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哲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两大类,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全部社会历史现象也不外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大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最基本的范畴。哲学家们依据对存在(物  相似文献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最基本的范畴。本文的任务,并不是全面论述这对范畴,而是就学术界关于这对范畴分歧较大的若干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批评指正。 一 有的同志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的流行说法,是不科学的”,“它本身不是物质”。因而提出了“社会存在同它的物质承担者的关系”这个命题(《论上层建筑不是社会存在》,载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论的实践一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辩证唯物论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历史唯物论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这是多年来的流行说法。但这种“推广”和“运用”从来也没有讲明白过。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推广和运用,就是按照物质一元论的立场去解释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之所以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于社会存在包含有物质实体,或者说,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还有人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在自然界是自然物质,在社会领域是“社会物质”。后者除了包括物质的生产关系外,主要是指实物、物质实体。  相似文献   

4.
有些同志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意识”在实际含义上是完全吻合的(参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8期吴建国、曹燕明《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这是一个值得讨论和商榷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范畴,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第一要阐明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生活领域哲学基本问题的特点;第二要确定社会现象物质性的范畴;第三要揭示人们的社会改造活动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三个方面正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同时应当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如果不指明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对社会意识的第一性关系,那么就无法对历史作唯物主义理解,而且,如果不把实践当成理论和社会进程认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实际上也就谈不上唯物史观。一、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领域的哲学基本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关于这两个范畴的内容问题,在苏联哲学界中,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图加林诺夫把马克思关于“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一著名原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戴家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生活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它受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  相似文献   

7.
<正>按通常的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近期,魏小萍研究员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的角度,发表了数篇文章,[1]对这个思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提出很重要,也很有意义,使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的看来,魏小萍研究员的观点的文本根据尚有不足,特此提出并论  相似文献   

8.
《国内哲学动态》1982年第6期发表了李明华同志“谈谈社会结构理论”。读后有启示。但对其中“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之源,它决定社会意识的现状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之源,它决定思想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这段立论,笔者不敢苟同,特向李同志与学术界求正。  相似文献   

9.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张曙光:马克思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范畴探析“社会存在”不仅与“社会意识”相对应,而且还有一个与“自然存在”相对应的问题。1844年,马克思是从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来提出这一问题的。人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是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类存在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深入探讨,大家对“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这一问题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也就是社会存在。但这样提出问题,显然是试图从概念的本质规定性上,从内涵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文化难题》(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难题》),涉及到有关文化与历史观问题。作者对自己的“文化见解作一次还算系统的阐发”,并且把他早已萌发的“对马克思的历史观作某种补正的动想”付诸实现(参见《难题》,以下凡引《难题》不再注明)。作者提出的中国当代的文化难题确实存在,对此展开讨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问题在于《难题》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补正”,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补正;它对于解决中国文化难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近三年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3年第7、12期,1964年第8、11期,1965年第7期)上陆续发表了八篇文章,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结构和范畴等问题。其中引起讨论的Д·И·契斯诺科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一文已译出,译文见本刊1963年第11期。本文是最近发表的一篇,着重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问题,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一部分,但它具有自己的对象、自己的范畴和规律的体系,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讲授,而不同意那种反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开讲授的论点。第二部分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结构是社会关系体系的反映.他认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范畴中固定下了对社会经济领域最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成果,而在反映社会精神生活的范畴中则固定了对社会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成果。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既决定于科学的对象本身,又决定于科学发展的具体条件和革命实践的需要,由前者决定的部分具有稳定性,由后者决定的部分具有可变性,应当善于在教科书中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第三部分分析“第一性社会构成”和“第二性社会构成”的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基础和上层建筑,客观前提和主观因素等等。他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最广泛的概念,反对把这对范畴看成是“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题目的一部分。他认为上层建筑并不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技术基础,因此存在着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他认为主观因素一方面是某些现象的客观前提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另方面则反映了群众、阶级、政党以及个别人的意志、愿望和意向。此外,他还分析了社会、社会经济形态、时代、社会进步等范畴。第四部分分析各种社会共同体的范畴:阶级和阶级斗争、部族和民族、集体和个人等等。他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认识社会生活现象的重要手段,反对把“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题目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中排除出去。他区分开“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认为人具有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本性,而个人则是表现人的社会本性的范畴,是许多种社会关系的个体体现者。此外,他还分析了利益、劳动、传统、地理环境和人口等范畴。最后,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正在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范畴,例如:“社会在社会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社会的同质性”、“威望”、“社会的整体性”等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镜。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宗教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也是如此。本文拟对上古时代中国、希腊、印度的三大宗教意识进行比较研究,从决定它们的社会存在说明其特点,并从而透视三个奴隶制社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哲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阶级斗争属于社会存在。如关锋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则是对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和阶级对立及其斗争事实的概括”(《春秋哲学史论集》,第106页)。这就是说,关锋认为阶级斗争属于社会存在。这种提法在理论上造成了混乱。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关于真理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及其统一,我曾作过初步探讨(参见拙作《真理在本质上是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国內哲学动态》今年第6期发表尹瑜新同志《要正确运用“抽象”与“具体”这对范畴》一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异议,但我不能同意尹文的观点。现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求教于尹瑜新和哲学界的同志。尹文认为,“真理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的提法是把抽象和具体这对范畴在同一对象上同时用于形式和内容两种不同的涵,这里的抽象只是就真理的形式而言的。我认为,真理不仅在形式上具有抽象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抽象性。当我们提出真理的抽象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6.
《管子》在我国哲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虽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哲学思想却是前后基本一致的。本文仅就《管子》的社会历史观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学者。一、《管子》关于构成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观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是由很多的因素构成的。《管子》中虽没有明确提出物质生活的范畴,但它在实际上却指明了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牧民》篇中说:“凡  相似文献   

17.
迟克举同志的《试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的个性范畴》一文(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以下简称“迟文”),对个性范畴的哲学内涵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读后颇受启发。笔者曾针对仅从人的“差异性”、“独特性”上给个性下哲学定义的偏差,讨论了如何超越心理学等具体科学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哲学内涵,并将其规定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功能的个人独有的对社会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心理一行为特征的总和”(参见拙作:《人的个性范畴辨析》,载《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第2期)。迟文将其称为“积极意义说”,认为:“个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及某些论著,对社会意识中的一些问题还没有说清楚,或说得不正确.本文就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关于社会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关于社会意识,我们的哲学教科书都作了这样的规定:“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个规定从原则上说并没有错.但细究起来,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说清楚.第一,“意识”前面和“社会”两字是什么意思?是说意识具有社会属性因而叫社会意识,还是意识反映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因而叫社会意识?第二,是否意识就是社会意识?“意识”前面加不加“社会”两字在内涵上有没有区别?按照传统的理论,存在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存在,一种是社会存在,而思维和存在  相似文献   

19.
论交往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要解开“历史之谜”,走向历史的深处,所要解决的基本任务,就是科学地说明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活活动的一定的个人,何以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以及社会意识形式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的和思辨的色彩。(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29页)他们所以能完成这一任务,从理论上讲,关键在于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只讲物质生产,还应讲精神生产,不能只讲物质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关系的关系,还应讲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关系的关系。社会存在不能直接产生社会意识,只有通过精神生产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产生社会意识形态,才能产生科学文化。不把精神生产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范畴来研究和考察,精神文明的产生将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