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不仅是从其早年的神学思想中发展出来的①,而且在整个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中,宗教哲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黑格尔宗教哲学的最终使命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论证理性与信仰、知识与宗教的同一性,从而把哲学与神学统一起来。本文将对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理论起点、理性基础和逻辑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市民社会的典型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有两重意境,一般唯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这使它成为显性的概念拜物教与隐性的资本拜物教的形而上学耦合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不能只在一重意境中进行,必须同时反对一般唯心主义与物化意识,既要反对概念拜物教,又要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是全面、深刻、总体性的超越.既要超越哲学,又要超越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在于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黑格尔哲学的最基本的命题。这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黑格尔正是通过这个命题在他的极端保守的哲学中隐藏革命,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刚刚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要求。 在一些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论著中,作者们一般都正确地指出了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是在他批判康德的二元论、不可知论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彻底的唯心论的一元论,同时也包含着辩  相似文献   

4.
这里译出的是G.施梯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辩证法》(柏林科学院出版社1964年)第六章。作者首先就《精神现象学》的“感性确定性”和“主人与奴隶”讨论了黑格尔关于对立面转化的学说,然后谈到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如何继承了这一学说,最后解释了对立面转化的昔干方面。作者只说黑格尔关于对立面转化的学说是唯心主义的,而没有指出它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根本对立;作者只谈黑格尔的这个学说的伟大贡献,而没有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学说的唯心主义与矛盾调和论的批判;作者只是抽象地谈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没有说出这种转化是经过斗争实现的,在阶级斗争中就是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作者甚至于说什么“关于对立面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没有任何成熟的理论”,贬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倪剑青 《哲学研究》2012,(11):70-77,129
##正##黑格尔哲学将自己标识为绝对唯心主义,而"绝对"概念乃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绝对"这个概念并未得到过真正的澄清。不仅黑格尔本人对此语焉不详,而且他似乎有意避免对"绝对"这个最为关键的概念作出清晰的说明。这样做可以被认为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没有一种说明能够让自己达到绝对的高度与深度。(参见海德格尔,第135-136页)但对研究者而言,则有不可推卸的责  相似文献   

6.
本文打算谈谈对德国古典哲学思辨性的理解,以及哲学的抽象理论思维的功能。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思辨性而著称,这是当今中外学者的共同看法;但是应如何理解其“思辨性”,如何评价这种“思辨性的”哲学,意见就很不相同了。有人往往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和唯心主义的神秘性完全等同起来,并加以批判和反对,我认为,这种意见是片面的。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唯心主义发展的顶峰,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里主要以黑格尔为例,对此问题作一点解剖。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评介的是阿斯穆斯为《哲学百科全书》第5卷撰写的费希特词条.在这个相当长的条目中,他一如既往,阐述了知识学从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演变,阐述了费希特的认识论从强调理智直观到绝对唯理论的演变.以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个性解放为背景,他揭示了费希特哲学的真谛,指出“自我概念,它所设定的活动概念以及由这种活动产生的各个原则的辩证发展是费希特哲学的中心”(第374页).作者对于自我的能动性和发展的学说,对于对立面不断产生又不断得到综合统一的范畴推演方法,都有言简意赅的述评,而且指明了它们对早期谢林、黑格尔以及浪漫派发生的巨大影响,高度评价了它们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作者的分析是十分细致的.例如,在谈到黑格尔对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和谢林都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谢林的思想联系是不容忽视的。黑格尔起初还是一个谢林的追随者。黑格尔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为谢林辩护的,这篇作品题为《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著作中,黑格尔完全站在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不过,黑格尔很快就超出了谢林哲学,创立了自己的唯心辩证法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同谢林哲学的彻底  相似文献   

9.
周礼全先生的“論概念發展的两个主要的阶段”一文原發表于一九五六年的哲学研究第三,第四期上,現巳由科学出版社集印成書,大量發行了。作者在这洋洋六、七万言的著作里,企圖結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及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对于概念的理論来闡明概念的發展問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事与願违,作者并沒有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作者通过这一本書,竟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关于概念理論的唯物主义与合理內核的观点,而宣揚了他們的唯心主义观点,作者在該書中,甚至曲解了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关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要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不能仅停留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纯原则及纯理性的方面,还应从黑格尔本人对思辨理性及辩证法的实际运用来看待它。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与辩证法是不可分离的,通过辩证法,黑格尔克服了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并使唯心主义的一般理想和基督教信仰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