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消极身体意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情绪体验、体重控制策略、饮食失调和社会生活五个方面; 并且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BMI)、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同伴和大众媒体)和心理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1)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完善青少年身体意象发展的理论模型; (2) 考察社交媒体等新兴因素的作用; (3) 阐明青少年在加工身体相关信息时的认知特点; (4) 推进中国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积极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接纳和独特性与功能性的欣赏,以及对身体评价信息的积极加工与保护,对个体具有内外增益的作用。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以及身体意象的操作性定义为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积极身体意象受到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等生物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与内感受等心理因素以及重要他人、大众媒体及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身体认知、情绪体验及行为调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身体质量指数、神经质及感知来自重要他人和大众媒体的压力具有凸显性,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积极身体意象的影响大于生物因素。同时,功能性聚焦干预和基于自我同情的干预成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两种提升策略,前者的有效性更强,而后者的应用与推广更具优势。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交叉理论,丰富积极身体意象的理论模型,探究其发展特点与发生机制,优化提升策略的内容与适用性并注意家庭因素的防治作用,助推积极身体意象的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认知加工偏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  冯文峰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8,40(7):809-818
基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理论,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的实验范式,探讨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偏好。研究1考察胖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胖相关的身体信息词加工偏好,结果表明,加工胖身体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快,对胖消极和隐喻词偏好量大于积极词。研究2考察瘦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瘦相关的身体信息词的加工偏好,发现对瘦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显著比对照组更快,但对瘦积极词、消极词、隐喻词、形似词编码的偏好量不存在差异。结果支持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指导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4.
肥胖谈论是一种关于身体外貌交流的社会现象,特别是指女性之间关于体型、体重和饮食习惯等自我贬损的谈话。通常认为女性通过肥胖谈论中的自我贬损,能够获得他人的安慰、支持以及印象管理等积极效果,但是研究表明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饮食失调、情绪等存在消极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增加对肥胖谈论的纵向研究,进一步探究肥胖谈论的影响作用,扩展完善肥胖谈论的标准性操作。  相似文献   

5.
寇慧  苏艳华  罗小春  陈红 《心理学报》2015,47(10):1213-1222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 以相貌词(积极和消极)为刺激材料, 实验中积极相貌词?中性词、消极相貌词?中性词、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以及中性词?中性词配对呈现, 考察了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相貌词的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眼动数据的结果发现, 在积极相貌词?中性词和消极相貌词?中性词条件下, 与控制组相比,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的首视点更频繁地指向消极相貌词, 对消极相貌词探测速度更快, 并且首视点维持在此类词语上的时间更长, 但未发现总体的注视时间偏向; 与积极相貌相比较时,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呈现与上述相同的结果, 此时的注意模式为警觉?脱离困难。此外,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的女性还表现出对积极相貌词的减速探测偏向。行为证据进一步显示,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在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配对条件下,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也表现出注意脱离困难。以上结果表明,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表现出警觉?脱离困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6.
积极的德性自我意象是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重要心理前提。为探讨大学生德性自我意象的现状和特点,采用德性自我意象量表调查了85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德性自我意象整体状况良好;在德性自我意象内容上大学生存在"三高二低"即敏感性、情感性、价值性三项上发展较好,清晰性、操作性两项上发展较弱的情况,在敏感性上女大学生高于男生,在情感性上男大学生高于女生,在清晰性、敏感性、情感性上大四学生相对较低;在德性自我意象的内在认同程度上,大三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高、工科大学生比其它学科学生更高。  相似文献   

7.
江沂芯  陈红 《心理科学》2005,(6):1462-1469
采用点探测任务和再认任务探讨高低自我客体化女性对积极身体词和消极身体词的注意和记忆偏向,探讨自我客体化女性的糟糕任务表现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高自我客体化女性对积极身体词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对积极身体词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低自我客体化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自我客体化女性存在对身体线索的注意和记忆偏向,说明自我客体化使女性对身体相关信息分配了更多的认知资源,会妨碍任务表现。  相似文献   

8.
江沂芯  陈红 《心理科学》2019,(6):1462-1469
采用点探测任务和再认任务探讨高低自我客体化女性对积极身体词和消极身体词的注意和记忆偏向,探讨自我客体化女性的糟糕任务表现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高自我客体化女性对积极身体词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对积极身体词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低自我客体化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自我客体化女性存在对身体线索的注意和记忆偏向,说明自我客体化使女性对身体相关信息分配了更多的认知资源,会妨碍任务表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自我提升领域问卷考察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并探讨自我提升与同伴接纳和友谊状况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在个体领域和人际领域(除道德行为维度)表现出自我提升倾向。(2)男生比女生、初中生比高中生表现更强的自我提升倾向。(3)同伴接纳度低的中学生身体与运动技能和一般认知能力维度自我提升程度较高,互选好朋友数量较少的中学生一般认知能力、个体心理特质、人际心理特质和道德行为维度的自我提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身体活动心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和《国际身体活动问卷》对湖北省9所高校的3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不同锻炼行为理论模型对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的影响进行比较得出,影响大学生闲暇时间身体活动水平的主要心理影响因素是行为习惯、目标态度、结果评价、情感体验、社会支持、自我认同、行为态度、行为意向这8个因素;并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以及学校类型几个方面对湖北省大学生身体活动心理因素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SWB和PWB:两种幸福感取向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对1000名高校在读学生进行调查。对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量表的整体结构效度较好,仅有一个题目所属的维度需要调整。采用结构方程全模型技术对心理幸福感的环境掌控和自我接纳两个维度和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掌控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自我接纳对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另外,积极情感还是自我接纳与生活满意度的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12.
采用2(自尊水平:高/低)×2(信息效价:积极/消极)×2(实验情境:不限时间/限制时间)混合设计探讨了307名不同自尊大学生记忆偏好的发生机制。结果发现:(1)不限加工时间时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强的积极记忆偏好,但这种个体间差异在加工时间受限(500ms)时消失;(2)加工时间受限时,高低自尊者都有相对于消极信息的积极信息记忆偏好。这提示高自尊者在意识层面上更积极的记忆偏好很可能是采用自我增强策略的结果,而在无意识自动化水平上高低自尊者都更多加工积极自我信息。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黄希庭  陈红  符明秋  曾向 《心理科学》2002,25(3):260-264
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含五个因素:相貌特征、运动特征、身体特征、性特征和负面特征。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我在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对自己在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上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的满意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有越多的不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对2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上,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呈现出双性化发展的趋势;(2)母亲干涉保护,身体自我的力量、体育活动和自尊对男生的男性气质影响显著,而母亲温暖理解和身体自我的灵活对男生的女性气质影响显著;(3)身体自我的自尊会促进女生的男性气质特点,身体自我的力量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负向作用,身体自我的外表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梁毅  陈红  邱江  高笑  赵婷婷 《心理学报》2008,40(8):913-91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大学生)对胖-瘦两类身体图片进行再认时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正常女大学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在750~800ms的时间窗口内,“胖图”比“瘦图”诱发出一个更正的ERP波形,差异波的地形图显示该正成分在中前部有更强的激活。进一步对差异波作偶极子溯源分析,结果发现,该正成分主要起源于右侧枕叶附近。这似乎表明,右侧枕叶的激活与身体自我信息的出现有关,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的体验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身体自尊是如何随年代变化的呢?研究对2004年至2016年107篇使用身体自尊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研究,涉及大学生30738名。结果显示:(1)我国大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年代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2)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都有了一定提升;(3)男生在身体自尊各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0.2~0.3个标准差,显示出了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水平上的性别差异;(4)从大学生整个群体来看,经济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与大学生身体自尊具有显著相关,而从不同性别群体来看,经济因素与人口压力对于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上海市1362名大学生为被试,编制了大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并分析了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鉴大学生学习成功感的有效工具;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成功感量表包括:与学习本身有关的积极情感、与他人有关的积极情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四个因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成功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学习成功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成功感也有显著差异,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成功感比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成功感高.  相似文献   

18.
身体自我是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它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意象)、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满意度和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三个方面。女性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关系密切,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未来研究应明确着装的暴露度与合身度的影响,探究服装选择行为的理论和机制,重视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调节因素,并加强实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已有负面身体自我个体注意偏好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即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可能存在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的假设。共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实验1a采用线索范式研究高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词语的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线索目标SOA为300ms,实验1b采用同样的实验范式,只是将实验材料变为更具直接意义的身体轮廓图。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支持实验假设,但是未能排除反应准备和线索对目标产生掩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2在身体和花瓶轮廓图周围呈现字母,要求被试对字母进行辨认,对被试的注意维持成分进行直接的测量。结果验证了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轮廓图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综合几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差成分是注意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293名年龄在60-97岁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老年人的身体自我量表,包含六个因素:运动特征、相貌特征、功能特征、身材特征,性特征,行为特征。检验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严格平行模型的信度系数及两个效标,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老年人身体自我特征分析表明,研究中,老年人在总体上对身体较满意,且不存在性别、年龄和体型指数的差异。但在身材特征上,存在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性别和体形指数的交互作用,性别、年龄和体形指数三者的交互作用。其它五个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年龄和体形指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