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店简与《礼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大批典籍竹简①,近日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不少学者发表了很好的论文,就其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学术史的意义深入探索。郭店简包含儒、道两家文献,在《老子》以外,主要为儒家著作多篇,对认识儒学的早期状况至关重要,大家特别关心这些著作的性质内容,是当然的。从郭店简发现的讯息见于报端起,即传闻其间有《礼记》。最近我们读到陈来先生的大文②,指出:“荆门郭店楚墓所出土的竹简中,《缝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以现存文献与荆门竹简十四篇相比照,最接近者为《礼记}),这在内…  相似文献   

2.
《老子》简、帛本与传世本关系的几个“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即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使用“扼要的手段” ,“截断众流 ,从老子、孔子讲起” ,老子遂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但老子其人其书 ,却也成为以后中国学术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此问题在《老子》竹简本、帛书本出土之后 ,仍未得到完全的解决 ,尤其是在竹简本出土之后 ,争论又有了新的局面。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 ,在《古史辨》第四、六册中留下的文字有“三十五六万言” ,其中各种不同的见解 ,罗根泽在第六册的“自序”中列出了二十九种 (包括由宋至清的十种 ) ,归纳…  相似文献   

3.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以下简称郭店竹简),自出土问世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研究业已发表了许多论文、专著。在郭店竹简的十余篇思想著作中,《唐虞之道》(以下简称《唐》篇)是以专论尧舜禅让而著称的。尧舜禅让是事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其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一般认为,“一”和“气”也是老 庄哲学中的重要范畴。然而,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中,并不见“一”的踪影,“气”也仅见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的“心使气曰强”。目前学术界 对简本《老子》有摘抄本、改编本和早期《老子》传本等种种不同的见解,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这些见解很难求得一致。我曾撰文《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 载于《中国哲学》第20辑),认为简本中所没有的通行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节是后来加 进《老子》的。这是一个“假…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文物出版社发表了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所出竹简的照片和释文,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应。人们已注意到这些竹筒中的《老子》三种与儒书多篇的重要性,就此展开了讨论。而对这些竹简与《庄子》的关系,罕见有人注意。其实,由这些竹简引述《庄子》而引出的问题,是应当首先加以探讨的,因为迄今尚未考定的郭店楚墓下葬时代问题以及郭店楚简的抄写时间问题,有望通过研究这些竹简与《庄子》的关系而获得澄清。而至关重要的《庄子》内外杂篇的撰作时代问题,亦可由此获得更为圆满的解决。我们知道,郭店一号墓所出竹简及其他…  相似文献   

6.
萧无陂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近三十年来,随着帛书和竹简《老子》的先后出土,《老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文本考证上,学界考察了简帛《老子》的文本性质、结构,校勘了文本;其次,在文体考辨与老子身世考证上,学界分析了《老子》等先秦文本的句式、韵脚、修辞手法、体裁,为《老子》文本形成时代提供了新证据。对于竹简与今本《老子》的作者,学界存在老聃与太史儋之争。关于老子故里,河南学者和安徽学者之间争论不止;关于老子的姓氏,学界亦聚讼不已。最后,在《老子》研究方法上,学界历经三个阶段的方法论反思,当前正在自觉探索中国哲学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7.
内圣外王之道:《郭简·老子》的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 (以下简称“《郭简·老子》”或“简本”)收存了郭店楚墓竹简 71支的图版和释文 ,共计 1 74 9字 ,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存简 39支 ,释文 1 0 87字 ,缺1 5字 ,损 1字 ,共计 1 1 0 3字 ;乙组存简 1 8支 ,释文 385字 ,缺 4 6字 ,损 3字 ,空 2字 ,共计 4 46字 ;丙组存简 1 4支 ,释文 2 6 7字 ,缺 1 9字 ,损 2字 ,共计 2 88字 ;《郭简·老子》甲、乙、丙三组释文的总和 (即 1 74 9字 )占传世王弼本《老子》 56 83字的 30 78% ,占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 546 7字的 31 99%。共包括王弼本 32章的内…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我国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辉煌业绩。尤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一批批具有很高文献价值的竹简和帛书,其中主要有: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兵 书;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文子》和《论语》、《儒家者言》等竹简古籍;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和《经法》、《十六经》、《五行篇》、《战国纵横家书》、《五星占》等重要古文献;1993年冬,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太一生水》和《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郭店楚墓的年代,利用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中出现的"性命"以及传世文献的材料,指出刘笑敢先生以"道德、性命、精神这三个复合词"判定<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说,存在问题.因而以刘先生之说为根据的种种关于<易传>年代的结论均不可靠.  相似文献   

10.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儒家人性言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门市的郭店发现一批战国中期偏晚时代的竹简,其中包括《老子》与一些属于儒家的著作。这些竹简最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定名为《郭店楚墓竹简》。①这批儒、道典籍的发现与出版为我们研究先秦思想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其中有一些关于人性的言论颇具特色,不但为我们揭示了当时儒家人性论的一些内容,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背景。本文将讨论这些特点及其与孟子论点的异同。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疏解有关章节的文字,第二部分做综合的分析。一、《郭店》有关章节文义的初步解释郭店儒书中,…  相似文献   

11.
《汉书·艺文志》说“《子思》二十三篇。名保,孔子孙,为鲁穆公师”。《隋书·经籍三》说“《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撰”。此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对《子思子》一书皆有著录。而自元以后不见著录。清儒洪颐煊辑《子思子》一卷,在《问经堂丛书》中。黄以周亦有辑本,台湾《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印行。《子思子》原书已佚,其篇章题目及其内容,我们今天知之不多。新近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密切关注。在郭店简正式出版之前,报端披露其中有《缁衣》、《五行》、…  相似文献   

12.
儒家诗乐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传世相关文献联系,辅以《郭店楚墓竹简》相关篇章,探讨儒家诗乐思想源流,分析《毛诗大序》、《乐记》的时代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根据较为可信的传世文献资料,依照古书通例,认为《毛诗大序》、《乐记》为学派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二者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来源,我们不当以“抄袭”的观点看待二者。  相似文献   

13.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出土了竹简八百余枚,多用楚文字抄写,但因编线腐朽而散乱无序。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些竹简的形制、长短和编线间距,进行归类,整理出十八篇,并根据篇中的内容拟定了篇题,依次为《老子》甲、《老子》乙、《老子》丙、《太一生水》、《...  相似文献   

14.
拜读黄克剑先生的《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 (见《哲学研究》2 0 0 1年第 6期 ;简称“黄文”)与孙熙国先生的《论老子对“道”的三重规定及其哲学启示》 (见《哲学研究》2 0 0 1年第1 0期 ;简称“孙文”) ,颇受启发。但深感不足的是缺乏对出土文献与历史的验证。尤其是汉墓帛书《老子》 (简称“帛本”)与楚墓竹简《老子》 (简称“简本”) ,是目前最接近祖本、最少失真的《老子》 ,它们对许多歧义往往有拨讹反正、一锤定音的功效 ,因而是论《老子》不可或缺之文献。如果只以今本为据 ,难免不偏离本意。所以不揣寡闻浅陋 ,陈述愚见 ,以就教于…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出土简帛资料的大量发现和整理,以及传统和域外文献学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过去几十年里关于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单一的文本而言,由于《老子》在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和北大汉简的反复出现,使得有关该文本的研究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理解不同传本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文本的演变,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家讨论的问题。北大汉简《老子》的发现,给这种讨论增加了新的素材和契机。从整体上来说,对于文献学的研究而言,上个世纪占据主流地位的辨伪学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使命决不仅仅是认识和把握形上之理(所谓知“道”),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形上之理转化为人的内在之性(所谓成“道”),并在此基础上把掌握于人的形上之理对象化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谓行“道”)。因此,知“道”、成“道”、行“道”,是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三个基本环节。但是,并不是所有哲学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和处理好这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郭店楚墓竹简》儒家诸篇对这三个环节的处理和把握,对我们颇具启发意义。《郭店楚墓竹简》儒家的著作分别是《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  相似文献   

17.
自 1 998年 5月《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出版以来 ,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层出不穷 ,大批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相继问世 ,内容涉及考古、文字、历史、哲学等众多领域 ,为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到今天 ,这场历时两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学术研讨活动高潮已过 ,大多数学者已转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反思。在这种情况下 ,总结这次郭店楚墓竹简研究的成果 ,揭示它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巨大影响和意义 ,反映有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无疑是极为必要的。当然 ,由于这次郭店楚墓竹简研究涉及范围极广 ,进行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筒中,被整理者题名为(唐虞之道)的一篇共包括29只简,竹简的形制和书体都与题为《忠信之道》的另一篇相同,所以可以肯定二篇之间应该有较密切的关系,以下,拟就精虞之道冲的几个小问题提出来讨论。一、《唐虞之道》与《尚书·尧典》郭店竹简与“六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六德》与《语丛一》中都曾提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表明“六经”作为一个整体至少在此时已经存在。除了象(五行)、(消衣)。《成之闻之》等篇直接称引《诗》、(书》以外,有些篇章虽未提及经典的名字,但其讨论的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齐国故城遗址相继发掘了齐景公的墓葬(五号东周墓)和大型殉马坑,这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发现,又一次为研究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晏子春秋》提供了珍贵的地下资料。一九七二年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竹简中有许多《晏子》的残简,这一事实彻底推翻了《晏子春秋》是“伪书”的论断,成为确定《晏子春秋》成书年代的重  相似文献   

20.
郭店楚简与《曾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近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 其中的儒家类著作,虽然不能断定其必然出于曾子一系儒家,但是却从一个侧面为研究曾子的著述提供了依据。基于楚简的儒家类文献, 我们认为, 保存在 《大戴礼记》一书中的 《曾子》十篇就是曾子及其弟子思想学说的汇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