、尹文的著作。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管子》四篇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尹文的思想虽有相似之词句,但意义并不符合。笔者不揣浅陋,于此再列《管子》四篇与宋尹思想不合之处有二:其一,《荀子·非十  相似文献   

10.
管仲观的变迁对《管子》的一个看法《管子》的经济思想关于《管子沙成书的几个看法《管子》的“心术”篇和“内业”篇《管子》“轻重”篇沦《管子》“九败”篇臆解《管子》“幼官”篇考论《管子》“轻重”篇《管子》书中的“人性论”研究论《管子》“弟子职”篇—古代专制体制和 社会各集团的关系的研究《周礼》的泉府和《管子》的轻重敛散法《管子》“轻重”篇考管子 小林升 《历史学研究》4卷6期1935 小林升 《东洋思想研究》2 1938 穗积文雄 《经济论丛》52卷4一号1941 木村英一 《支那学卷》10特号1942 武内义雄 《支那学卷》10特号1942…  相似文献   

11.
《管子注译》是赵守正先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专著。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已于1982年出版,其下册即将于1987年10月问世。《管子注译》下册的内容略多于上册,全文约计30万字。《管子》书中著名的四篇哲学论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均在本册。号称难读难懂的《轻重》十六篇亦在此  相似文献   

12.
由陈庆照、李障天注释的《管子房注释解》 (下称《释解》)已由齐鲁书社出版。《管子》非一时成书 ,在古籍中最早提到《管子》的是《韩非子·王蠹篇》 :“今境内之民皆言治 ,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获得三条信息 :一是在韩非那个时期 ,治理国家的都会以商、管之法作为理论证明 ;二是《管子》之论法在当时很普遍地被大众所接受 ;三是管子的文章对时人来说并不难读。管子的文章在汉刘向以前是以散篇形式流传在民间的 ,至多是分专集形式出现 ,流传很广 ,影响颇大 ,但篇目重复 ,多古字、内容有异。后经刘向校雠 ,删除其重…  相似文献   

13.
《管子》教育管理思想探微韩延明,邵作运《管子》是依托管仲之名而成的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部综合巨帙,大抵草创于春秋,定型于战国。西汉末年,经刘向整理,定为八十六篇.后佚失十篇,仅存七十六篇。《管》书"论高文奇",内容宏富,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哲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目录学始于西汉,以刘向、刘歆父子编著的<别录>和<七略>为标志.一般认为,"目"的含义是对篇目而言,即一书的篇和卷的名称."录"是叙录,即将一书的内容、作者事迹、书之评价和校勘经过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汉书·艺文志>说刘向校书"每一书已,向辄条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相似文献   

15.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16.
《管子兵法》新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孙子兵法》,我们比较熟悉,而对于《管子兵法》,我们却比较生疏。在堪称稷下学诸子汇集的《管子》一书中,至今还保存着《兵法》之篇,或许是由于我国儒家学派素有“贵王贱霸”的学统观念,传授《管子》的人  相似文献   

17.
1,00年—1949年 管子传汤学智《新民丛报》第25期1903年1月。 管子之政治学说颜昌晓《船山学报》第4期1915年n月。 i卖管子陈立三《东方杂志》13卷n期1916年n月。 黄老学说之比较何淮科《史地学报》1卷4期1922年8月。 管子之研究支伟成载《管子通释》中泰东书局1924年。 管子校释叙录郭大痴《学衡》第49期1926年1月。 管子集注跋陈谧《图书馆学季刊》1卷3期1926年9月。 读管子二马其袒《民彝》l卷5期1927年6月。 管子的政治思想屈雄《中大季刊》1卷4期1927年n月。 管子村治考姜忠奎《村治月刊》1卷1一7期1929年4一9月。 答德国颜复礼博士问…  相似文献   

18.
所谓“管子学”,是从清代张佩纶所著《管子学》一书的书名借用来的。在我看,它比张佩纶的书,应该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内容。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管子》之书及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管仲其人和《管子》其书的关系;(3)《管子》在先秦、两汉及后世的深远影响;(4)《管子》版本的流传、演变和校勘;(5)研究《管  相似文献   

19.
《管子》跋十七则(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跋五(蒋生沐校本)右蒋生沐以明许光清刻《管子》校沈鼎新花斋本,载《斠补隅录》中。卷首注云“花斋本以影宋本校补元本参许光清校。影宋本每叶二十行,行二十一字”。案世传两宋本皆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三字,注二十八字或二十九字。(一见《楹书隅录》。一光绪初常熟张氏有覆刻本。孙渊如、  相似文献   

20.
《管子·侈靡》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管子·侈靡》篇属短语类。今本《管子》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解、轻重等八类。关于它们的分类大致分为:A.经言,B.外言、内言、短语、区言,C.解、杂,D.轻重等四种并按从 A 到 D 的顺序编成的。在经言部中可以看到很早的管仲说的话,所以被称为“经”。属于短语的《侈靡》篇是仅次于经言类的旧篇。《侈靡》篇在《管子》书中是数一数二的长篇,这和其内容的特殊性是有联系的。笔者将它断为五十三章,内容复杂而大致可分为下列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