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设计说明:本方案的主题是"生态文化",所以我以仿生的形态来体现这个宗旨。在整个形态上我以圆、椭圆、弧线为主;在主要方面:我把主题雕塑以仿生粗壮的树木设计而出,在公共设施上我以仿生树木落叶的的感觉进行设计的,所以休息区是以仿生叶子的造型出现的。广场的白色主题雕塑以不锈钢与玻璃钢搭配设计而出;休息区的叶子造型是已黄色地砖围成,中间以草坪和鹅卵石铺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产品设计,在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商业性和科技性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消费者对产品情感的需求。结合实例分析仿生设计的方法和理念,根据形态仿生、色彩仿生、功能与结构仿生的理念与原理,结合产品系统设计程序与方法提出仿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程序设计,并从人机工程学原理角度分析仿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丰富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的灵感,加强消费者与大自然的沟通,增强产品设计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苗艳凤 《美与时代》2003,(12):67-69
在工业设计实践中,产品形态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结果。产品形态实际上是一系列视觉符号的传达,其造型符号具有一般符号的基本性质。产品形态可分为仿生形态、卡通趣味形态、隐喻形态和联想形态等。  相似文献   

4.
湖南青年设计师胡忧设计的舞蹈服饰作品有三个特色:"造型仿生、师法自然""色彩仿生、源于自然"以及"图案模仿、借鉴传统"。胡忧以仿生设计为研究背景,在舞蹈服饰的研究上汲取自然界中的各种有趣形态和适合色彩,将服饰与表演内容完美结合。同时他善于借鉴传统图案,将其与舞蹈服饰结合起来,传播中国文化与东方意象。  相似文献   

5.
日用陶瓷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日用陶瓷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要求具有艺术性。陶瓷设计师要在设计思维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可把仿生设计应用到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的日用瓷中,日用陶瓷的仿生设计要体现它的形态美、结构美、色彩美、肌理和质感美,使优秀的仿生设计作品亦可刺激消费、引导消费、创造消费。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仿生服装设计是在审美实践基础上加以提炼应用的,它是有趣的模仿世界万物的形态再次设计。服装的仿生设计作为服装设计思维之一,通过对自然物象型、色、质、功能等的借鉴,大大拓展了服装设计思路,将服装仿生设计中仿"型"、仿"色"、仿"质"的一些手法运用到教学设计中达到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医学发展呼唤原始性创新.大自然是人类创新的不竭源泉,国际上仿生学研究如火如荼.为了强化将仿生方法、仿生技术贯穿到科研创新的全过程,引导医学科技人员巧妙寻找源头创新,率先提出创立仿生医学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仿生医学的学科框架,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和判断发展趋势,为我国在仿生医学学科领域的领先作用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熵"的概念源于物理学,指系统混乱状态的量度。关于"熵"理论的研究多出现在如控制论、信息论、生态学等领域,在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会有更为具体的引申义。在仿生设计方面,对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设计方法上。优秀的仿生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天然蕴含着"熵减"理念,基于"熵减"理念的仿生设计研究对构建一个和谐有序、低碳环保的社会具有指导意义。把"熵减"理念引入到设计中,从形态、材料、结构和功能四个方面对仿生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有效解决现代仿生设计中存在的材料选择不合理、资源未合理利用、无用功能设计突出、结构低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仿生元素在展览建筑造型中的运用作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具有仿生元素的展览建筑案例进行分类研究,归纳出仿生展览建筑造型的生成模式与法则,即展览建筑造型结构仿生、展览建筑造型仿生、展览建筑表皮仿生、展览建筑空间的功能仿生、展览建筑生长过程仿生,解析其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激发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新的建筑作品时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与抽象的碰撞"斗笠自古出中方,雨雪阴晴他来挡,曾经一度为贡品,有缘遇见乾隆皇。"这是在斗笠之乡——湖南怀化中方县一直传唱的歌谣。"湖湘笠灯"提取了斗笠所产生的光影美感与造型,以模拟仿生抽象等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对传统物件的理解与传承。既可以当一件摆设艺术品,也可以是一组灯具来使用。文化与创新的升华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设计是一种生活品味,创意是经由感动的一种共鸣。文化与创新的碰撞,是一种生活形态的升华。湖湘文化中,无论是从小巧的传统手  相似文献   

11.
信息资本与当代社会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峰 《哲学动态》2004,(5):34-37
1 对于社会形态的区分,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区分.这种区分无疑是相对的,两类形态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如马克思在讲到"蒸汽磨生产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时,就多少揭示了近代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在时代创新与建造技艺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建筑形式的仿生化发展成为了建筑文化的新课题。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思想与作品中具有仿生结构的同时又具备了空间结构的可折叠性。这位建筑师从本人的早年艺术基础与建筑的学习开始,产生了艺术自由的想法,衍生出对建筑的自由思想,并对空间这个人类的遮蔽体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形成了他极具个人特色的独特风格。文章通过分析他仿生空间结构的可折叠性的建筑工作,发现仿生空间结构可折叠性的实验性设计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给建筑空间与人之间的感受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与设计学基础上建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陶瓷艺术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仿生设计学理念。仿生设计学在陶瓷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可以让陶瓷产品达到"瓷法自然"的境界,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与应用需求。人们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体中受到启发,并将这种启发运用到陶瓷艺术设计当中。仿生设计使陶瓷艺术作品更加人性化,将中国古代"师法自然"的传统思想融入到艺术设计作品当中,让使用者不仅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也得到满足。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自然,欣赏自然。陶瓷艺术中的仿生设计应用,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文化,并为现代的陶瓷设计师提供一些设计素材和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4.
遗产的保护     
先辈传承的环境形态已经在许多方面发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由自然和生物因素引起的,但最重要的动因是人类自身.几乎地球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类,虽然目前无法预知我们进化的前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我们是一种非常优势的生命物种.  相似文献   

15.
比较基因组学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人类基因组与模式生物基因组之间编码顺序上和组织结构上的同源性,发现和克隆人类基因,揭示基因功能,从而阐明物种的进化关系及基因组的内在结构.比较基因组学的创立、内容及应用都充分体现着辩证思维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的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确当的环境伦理思想是指导和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理论武器. 环境伦理思想自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以来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出现了较为清晰的两大流派,即以诺顿、墨迪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环境伦理学和以辛格、泰勒、罗尔斯顿、纳斯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环境伦理学.西方的环境伦理思想对全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在于论述南禅作为佛教的一种存在形态,与一般的宗教形态,甚至与佛教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种差别的深刻根源就在于南禅所特具的超越性和内在性。而这种超越性和内在性,恰恰又正是南禅作为宗教形态不断更新、发展和作为一般文化形态不断世俗化、普遍化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书架的植物仿生造型设计为例,通过对外观造型、色彩材质、人文理念等一系列设计成分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在这一造型领域的创新理念,探讨植物仿生元素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植物仿生设计产品"绿色、自然、品质"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构造简单的,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就其起源来说,可能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科马洛夫院士(В.Д.Камаров)早就说过,原始的细菌,极可能是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形态。欧巴林院士(А.И.Опарин)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生物库几乎都包含着国际合作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知识、数据和物质材料之间的运输往来.然而,中西方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和传统在文化、经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不同常被静态地运用在亚洲和欧洲的组织取样和生物库维护的相关讨论中.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时,就会发现,将生物库局限在这种静态、对立的情境时,很难真正了解其跨国界的动态性.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中国的案例分析显示:只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考当地的特殊情况,查看一个个生物库,我们才能理解生物库过程涉及的交易空间和跨地区、跨国家的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