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经过10年的实施,已取得巨大成果。该计划将显著改变医疗科学,同时也潜伏着新的危险。随着HGP的发展,人类社会在基因检查、药物基因组研究及基因治疗等三大应用领域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在将HGP成果应用于人类社会时,我们必须及时考虑和解决所涉及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等问题,从而使HGP成果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战:基因抢夺战(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纪之战:基因抢夺战(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方福德HGP的诞生可以说是科学和民主的胜利的具体体现。想当初,围绕HGP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两派科学家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大辩论,有的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参加辩论者大多为科学界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关于遗传研究正当行为的声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0年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HGP),其具体目的是鉴定所有人类基因和将整个基因组排序。在未来15年完成HGP,将为生物学和医学提供一本原始资料。然而,在这个时间框架内,所有基因的功能,单个基因或基因协调一致的功能,还不会知...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是现代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任何一次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都会对流行病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 ,流行病学与其他不同的学科互相融合 ,逐步形成不同的分支 ,如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移民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等 ,反过来这些学科又促进了流行病学的发展。而今HGP的飞跃发展对流行病学同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1 HGP与遗传流行病学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对人类遗传疾病认识的提高 ,遗传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应运而生并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科学发展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生(沈阳110003)李树义导师孙开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iect,以下简称HGP)是当代生命科学领域一项最引人注目的跨世纪巨大工程,被誉为“人体阿波罗计划”。其目标是用15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从细菌到人类 ,当细胞受到热应激时可激发热休克反应 (Heatshockresponse) ,也称为应激反应 ,诱导产生一组高度保守、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家族 ,称为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s ,HSPs) ,已知有 5大HSPs家族 :HSP110、HSP90、HSP70、HSP6 0及小分子量HSP家族[1] 。1 HSPs干扰胚胎发育先天性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紊乱而出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大量的体内 /体外实验表明 ,高温等各种致畸原可诱导多种动物发生先天性畸形 ,如神经管未闭、小脑、露脑、小眼等[2 ] 。畸形…  相似文献   

7.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医学与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发展中将起主导作用。基因组学将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结构-功能-应用”研究中发挥其观念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以解决医学科学中的相关问题。基因组学研究需要人文翔,包括关心其伦理问题、法律和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安全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MicrobialGenomeProject,MGP)是对微生物全基因组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以阐明微生物的完整生物学功能。该研究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后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重大事件 ,Science杂志于 1997年、1998年两年将其评为年度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目前在此领域的研究需要从传统微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向分子微生物学的思维方式转变。主要包括类比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对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极为重要 ,本文就此谈点认识。1 类比法1.1 通过已有的数据库同源性搜索鉴定毒力基因。这些数据库包括…  相似文献   

9.
结构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划分,割裂了"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实践上容易造成结构基因组学大功告成的误解."后基因时代"的提法,在科研思维方式上还容易误导人们追新逐热,急功近利.这种提法也是医药企业追逐商业利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应激对大鼠行为和部分脑区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以旷场试验法测定动物在急、慢性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时的行为变化,以快速断头冷冻匀浆法,用HITACHI-835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应激各期视皮层、海马、下丘脑、小脑谷氨酸含量。并对正常动物经侧脑室微量注射L-AP4后观察行为变化。结果显示,急性应激期动物行为活动增加,慢性应激期减少:应激时,大鼠部分脑区的谷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期呈显著性差异;侧脑室微量注射L-AP4提示行为活动减弱可能与脑内Glu系统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肿瘤生物治疗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 ,肿瘤生物治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 ,直到当今科学技术 ,尤其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 ,肿瘤的发病率不见降低 ,其死亡率在疾病致死原因中无以伦比。这难道不值得肿瘤临床和基础科技工作者深思吗 ?甚至需要全社会和全人类共同关注并参与以征服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恶魔。回顾肿瘤生物治疗的发展历程 ,深刻认识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至关重要 ,浅析实现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对生物治疗的促进作用 ,以期抛砖引玉。1 肿瘤生物治疗的概况我国医学史上 17世纪以前就有“扶正祛邪”的肿瘤治则 ,并且有很多相应的肿瘤治疗药方。这可…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与毁灭--HGP技术发展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是 1 985年由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 ,并于 1 990年 1 0月正式实施的为期 1 5年耗资 30亿美元的宏伟工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基因图谱、物理图谱、DNA序列 ,基因图谱和物理图谱又统称为基因组图谱。随着 2 0 0 0年 6月 2 6日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 ,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走向后人类基因组时代 ,也即对基因组功能活动的研究 ,或者说 :“从基因组到蛋白质”。[1] 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它是人类对自身的一次深刻的全方位的认识 ,它的巨大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为这项科学成…  相似文献   

13.
HGP和中国HG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张图”上: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和序列图谱。结构基因组学时代正向功能基因组学时代过渡,新时代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吸收和借鉴国外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采用的最新技术和方法,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 (CHD)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都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虽然二者发病机制不同 ,临床表现各异 ,但自 70年代以来二病并存于老年人的现象逐渐多见 ,并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 ,有关CHD合并COPD的研究渐多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二病并存于老年患者时发病隐蔽 ,表现不典型 ,使诊断不易 ;更重要的是CHD和COPD在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矛盾。正因如此 ,老年CHD合并COPD的治疗有必要运用哲学思维。1 治疗的整体观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 ,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的心脏病 ,…  相似文献   

15.
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型行为(TABP)从被提出到80年代期间,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易患冠心病(CHD)的行为模式。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然而80年代以来,反对此观点的研究不断出现,由此在TABP与CHD是否相关的问题上引起很大争论。通过回顾前人文献可以看出,对TABP成分的认识不一致、缺乏对核心本质的认识及测量方法的差异是造成矛盾结果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综述了近几年研究者对TABP的新的认识和研究思路,即不再把TABP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而是转向于其内部的具体行为特点及其所形成的维度,以多维分化和动力学的观点来研究它们与CHD的关系。本文以这种新的研究思路为基础,对未来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张透支的支票 ?  如果让时光倒退 12年 ,人们可能无论如何也难以想到 :1990年摆在美国国会议员们案头上那份不怎么起眼的“计划” ,有朝一日会“洛阳纸贵” ,成为整个 2 0世纪 90年代国际生命科学界向世界展示的“最大卖点” ,甚至在新世纪降临后 ,聚焦了全世界公众的眼球。  这就是被称之为生命“登月工程”斥资 30亿美金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roject,HGP)。  这个由中美英法日德参与的国际合作计划 ,主要任务就是确定人体 2 3对 4 6条染色体 32亿个碱基对的准确排序 ,并且绘制…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 0 0 1年 2月迎来了它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1] !它公布了覆盖人类基因组 97%的基因序列 ,并提示仅有 3- 4万个基因编码蛋白质。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碱基序列 ,如何破译全部遗传信息、解码生命的奥秘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任务。结构基因组学正向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过渡 ,研究重点变为从整体水平上探讨基因组动态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解释人类生命现象何以如此复杂多变。1  2 1世纪的生命科学是蛋白质组学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简直是在倾听他人——为哲学家伽达默尔逝世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得到消息 ,哲学家H _G 伽达默尔 (Hans_GeorgGadamer)逝世了。他于 1 90 0年2月 1 1日生于马堡 ,2 0 0 2年 3月 1 3日在海德堡去世 ,一个超常的生命完结了。他的学生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国际文学界向这位令人敬佩的德国哲学最后的伟人鞠躬。这不是提出一个世纪结束的时候。数十年来 ,从这个时代德国最富影响力的哲学家身上产生出来的影响 ,是多方面的 ,于今已经耗尽了。无人能够通观这种成就 ,但是 ,某人今天要说 ,伽达默尔 ,这是他的世纪 ,在思想中把握的世纪。这首先意味着 ,他直接地结识了一切关键的思想流派 ,在其…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胃癌前病变与细胞增殖、凋亡11 胃癌前病变与细胞增殖胃癌前病变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即胃粘膜的异型增生(AH)和肠上皮化生(IM),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消化性溃疡(PU)。研究业已表明,胃癌前病变胃粘膜细胞增殖过度[1]。测定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程度的方法很多,肿瘤细胞动力学的研究为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的早期诊断及进展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生物信息。细胞增殖加快时,分裂细胞数、DNA复制增加,这不仅增加了自身DNA复制错误(自发突变)的机会,使这种复制错误变为固…  相似文献   

20.
王吉  许世彤  区英琦 《心理学报》1994,27(3):300-304
用高频电脉冲刺激大鼠乳头体(MB),可一过性抑制由刺激穿通纤维(PP)诱发的海马齿状回(DG)群体锋电位(PS)。训练作业前先刺激MB,导致DG的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LDLTP)的形成显著延缓,相应地延缓了条件性饮水反应的建立。电刺激MB对PP─DGPS的这种抑制作用在训练所产生的PS增大达最高水平时显著减弱,刺激MB对LDLTP的保持及相应地对条件反应的巩固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MB对DGLDLTP的形成有抑制性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