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金人王若虚在《误谬杂辨》中,清人史绳祖在《学斋估毕》中都以为这句话应作如此标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是赞许之意。黄式三《论语后案》则认为“罕”应读作“轩”,意为显也。杨树达《论语疏证》又以为:“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与罕言利命之义似不同。试观圣人评论仲弓、子路、冉有、公西华、令尹子文、陈文子之为人及克伐怨欲不行之德,皆云不知其仁,更参之以《儒行》之说,可以证明矣。抑孔子不敢以仁自居,虽曰谦逊之辞,其重视仁亦可见也。”杨伯峻《论语译注》…  相似文献   

2.
<正>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不是“礼”。基于这一观点,对孔子美学思想作如下探析。一孔子讲“仁”有广义、狭义两种情况。属于广义方面的例证,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相似文献   

3.
<正> 一《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的解释,自汉以来迄于清代,许多大儒,如司马迁、程颐、朱熹、焦循诸辈,大抵认为应作一句读,而与字为连词。因此,也就认为,就孔子思想学说而言,利、命、仁三者,都是孔子所罕言的。甚至在现代有关《论语》注释一类的著作上,也仍见到这样的解释。其实,这样的解释既与《论语》一书所载孔子的仁道天命思想的事实不合。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仁的不同含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论语》的记载表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但是,《论语》记载孔子谈仁的话又相当多。这至少表明,仁在当时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高难问题。孔子虽然“罕言”,其弟子却不能因其高难而罕问。相反,也许正因为仁之高难,弟子们才要多发问。这是不是《论语》记载孔子谈仁的话反而多的原因?恐怕至少也应算是讨论中的一种看法吧。  相似文献   

5.
无所取材即无所取于桴材,表明孔子对子路好勇并不否定;先秦时无所取还不表示对某种性格、性情、态度等表示不认可不赞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与是连词,主张与为赞同义者并未拿出任何语言学上的证据,不足为训。天下归仁的归不训称,而训归附、归向,和《孟子》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同。天下归仁乃是求仁而得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玉彬 《管子学刊》2011,(3):75-79,108
《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对隐者以及隐者对孔子的评价,这里面有赞美与欣赏,也有批判与规劝,显现出二者微妙而富有意味的关系。孔子“命”、“仁”的思想在为儒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的同时,一定意义上也为隐逸思想提供了思想资源:“命”的限定性为隐逸提供了外在理由;“仁”的自觉自足性则为之提供了内在依据。归根究底,“仁”的内向性落实与外向性诉求之间的张力促成了孔子与隐者之间的思想互动,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者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但同时也可以看作他们对“道”与“世”的双重许诺与承担。  相似文献   

7.
由于郭店楚简的出土,使得孔子与孟子思想之间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而郭店竹简中的《五行》篇可以被认为是子思或其弟子的作品,因此,通过对《论语》和《五行》篇的比较可以看出子思对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变革。一,从“近取譬”到条理化。孔子不追求建立一个模式化的理论体系来阐发其思想,而是相当的灵活,比如《论语》对于“仁”的解释就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他经常采用“近取譬”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观点。而到子思所处的战国时代,个人著述成为风尚,理论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孔子提出的许多伦理观点日渐条理化,《五行》…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瞽者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见齐衰、瞽者 ,虽童子必变。”这一记载本之《论语》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 ,虽少必作 ;过之必趋。”(《论语·子罕》)“(孔子 )见齐衰者 ,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 ,虽亵必以貌。”(《论语·乡党》)何谓“瞽” ?为什么孔子特别尊敬“瞽者” ?《论语》郑笺云 :“无目眸谓之‘瞽’ ,有目无眸子谓之‘瞍’ ,有目眸而无见谓之‘蒙’。”“蒙”、“瞽”、“瞍”统称为“瞽” ,即今所谓盲人。注疏曰 :“齐衰者 ,穿着孝服的人 ;冕衣裳者 ,大夫 ;瞽者 ,盲人。夫子见此三种人 ,虽少 ,坐则必起 ,行则必趋 ;…  相似文献   

9.
“贤贤易色”再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刊载《<论语>析疑三则》一文,其中一则为对《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一语的析疑。该文在对朱熹的解释“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以及杨伯峻以“易色”为“不重容貌”提出异议之后,表示同意王念孙对《广雅》“易,如也”所作疏证的说法,以为“贤贤易色”是打的比方,是说“爱好贤人如同好色一样”,且以为其意与《论语·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观点相同。朱熹和杨伯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性命说——由孔子到思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思是孔子之孙,又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可是子思言性命与孔子不同,倒与他身后的孟子接近。可以说子思的性命说违背了孔子,启发了孟子。孔子言性相近而已,孟子则大讲性善,变化不为小,其间子思起了大作用。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意谓孔子常讲如《诗》、《书》、《礼》、《乐》等属于硬件的东西;至于深层的,属于软件的东西,如性与天道的精义,孔子不讲。子贡所言可能属实,《论语》二十篇记孔子语至多,而记孔子言性者只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两句。《论语》记孔子言…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论语》:循“礼”、徙“义”而达到“仁”的境界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礼”、“义”、“仁”这三个重要概念,孔子的精神就是追求主体“已”如何通过严格的道德实践而达到心灵的崇高状态,也即在自觉地对“礼”、“义”道德规范(秩序)的遵循之中,实现“仁”的无限境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的这段自白很能  相似文献   

12.
《论语》之“论”作“伦理”解、圆通解、“选择”解、“讨论编次”解、“编纂”解都是不对的,而应当作“议”解。许慎《说文解字》释“论”为“议”。《论语》、《孔子家语》、孔安国《孔子家语后序》和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论”也应释为“议”。《论语》之“论”的动作实施者肯定是孔子,而不是此书之编者。与《论语》相同时期的其他著作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作“议”解的“论”字,“语”具有“言说”和“辩论”之义。《论语》书名之义就是:孔子的言论及其与弟子的辩论。  相似文献   

13.
竹书《民之父母》的中心主题,是关于统治者如何以“超越”的境界和方式治民平天下,成为“理想”之“民之父母”的论述,是儒家学说中以“《诗》教”的形式,宣扬儒家“崇高”道德伦理的代表作。分析可见,《民之父母》所反映的主体思想,与《论语》所体现的孔子学说有较大的差异,而与子思、孟子学说有更多的联系和相近之处。《民之父母》的成篇,当在与《孟子》和竹书《五行》等差相同时的战国中期,其间思想内容上的联系亦可说明。  相似文献   

14.
对于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怎样立志起信,孔子尤重"志于道""道前定"。"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有"守死善道"之心,才有"行笃敬"的踏实努力。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追求"学行天下",一生为"求道"努力。这在孔子弟子后学传述孔子学说,编辑《论语》时体现。《论语》体现的孔子之学、孔子的追求、孔子对待"人不知"的态度,都与孔子的人生主题相呼应。  相似文献   

15.
孔子道德学说的实践性要求很强。通过对《论语》一书中“为仁”诸说的分析,可以揭示其中直接或间接渗透着的谋求相应功利的内容,并进一步证明其“仁”学说的功利性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韩非子有关管仲遗言的论难张素贞《国文学报》管仲学术思想及其才智评估李勉《中国国学》论语“如其仁如其仁”意义的检辨郑力为《鹅湖》孔子究竟怎样评价管仲雷家骥《鹅湖》关于拙文“论语如其仁意义检辨”敬答雷家骥君郑力为《鹅湖》敬答郑君有关“如其仁”一文的答文雷家骥《鹅湖》管子思想与其新义孙斌《国立编译馆馆刊》齐桓公与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吕安《今日中国》管子的法治思想陈敏男《革命思想》关于拙文“如其仁意义检辨”再敬答雷家骥君郑力为《鹅湖》孔子究竟如何评价管仲黄兆强《鹅湖》与黄兆强君论孔子评管仲书雷家骥《…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丘(公元前五五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子。由孔子再传弟子编纂成书。该书比较全面地汇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伦理学著作。孔子的道德论以“仁”为核心,“仁”是孔子道德规范的极至。《论语》全书四百九十二章,一万二千七百字,言“仁”之处就有五十八章,“仁”字一百有五见.关于“仁”,孔子有许多规定和解释。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对樊迟问“仁”的回答:“仁者爱人”。但是如何去爱人呢?为此孔子又提出“礼”。他讲:“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认为,“仁”的实行必须在“礼”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必须按着礼的等级规范去爱人。“仁”和“礼”两者应紧密结合,不能分离,在一定的意义上守礼本身就是仁。  相似文献   

18.
<正> 仁是孔子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对它的理解、阐释和评价却歧异纷呈。比如,有人认为仁是:“忠恕之道”(刘节《唯仁论》),有人认为仁是一种:“牺牲自己为大众服务的精神”(郭沫若《十批判书》),有人认为仁是:“君子的属性”(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也有人认为仁的阶级实质乃在:“克己复礼”。如此等等。虽然见解不同,但都是依据孔子本人的解释。因为在《论语》中,仁这个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颜回问仁,樊迟问仁,仲弓问仁,子张问仁,他们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同的,至于孔子针对不同情况对仁  相似文献   

19.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义利问题多有论述且影响深远。孔子说 :“礼以行义 ,义以生利 ,利以平民 ,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二年》)因此 ,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 ,首先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 ,要做到“见利思义” ,如果符合义 ,那就可以获取 ,“义然后取” (《论语·宪问》)。如果不合义 ,即使能使人富贵的大利 ,也不应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当然 ,人不能不要利 ,但手段要合于义。他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中道与道统我中华文化,其基本精神,就是中道。中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传的道统。《论语》载:尧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据此,则知尧之命舜,舜之命禹,其要只在“允执其中”一句。其后伪古文尚书《大禹谟》,载舜命禹之辞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即后世所谓“十六字心传”。此十六字仍归重于“允执厥中”一句。《中庸》引孔子之言,称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