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也是全世界关注的卫生问题。从患者安全涉及的用药安全、院内感染、手术并发症、输血安全、器械安全和不良事件上报等几个方面,分析现状和问题,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缺乏、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患者安全意识不足是患者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患者安全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教育培训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患者安全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对影响患者安全行为进行医院内部追责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美国法律体系中医疗责任承担方式的演进规律,结合对我国医事法律责任的梳理,明确依据主诊医师负责制对影响患者安全行为进行内部追责具有可行性,且能够兼顾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不惩罚原则",起到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但应注意,国内医疗机构引入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同时,不应削弱我国传统质控制度对患者安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医疗差错处理中的"责备文化"不利于及时识别和纠正医疗安全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乃至影响医学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当学习美国的公开揭露机制,将对待医疗差错的理念从"风险管理"转换为"患者安全",倡导引入公开揭露机制作为创新医患纠纷和解、调解解决机制的契机,通过确立无过失补偿制度来分担医疗风险,加强对医疗差错监督与管理的制度建设,以建立保障患者了解伤害事实的权益与维护医疗专业自主性的医患纠纷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患者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国家近年来极为重视的问题,对全球而言,具有改善卫生保健安全的重要意义.开展"患者参与的患者安全教育、促进医疗质量的改进",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启动的一项全球性重要工作.面对患者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该促进转变观念:孵化患者安全文化,认识患者在患者安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医-患联盟,共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促进医患和谐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三方远程医疗模式的理性思考,阐述了不同主体视角下第三方远程医疗模式面临的伦理困境:患者面临知情权与诊疗需求的冲突,隐私权保护等伦理问题;第三方远程平台视角下,面临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冲突;求诊端医生面临患者的质疑,患者生命健康与自身利益保护的伦理困境;远程端医生面临推卸责任以及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冲突的伦理问题。进而提出加强规划和宣传,明晰权利义务;规范平台准入和医疗责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解决医疗伦理问题的常设机构,健全医疗伦理监察制度等建议,以期推动远程医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瑞典医疗无过失补偿制度是独立于医务人员过失的惩戒系统,这种"不究责"的责任形态具有解除医师后顾之忧和维护患者安全之功效。在分析了该制度所具有的社会保险属性、与诉讼制度并存、改善医患关系和提升患者安全等特点之后,提出此项制度对我国医疗资讯透明化、建立我国医疗损害救济制度和非讼化解决医疗纠纷三方面的启示,以期有利于我国从源头去除"可能"产生医疗伤害的医疗错误,并适当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下降,已逐步演变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探索如何应对困境中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如何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一问题出发,简要分析了国内医患关系的现状,最后在分析影响当前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今后改善医患关系可能的途径。从转变医院服务观念、加强文化建设、医联体发展、建设"大门诊"、加强住院主诊负责制、绩效管理、患者文化安全以及非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患者安全已成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广大患者对健康要求日益增加、维权意识逐步提高的今天,手术室患者安全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本文从我国手术室患者安全的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的相关因素,找出了适合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最后对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医疗以其方便快捷,患者足不出门便可得到一流的医院、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医疗服务等,这些深受患者青睐。网络医疗对医学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网络医疗在其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网络医疗在改变传统医患关系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保障患者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改变等新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网络医疗健康发展,对医患合法权利保护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安全的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亲子依恋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在发展系统理论及依恋理论指导下,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不良同伴交往对上述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不良同伴交往问卷以及亲社会行为问卷对737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后,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表明,不良同伴交往调节了"亲子依恋→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的前半段,即当初中生的不良同伴交往偏多时,亲子依恋对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减弱。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心理资本,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但是,较高的不良同伴交往会阻碍亲子依恋积极作用的发挥。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个人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医学罔顾主体深层危机和机制缺损,正危险地迎合着"造美风潮",从而使整形美容医学不断走向极端化,很值得理论医学界及时反思.医学应当履行"解社会之痛"之使命,而不能满足于"搔社会之瘁"."人工美女"的横空出世,是商业化炒作和恶俗化的医疗技术相结合的"尤物",是对医学核心价值体系的恣肆扭曲和嘲弄,更会引起哲学上的困惑和招致重大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的理念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纵观20世纪医疗服务的发展历程,医疗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目前,以“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因此,在阐述医疗服务模式变革与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新的理念、新的认识,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将不断地改善与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医学“交叉学科”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医学交叉学科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医学没有交叉学科作支撑,很难成为实实在在的医学,也很难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医学交叉学科的内涵、主要交叉形式;分析了医学交叉学科出现的意义以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诸多原因。目的在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学研究过程中对医学交叉学科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ICU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重病医学从简单的监测与护理到当今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危重病医学理论、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救治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ICU的建立和发展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危重病医学的贡献在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使许多过去认为已无法救治的危重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其生存时间。从ICU的形成、危重病医学学科建设、我国ICU队伍的建设到现阶段ICU的发展过程作简要阐述,并着重指出今后ICU发展中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如ICU收治标准、住院费用、病人安全性,旨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ICU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教学理念:比利时基础医学教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比利时是欧洲医学教育的发达国家之一。基础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中的基石阶段。比利时的基础教育有着浓厚的本国特点。通过从学科融合、教师行为、学生角色及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比利时基础医学教学的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临床难题。控制医院感染,仅仅通过专职管理人员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通过宏观调控与微观干预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医院真正重视医院感染,变“要我控制医院感染”为“我要控制医院感染”,使医务人员变“被动接受感染控制”为“主动参与感染控制”,促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published 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 in November 1999. The report focused public attention on the errors that occur within the medical system that cause death and harm to patients. It outlined a series of changes for health care that are aimed at reducing these errors by 50 percent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blem of medical mistakes historically. It documents how leg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trends during the years 1890-1934 intersected to effect the reporting of mistakes in the subspecialty of neurosurgery. At the start of this timeframe, mistakes were reported openly in journal articles as an educational tool. By its end, however, mistakes had gone "underground" and were buried amid a more objective, scientific reporting system. Using th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s a baselin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re-examining the IOM's suggestions for change and comments on what they mean for the culture of medicine.  相似文献   

18.
Digital medicine is a medical treatment that combines technology with drug delivery. The promises of this combination are continuous and remote monitoring, better disease management, self-tracking, self-management of diseases, and improved treatment adherence. These devices pose ethical challenges for patients, providers,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of medicine. For patients, having both informed consent and a user agreement raises questions of understanding for autonomy and informed consent, therapeutic misconception, external influences on decision making, confidentiality and privacy, and device dependability. For providers, digital medicine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where trust can be verified, clinicians can be monitored, expectations must be managed, and new liability risks may be assumed. Other ethical questions include direct third-party monitoring of health treatment, affordability, and planning for adverse events in the case of device malfunction. This article seeks to lay out the ethical landscap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devices in patient care.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循证医学是90 年代诞生的新兴医学科学。其要点是将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为临床医疗实践、科研、卫生决策和医学教育提供可靠的科学证据。在发达国家的运用表明它已经对临床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将继续在临床医学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莎莎  李小兵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570-2585
大量研究表明冥想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与幸福感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 飞速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却严重忽略了对其安全性的考察。目前, 我们对冥想各群体(临床人群、修行人、正念冥想指导者、普通练习者及大学生等)不良反应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发生与转化机制等都知之甚少, 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 这是迫切需要研究者和实践者重视和严肃对待的伦理问题。国外研究表明, 总体而言, 冥想不良反应率为8.3%, 表现在认知、感知觉、情感、躯体化、意志、自我意识与社会功能等7方面内容的不适或改变, 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意念与行为; 冥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练习者、练习、关系及健康行为等4方面的内容。中国文化下本土化研究的开展以及冥想指导者胜任力等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分解设计、纵向设计与个人中心取向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