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纵观中国古代史,鲜有关于女性画家的记载,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女性自身的问题,如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不自信;还有社会原因,在男权社会,女性一切都以男性为中心,没有独立的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地位。最终,在漫长的历史当中,许多杰出的女性画家都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甚至可以说女性绘画就一直"缺席"于中国绘画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记载女性的资料寥寥无几,更难找到关于女性画家的资料和记载。对于女性画家,在三国时期画史上有山水画出自吴王后赵夫人之手的记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女性因其薄弱的主体意识以及社会地位的沦落,使得中国女性绘画在整个绘画史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现在,女性绘画宣布自己独立存在并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争取发挥自身最大的艺术潜力,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感性思维凸显出女性艺术的独立价值,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绘画之所以能够实现现代性的转换,其实是由中国绘画的特质所决定的.唐代张璨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主张表明了绘画是画家审美意象的结晶,是心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罗来兵 《美与时代》2013,(12):98-98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从夏商的岩画和壁画、春秋战国的帛画再到后面所具体形成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显示了中国在绘画史上巨大的成就。绘画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后面经过无数优秀画家的尝试把这两种画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兼工带写的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画家和作品,尽管现在西洋绘画的冲击很厉害,中国的绘画以他独特的风格在世界的绘画领域保持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绘画中包含较多的优秀人文精神,因此其是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介。要想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应挖掘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文精神,将此作为欣赏传统绘画作品的立足点,感受画家的品性与精神。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文精神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史进行简单介绍,并基于中华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池海营 《美与时代》2023,(4):126-128
雅集题材绘画作为传统美术史中一种独特的创作图式,其画面内容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与较大的艺术研究价值,受到了历代文人和画家的青睐。明代雅集题材绘画无论是雅集图,还是博古图,抑或是岁朝图与清供图,在图式题材与表现技法上,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趣,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较大的现实意义。研究这一时期雅集题材绘画的图式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画家及其艺术作品日益关注,使女性绘画研究成为美术史学科领域的一项新内容。古代女性画家多集中在妓女、姬侍、闺秀等人群中,因此为历史上女性画家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本文以明末清初秦淮名妓马守真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绘画题材为主线,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客观评述,以期获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艺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张璐 《美与时代》2016,(10):18-19
绘画流派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画派从晋唐、五代、两宋至明清,再至现代,其形成、发展、消失都离不开时代精神文化,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画派的差异较大。但由于画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观众的审美趣味等原因,使得中西方画派中某些画家或有相同的审美追求,或有类似的创作主张,其作品也或有气质的相似,或有表现手法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线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视觉语言,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技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从最初的描摹自然,到后期的写意、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味与要求。围绕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审美与发展展开研究,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历史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特点,并从线的观物取象和写形、线的写意、线的写神和形神兼备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西方艺术用科学的焦点透视自然,中国画家则以散漫的自由精神意识和主观散点透视,探求大自然神韵,追求物我境界.线条是东西方原始美术共用的造型手段.随着历史发展,西方艺术家不断地追求空间感、体积感,在色彩渲染方面寻求表现力,而中国画则进一步拓展线墨的艺术张力,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画家的视角,研究、分析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从中可以看到,画院开明的政策、有效的制度,尤其是兴办"画学"所形成的新的教育思想,把北宋绘画推向我国绘画史上迈绝前代的巅峰。它对中国画民族风格的形成、"写实"技法的完善以及中国画"诗化"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宫廷画家为迎合帝王的旨趣而创作,也是限制绘画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何琪 《美与时代》2016,(9):70-71
超现实主义绘画营造了一个个深刻玄妙的"梦境",在战乱年代超现实主义画家以此梦境逃离残酷现实,而在数字时代,超现实主义绘画深受媒介创造的集体记忆影响,本文以达米安·洛布为例,具体分析其四个创作阶段的画面叙事手法和历史脉络,探寻其创作过程中与媒介景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吴涛 《中国宗教》2020,(4):70-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天主教开始绘画中国化运动。其中,以陈缘督为代表的辅仁大学美术系的画家团体堪称这次运动的"主力军":他们尝试运用中国化的表现形式,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后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天主教绘画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的男权意识对女性所施加的影响,以及男女在心理和生理层面存在的差异,中国女性油画艺术在语言表述方式上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男性的特点——女性艺术家大多选择了象征与隐喻的绘画语言表述方式,语言形式显得较为隐晦,其作品呈现出比较含蓄并略显压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风俗画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上层阶级出于"礼失而求诸野"、粉饰太平的目的,同中下层百姓在物质要求得到一定满足时转向对文化艺术欣赏需求的大文化氛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以其自身观照社会民风民俗的绘画内容和丰富的绘画风格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个社会在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对一般历史的记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风俗画给我们提供了不同于文字记录的直观的了解历史和社会风貌的途径,同时也在艺术绘画史上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表现范围和表现能力,成为最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欣赏和审美需求的绘画形式。而风俗画创作内容的社会性、人民性正是当今绘画创作发展的方向之一。画家们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关注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用更加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去记录这些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化,营造一个更加绚烂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化让世人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丁芳 《美与时代》2023,(3):54-56
写意就是写“我”之意,是画家借助绘画创作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工笔花鸟画是传统中国画中历史最为久远的绘画形式之一,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广受人们的认可。工笔花鸟画中承载了丰富的写意性特点,画家们也正是通过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意性来表现自然,从而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感。介绍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的基本概念,研究写意性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具体展现,探索工笔花鸟画写意之新变,旨在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在理论层面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塞尚、梵高、高更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处在绘画历史最辉煌的地位,他们受人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创作了开创20世纪绘画先河的作品,更重要是他们非凡的人生经历,在绘画中体现出自身对生命的呼唤,挖掘绘画的本质意义,达到人、画合一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绘画线条的哲学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它以线条作为绘画造韵、造意的基本要素和手段,这来自于中国哲学对"意"和"象"的深入解释.它把空间的点线分布和时序性的笔墨流程统一在画家的心灵感悟和自然表现的天人合一中.  相似文献   

19.
写实绘画的描写来自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一步一步加强了对客观真实的探知。同时,人文、价值、情感等由人的成长而建立的主观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人对真实的感受。画家们由此出发,利用人感受万物的知觉,在二维平面“欺骗”观者的知觉,以达成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而画家不同的观察方式又影响着其绘画方式,因此呈现出写实绘画史上群星璀璨的作品。从客观与主观的视角,揭示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方式,也在美学方面探讨写实绘画的艺术价值,相信写实绘画对真实的追求,无论是在过去、当今,还是未来,都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已达全面成熟,产生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各画家和优秀作品.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叉互相影响、吸收、渗透.笔墨技法有了明显的改进,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南宋梁楷的减笔人物画作品.义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义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把真实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画面,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