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7岁那年,我父母离婚了,我跟着妈妈。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我是听着爸爸的坏话长大的。离婚之后,妈妈、外公、外婆每天轮番上阵,在我耳边念叨一件事——你爸是个人渣。其实他们一点都没冤枉我爸,爸爸是个瘾君子,败光了家里所有的钱,我和妈妈最后是被他逼走的,因为他卖了房子,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爸爸卖了房子之后,准备去海南做生意翻身,结果赔得血本无归。爸爸  相似文献   

2.
砚边点滴     
●模仿模仿是形式上的照搬。艺术家的模仿是像我者死,政治家的模仿是历史的重演。●习俗的旁观者把习俗说得天花乱坠的人多是旁观者,一旦让他入乡随俗,他未必能忍受习俗带来的苦恼。●小人的虚荣占别人家的便宜,说别人的坏话,挑拨别人的是非,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3.
泥鳅鱼     
正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泥鳅鱼和鳗鲡都与现在的两栖动物一样,既能在水里过活,也能在陆地上生存。一天,泥鳅鱼在水里游玩,看到鳗鲡,就说:"你别看我像蛇,其实咱们是同祖同宗,你看我们的尾巴都是扁平的。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蛇在背后竟说你鳗鲡的坏话,不知打的什么鬼主意。"  相似文献   

4.
悼文藻     
沈德溶 《天风》2006,(17):16-17
文藻是一个真朋友,一个名符其实的诤友。他看到你工作中的缺点时,他都向你当面提出,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对你当面说好话,背后则说你的坏话,让你的缺点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下去——文藻同工今春因病去世,作为他的几十年的老同学、老同工,我十分难过。与他生前相处的一些情景常常在我脑海中映过,在此,我选些片断写在下面,怀念这位我所敬佩的老朋友。我同文藻相识是在1943年,那时我和他都考入了圣约翰大学,他念的是土木工程系,我念的是化学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个技校学生,因在初二时有个同学说了有损我人格的坏话,我觉得丢光了脸面。整日想着这事,越想越难过,如是我变了,害怕与别人对视,与人在一起时,好象别人都在看着我,心跳心慌,手脚不知往哪里放。现在发展到完全不敢与别人交往。只有在家人面前才不紧张,不拘谨。为此我非常痛苦,但又无力自拔。真是生不如死。恳求编辑叔叔阿姨救救我,帮我解除痛苦。  相似文献   

6.
职场浅规则     
正前几天夜里,妈跟我聊天,说她去休个年假的工夫,手下一个四十来岁的员工因为不满公司某项提成分配,直接找到总裁去报告。越了三级去告状也就算了,总裁脑袋一热居然还说了主管的坏话。这位仁兄也神经粗,本来偷偷把这事咽在肚子里也就算了,结果这哥们儿回来得意洋洋跟其他员工说总裁怎么向着他。  相似文献   

7.
和曾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你所看过的不快乐的人很多。请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特性?"他说:"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沉溺在一个负面事件里不想出来。恨一个人,就不断说那人做的坏事、说的坏话。倾吐是一种发泄,但不断谈论自己痛恨的人,会累积负面能量,那人的形象就更可恨了。"很多和婆婆处不好的儿媳妇,心情不好就想起婆婆。"花太  相似文献   

8.
一位中学生向我咨询,说他与班长原先是好朋友,但自从他们一起作为市三好学生候选人,班长评上他落选后,他就嫉妒他,看到他就不舒服,有时甚至当面冷嘲热讽他,背地讲他的坏话,攻击他,还挑拨同学们疏远他。虽然当时他这么做心里感到舒服,但过后又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是不是心理不健康,因而问我倒底该怎样对待这件事?  相似文献   

9.
有猜疑之心的人,总是疑神疑鬼。看到别人在背着自己讲话,就疑心人家在说自已的坏话;看到别人的脸色冷漠,就疑心人家对自已有什么不满;一看到同事径直走进领导办公室,就疑心人家去打自已小报告。猜疑心使他成天提心吊胆地生活,自已也感到万分痛苦。  相似文献   

10.
<正>家长来信:儿子在初三时,心理上出现过一些状况,比如说常常疑心老师、同学背后在说他坏话,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在家里时明明没有人,他说会听到有同学、老师在评论他的声音。儿子其实是一个憨厚老实,性格内向的人,虽然没有特别的朋友,但也从不与人有任何冲突。所以当他告诉我们这些事,我们不当一回事,觉得可能是初三,升学压力大,有点耳鸣,或者就是他自己胡乱联想。进入高一半年  相似文献   

11.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这样的体会:当几个同学聚在_块悄悄说话时,你会怀疑他们正在讲你的坏话;你告诉朋友一个秘密后,你会不停地想他是否会讲给别人听;老师在课堂上说了班上发生的不好现象,你会怀疑是不是针对自己说的;一位同学近来对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应该明白个人是绝对有限的;个人的智慧是微不足道的;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功都是离不开因缘的! 佛说:他说过的法只是“爪中土”,他未说的法则是“大地土”。作为凡夫来说,一生修学,竭力参悟,尚且很难得到正果。有谁能自以为是智者呢?愚夫罢了! “无明是佛成道处”,知道自己的“无明”,虚心修学,好话、坏话都能入耳化道,这样才能不断转愚成智,去除三毒。  相似文献   

13.
敏感的伤害     
华遇事偏爱往坏处想,总是警觉地审视着自己的周围:看到别人在一起交谈,便疑心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就禁不住搜肠刮肚地想象人家会说什么;担心女儿早恋,便严密监视和检查女儿的所有信件,偷看女儿的日记,悄悄地在女儿后面跟踪,只要女儿和人说话就提心吊胆;当有人赞扬华时,便盯住别人看,即使没能看出异样来,还是坚持认为是图谋不轨;华在和同事闲谈时,说了一句他认为不该说的话,便一直记挂在心上,三番五次地找同事“认错”,没想到却把同事给说恼了:“你何必呢,对于这件事我根本就不介意”;当领导夸奖华时,便担心是“笑里藏刀”的“信号”,一惊一乍地等待着“不幸”的降临……有段时间,华茶不香饭不思,因为他感到主管这两天对自己感觉特别,  相似文献   

14.
心要宽宏     
近日翻书,看到一则短文:宋朝时期的吕蒙正,有一次听到几个官员私下说自己的坏话。吕蒙正只当没听见,与他同行的随从都愤愤不平,打算查问那几个官员的职位和姓名。而吕蒙正却说:“算了,如果知道他们的姓名,就一辈子忘不掉了,倒不如不知道为妙。不去  相似文献   

15.
迷信的悖论     
小时年年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给灶王爷上供,奶奶祷告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用糖瓜把灶王爷嘴粘上,让他说不了坏话,但是我很小即知道,把嘴粘上,不是连好话也不能说了吗?用个糖瓜就把嘴粘上的神,还能有什么灵性和效力吗?可中国人一信就一千年!算命者有推流年一说,从1岁推到60岁,当他煞有介事地推算时,就相信有个神把全世界60亿人每个人的生活都纳入电脑程序中,于是人就成了神的符号,所以算命者即是信神者,能王林/图有这样的神吗?当丛福奎、徐炳松、李真贪污大量人民血汗钱时,他们自己也知道在干着坏事,为了使坏事不暴露,他们向神祷告,…  相似文献   

16.
直言 《天风》2002,(3):22-22
一些人之所以高唱宗教应与共产党相分离,共产党不应管宗教,其实际目的何在?没有共产党政府的依法管理,他就是王!岂不就可为所欲为?不是有人常常在信徒中散布:某某某亲政府、不属灵,总在政府面前说我们的坏话,这种人逼迫教会,是卖主的犹大!但明白人一听就会晓得:第一,你做了恶,别人告了,你的理由无非是告者被认为忘记了圣经中有“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林前6:6)之警戒,所以不属灵!圣经中明明也讲:“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做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若作恶,确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13:1-4)究竟谁不属灵,还用得着辩吗?第二,你的逻辑无非是:我是教会领袖,逼迫我就是逼迫  相似文献   

17.
“我”是怎么回事?有人会说,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不是最清楚的问题吗?这样的反驳中隐含着对“我”的一种理解,即“我”就是用以指代每个个人的代词。我当然是“我”,你也可以是“我”,他还可以是“我”。“我”并不确指某个人,人人都可为“我”。但为什么人们可以是“我”呢?人们怎么才能是“我”呢?在日常中,我们一开口,便常会说“我……”,这时我就是“我”了,我就“我”起来了。可“说”是怎么回事?如何能“说”起来?在佛法看来,“说”是诸因缘和合的结果,是顺应着诸因缘条件的把持和执取。在“说”的执持中,我就是  相似文献   

18.
造物主造人,不是凭空胡来,很有讲究的。造物主给每个人一个脑袋, 就是提醒你,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给每个人一张嘴,是要你说真话,讲真理。给每个人一双眼睛,是要你明辨是非。给每个人两只耳朵,是要你好话坏话都要听, 不可偏听偏信。给每个人一个鼻子两个孔,是提示你,不能光出气,还要吸气。所谓出气,就是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所谓吸气,就是吸收别人对你的批评、刁难包括委屈。每个人的脖子,不管多灵活,只能扭向左、扭向右,就是不能扭到背后。这是为什么?这是  相似文献   

19.
教堂幽默     
《天风》2020,(2)
正奸像在动讲道时,牧师问信徒:"当有一天你躺在棺木里,你希望别人对你说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个顾家的人。"第二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乐于助人。"第三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瞧,他好像在动!'"[提示]除了复活的大能临到,死了的人是不会再动了!  相似文献   

20.
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 我并不是在叫喊着“我是得救的” 而是在低声地说“我曾经迷失过 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当我说旬基督徒时 并不是因为我觉得比你高一等 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