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对内隐与外显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被试为上海高二学生 10 0人 ,实验通过限定状态语法和双条件语法两种材料的会聚操作对 5种实验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内隐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本研究首次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2 )内隐与外显学习存在相互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 ,时而互相促进 ,时而互相冲突 ,时而内隐学习贡献大 ,时而外显学习贡献大 ,本研究探明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贡献谁大谁小 ,视学习材料的难度而定。实验启示 ,在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 ,内隐学习及其与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相似文献   

2.
人工语法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大真 《心理科学》2000,23(4):450-453
用Reber等人发明的人工语法和人工语法学习程序,研究在复杂规则学习中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过程.实验结果发现内隐学习中启动效应存在,内隐学习效应明显,支持Reber等人提出的内隐学习理论;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关系的研究,支持杨治良等(1998)提出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钢筋水泥"结构性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3.
任务复杂程度对内隐-外显学习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糖生产任务实验中考察了任务复杂程度对内隐和外显学习关系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简单任务中.内隐与外显学习共同存在并协同作用;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加对内隐和外显学习都有损害作用;任务复杂程度影响着内隐与外显学习的贡献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内隐学习的贡献率上升.  相似文献   

4.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3,26(6):1015-1019
内隐学习研究初期,其无意识特点揭示了区别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内隐学习逐渐昭显出与意识的丝丝联系。本文从此出发,探讨内隐学习的意识-无意识的兼容特点,具体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内隐学习和无意识的联系,从次要任务研究、内隐学习的理解性以及内隐知识的发展三方面阐述内隐学习和意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内隐与外显学习的区别性研究引起了诸多关注,而两者的关联及协同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使用复杂系统控制范式来考察内隐与外显学习的相瓦关系.实验发现:内隐与外显学习可以共同存在、协同作用;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加对内隐和外显学习都有损害作用;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内隐学习的贡献率上升;内隐与外显学习在练习过程中都存在高原现象;随着练习的增加,中等难度任务中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表现出分离趋势.  相似文献   

6.
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的关系是内隐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双注意机制”理论、“抑制表达”理论和“干扰外显学习成分”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内隐序列学习与注意的关系,但支持证据和反对意见并存,论争激烈。该文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这三种理论,提出了“动态需求”假设,认为内隐序列学习任务对注意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内隐序列学习任务中外显学习成分比重的变大,其对注意资源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儿童英语句法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科学》2006,29(6):1364-1369
本文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强分离程序,分别选取有、无英语学习经验的被试,从句法学习方面探讨了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1)单纯的内隐学习方式或单纯的外显学习方式都不利于对句法规则的掌握;(2)两种学习方式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外显学习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句法规则的掌握;(3)内隐学习、先内隐学习后外显学习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较简单句法规则的学习;内隐学习也不适用于难度较高的句法规则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上海市盲童学校和普通中学随机抽取盲、低视力、明眼学生各39人,共117人;通过测试指导语将被试分为动作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组.实验结果表明,<1>当动作内隐学习和动作外显学习分阶段先后进行时,动作内隐学习和动作外显学习存在微弱的协同效应,当二者同时进行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发生干扰;<2>在动作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互转换的过渡时期,其学习效率降低,尤其是动作内隐学习转换成动作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9.
徐琴美  袁庆华  王惠坚 《心理科学》2005,28(6):1399-1402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是不同于外显学习模式的另一种学习模式。空间位置协变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能被人们加工、储存、运用却不被意识。本研究采用反应时和预估正确率两个指标,通过实验比较了儿童对空间位置协变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效果。结果表明,儿童在面临像空间位置协变这样的复杂任务时有内隐学习模式出现,并且内隐学习的效果优于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张翔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2,(4):11-16,4
本实验选择88级大学生80名,分内隐和外显学习组。学习阶段使用部分报告法,测验阶段使用再认、再现两种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实验结果支持了雷伯等人关于内隐学习中指导语效应的研究成果,与他们关于内隐学习在记忆及内在结构掌握等多方面优于外显学习的结论一致,并对意识在内隐学习中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序列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秋芳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4,27(5):1107-1111
该研究采用较为复杂的包含图形出现的位置规则和顺序规则的实验材料,通过对比被试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成绩的异同,考察了序列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效应,并探讨了规则特点对内隐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图形位置的序列学习中存在内隐学习效应,内隐学习效应的大小受规则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国内采用的标准,选取学优生和学困生各120人。运用内隐学习中的双条件人工语法材料和强分离的实验范式,考察和比较了两种学生的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成绩。结果显示:(1)学优生在外显学习、协同学习(先内隐后外显以及内隐与外显交替)方式下的成绩显著好于学困生,而在内隐学习方式下,二者成绩差异不显著。(2)学优生的外显学习及协同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内隐学习成绩,而学困生在四种学习方式下成绩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学优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其与无意识的协同学习效果较好,而学困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协同学习较差。  相似文献   

14.
试析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是指 ,其发生是自动的 ,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积累 ;内隐学习的效果是抗干扰的 ,但是其进程仍然是动态发展的。长时功效的提出 ,促使人们在理论上反思内隐学习的特性、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乃至整体的知识表征问题 ;在实践上则为内隐学习的合理诱发和充分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非文字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秀艳  邹玉梅  李强  黄佳 《心理科学》2003,26(2):292-296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计算机将人工语法范式程序化,分别以色块串和色词串为材料,研究颜色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并增设时间变量(单元)以了解学习的详细进程。结果发现:1.学习材料上存在主效应,非言语材料(包块)较言语材料(色词)更适合于内隐加工。2.时间变量上也存在主效应,整体呈递增趋势;3.指导语上不存在主效应,即内隐学习在不同材料上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实验结果极好地支持了非文字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假设。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内隐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缪小春  杨金鑫 《心理科学》2004,27(3):524-527
本文作者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的结果和语文教学的内容特点,认为内隐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汉语教学中,可起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的阔查和实验研究。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效果没有磬异,或内隐学习的效果优于外显学习。而且,内隐学习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因此,作者提出应充分重视内隐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