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枚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一起在草丛里捉虫,一起在地上刨土,不  相似文献   

2.
张存信 《天风》2017,(7):41-42
公元2017年为丁酉年,亦称鸡年。在圣经中,有关“鸡”的内容较少,但经文中提到的如公鸡、母鸡、小鸡、鸡蛋等仍有重要喻义。  相似文献   

3.
我是谁 ?有一天 ,一只刚出壳的小鹰在它的母亲飞过一个养鸡场时从它母亲的爪子中跌落下来。这只小鹰在这个养鸡场和小鸡一起长大 ,接受了小鸡的习惯和行为。它像小鸡那样吃食 ,像小鸡那样走路 ,而且像周围的小鸡那样过日常生活。有一天 ,一只老鹰飞过鸡场 ,也许是一只母鹰在寻找这只失去的小鹰。这只老鹰停歇在一根树枝上向下看着养鸡场 ,看到了这只从母亲爪子中跌落的小鹰。老鹰向小鹰喊道 :“小鹰 ,你能听见我吗 ?”小鹰心想自己是一只小鸡 ,所以没有回答树上老鹰的呼唤。然而 ,老鹰继续在叫它 :“喂 ,下面的小鹰。”最后 ,鸡场里的小鹰心…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次人民大学举办的书画展览会上,认识了徐湛先生,特别是在听了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后,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说:一次他开车在路上,突然看到一群鸡正过马路,他紧急刹车。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母鸡不时地回头看小鸡,直到鸡群安全地过了马路,他才驱车向前,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不是跟人间母子情一样吗?这场景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最后形成了他的一幅作品《一路观花一路歌》(图1)。  相似文献   

5.
温柔     
张远来 《天风》2001,(4):36-37
温柔是神赋予人性中美丽的品德。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纷争,正是因为它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温柔。在伊甸园中“羊羔与狮子同卧,老鹰与小鸡为伴”,大自然在那种万物为一的和谐中享受着“温柔”的甘甜,可以说“温柔”是伊甸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一只母鸡     
有一只母鸡,见公鸡不下蛋,每天还趾高气扬地唱着歌,到处游荡,十分羡慕。于是,母鸡去见上帝,要求变成公鸡,拥有一副好嗓子。上帝说:“我不能将你变成公鸡,但可以给你一副好嗓子。”母鸡得到了一副好嗓子后, 于是每天到处唱歌,再也不下蛋了。不久,主人发现鸡群中有一个只会叫、不会下蛋的母鸡,于是便把它杀了。 (编辑仕居孔昭)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一名数学的“好事者”。在1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积攒了三道小学数学趣题,它们简单、有趣,做起来极易“掉进陷阱”。我曾拿着这三件“法宝”考问过不下50个成人,但能全部答对者为0,能完整地答出一道题者极少。现献给《思维与智慧》的读者朋友,若有兴趣和信心,一试何如? 一、15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5只“小鸡”被捉住了,问还有几只“小鸡”没有被捉住?(思考10分钟)二、小黄和小兰都想买《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小黄缺1分钱,小兰缺4角2分钱,用他们两人的钱合买一本,钱还是不够。问这本书的价格…  相似文献   

8.
机智的对答     
品尝炒鸡蛋的滋味  一个画家对评论家说:“要想评论一幅绘画,评论家必须会画画才行。”  “我亲爱的画家”。评论家说:“我有生以来就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是,我比任何一只母鸡更能品尝出炒鸡蛋是什么滋味!”   与戈尔巴乔夫握手  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在  相似文献   

9.
梅康钧 《天风》2007,(5):20-21
2007年1月,第四届中国基督教艺术作品展假南京美术馆隆重揭幕,在此次展出的100多幅(件)作品中,那些出自女艺术家之手的独特而深蕴着灵性隐喻的剪纸艺术作品,令人观后思绪万千。通常艺术这个字眼只是与“造形”或“视觉性”艺术相连。但艺术的发展,又要求艺术家以自己文化体验赋予艺术真正负载。使艺术在一种特珠的表象性符号传递出人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韩康伯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解在其思想体系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的阐释还有不足之处,只注意到韩注思想的一个方面——道是“无”,阴阳是“有”,所以,阴阳不是道,道是阴阳存在的根据。本文力图结合孔颖达对韩康伯注所作的疏,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阐释出韩注思想的另一个方面——道不能脱离阴阳而存在,谈“一阴一阳”就是为了把握道,道始生万物的功用的呈显是借助于阴阳的。只有阐释出韩康伯注解这两个方面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韩康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presents an argument against a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logic according to which logic spells out a specific kind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that is somehow inherently related to our factual reasoning. In contrast,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always an empirical question as to whethe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really does captures a principle of reasoning. (More generally,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not meaningful to repla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thing by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a priori analyzable structure without paying du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really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g in question.) It is proposed to elucidate the situation by distinguishing two essentially different realms with which our reason must deal: the realm of the natural, constituted by the things of our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realm of the formal, constituted by the structures that we use as prisms to view, to make sense of, and to reconstruct the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vantage point may throw light on many foundational problems of logic.  相似文献   

12.
方术作为中华神秘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既不同于宗教又与宗教有联系的企图借助于“鬼神”等神秘力量来消灾免祸、延年益寿、添财加福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如八卦术、算命术、风水术、占梦术、测字术、巫术等。 方术尽管是唯心的不可相信的东西,在历代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和批判,然而为何屡不绝迹,有时甚至风靡一时、影响很大,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方术“灵验”。 方术“灵验”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燕继荣 《学海》2011,(3):85-96
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表明,"有限政府"作为"宪政"的核心概念,是善治良政的重要条件和原则。然而,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政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的主要特点。本文在梳理"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指出了目前距离宪政目标的差距,从"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有限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并从限制政府自由裁量权、确立针对政府政治的有效监督、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16.
价值判断的对象并不仅仅包括各种行为方式,[1]也包括各种语词。“合理性的”这个术语是这样一个语词:具有了合理性的就是善的。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年间,作为对所谓的“西方的合理性”的某种反动,人们之所以开始谈论“多种合理性”———这是一种特别被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主张,很可能原因就在于此。在这里,我并不打算详细论述导致这样一种主张出现的各种历史发展。我只想使自己限于———在与这次学术讨论的主题有关的各种概念所具有的学术框架之内———详细考察这些概念:这种框架就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争论。作为与“古代”、“传统”、“…  相似文献   

17.
18.
中文语境下的“心理”和“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钟年 《心理学报》2008,40(6):748-756
“心”或“心理”等词语在汉语中有相当长的历史,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反映了中国人关于“心理”的认识。中文的“心”往往不是指一种身体器官而是指人的思想、意念、情感、性情等,故“心理学”这三个汉字有极大的包容性。任何学科都摆脱不了社会文化的作用,中国心理学亦曾受到意识形态、科学主义和大众常识等方面的影响。近年中国学者对心理学自身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对“心理”和“心理学”的理解或许有助于心理学的整合,并与其他国家的心理学一道发展出真正的人类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外部的思想”与“横向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世界哲学》2009,(3):5-20
形而上学是一种以“再现”方式不断重复的同一性活动,它把瞬间的判断加以凝固,做出“必然性”的结论,并同时排斥精神的其他可能性。“外部的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精神传统的暴力,它认为“再现”最终会导致一种陌生事物之间关系的差异活动,这种关系遵循一种“横向的逻辑”。“横向的逻辑”放弃关于事物“起源”的假设,也就是不假定时间与空间中的“某一点”和“其他点”比照具有特权地位。事物不是按照某个中心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是无数个彼此毫无关系“点”的陌生合作关系促成的,而这样的合作关系具有任意性。在“横向的逻辑”中,用很多“出发点”或者“精神的拐点”代替独一无二的“起源”。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中的"是"与"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