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下设计中,"留白"这一表现手法具有重要的地位。"留白"并不是"虚无"和"空洞",而是一个能给受众带来无尽回味与想象的美的存在,它以减法的方式给人以简约的意境美,明确且充分地将设计作品的形象和精神等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的神韵在于其超越了画面中纯粹的"白",而具有一种无穷的意味,从而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留白",不让画面失去平衡,就要求设计师不断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设计内涵。"留白"不仅是设计,也是生活;"留白"的美不仅是设计的美,也是生活的美。当下设计师只有运用好"留白"这一手法,才能不断丰富受众对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以留白在书法艺术中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书法中的线条、单字和章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留白”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只有重视书法创作中的“黑”和“白”的和谐统一,创造包含创作者思想情感的意境,才能真正给予欣赏者以美的享受。一、书法艺术中留白的美学价值我国的书法艺术,在黑与白两种色调之间。书家挥毫落纸,不仅生成了黑色部分,也诞生了白色部分。“黑”即是书家用墨的结果,此“白”即古人对空白的处理也叫作“留白”。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希声,养心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有一种处事方法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  相似文献   

4.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画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艺术也不断发展,这使得"留白"不再仅存于中国画之中。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为寻求中西融合,极力将"留白"运用于油画。通过分析"留白"的传统美学意蕴,阐述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出现的成因,探讨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留白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构图方法,既继承了传统精髓,又随着审美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留白在画面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画面意境中留白起着重要作用,它使画面变得具有丰富性、饱满性。文章则从构图方法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来论述留白在画面意境中的作用,并结合相关素描作品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常留三分     
记得念初中时,我曾喜欢上了作画。指导老师是一位当时小有名气的国画家。他指点我时,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你画得太满了,要懂得留白;画留三分空,留白天地宽,你要记住呵。“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  相似文献   

7.
陈晓冰 《美与时代》2023,(1):125-125
地铁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在国家“双碳”目标下,肩负着“减碳”的重任。同时,地铁作为一种公共空间,是输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双碳”目标为指导思想,结合交互设计工作室“双创”实训项目——地域文化在太原市地铁2号线公共空间中的交互设计路径和应用,在“听景” App中优化“碳积分”功能,重构地铁、城市文化、乘客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发挥地铁文化输出路径的传播效应和价值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图形的“变异性”是一种特殊又有力的现代设计表现手段,“变异性”多层面、多发生的特征决定了“变异性”在图形创意中所占有的位置和生命力。因此,“变异性”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使创作者的思维保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从而能为图形设计展开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9.
现通过概括中国画留白的理念和国画留白的发展及应用,分析了留白艺术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现状,运用"留白天地宽"的理念是平面设计的作品在构图上有了全新的特色,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靓丽,同时更好的体现了谢赫六法"经营位置"的重要艺术审美准则。留白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让传统的国画审美意蕴在当下的设计产品绽放出炫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写意山水画中,"留白"是画家绘画时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古至今,艺术理论家对"留白"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研究"留白"的技法;另一类是研究"留白"的美学意义。"留白"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的灵气,有提神的功效,给观者以喘息的余地。"留白",传达了画家的思想,是情感语言的符号,是画家精神表达的重要形式。儒家、道家和佛家精神的注入,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留白"的精神内涵,与古代哲学家们所说的"画道"和谐统一。"留白"要服从于整体,在画面中巧妙运用"白"与"黑"的构成,悉心经营好大画面的"黑白"位置,合理收拾好小景处的"黑白"关系,让"留白"在整体中真正凸显其内在价值。在传统写意山水画中,"留白"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在现代写意山水画中,"留白"也仍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养心的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希声,养心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国艺术重要的美学概念。视觉的生理因素、情感的心理因素、美学的思想因素,是形成留白的原因。探讨留白带给中国绘画的形式之美与内在之美。它的恰当运用使得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具有气韵生动、虚实相生、意境悠远之美。  相似文献   

13.
当前,哲学界对空间本质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另一种虽然也认为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但在解释这种广延性时,说它一方面是“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占有一定的体积。”“另一方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各种图形都被用来当做意向的载体出现在各种设计中,传达着不同的含义与信息。其中就有一类特殊的意向表现的形式那就是留白。通过对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留白意向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我在后花园种满了花菜瓜果,只剩最后一点空隙,总想还种点什么,可转念一想,还是给花园留点空隙吧,就给我的想象留下了空间,我可以用它种下各种可能,甚至种希望,种阳光,种幸福……这就如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叫作"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  相似文献   

16.
景观空间中,“界面”作为空间形成空间围合的载体,是塑造景观空间的一个要素,而界面的一个特殊成员———“虚体界面”,在景观空间环境的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从“虚体界面”要素入手进行探究,从而认识到“虚体界面”在景观空间中的存在意义与作用。换一种角度来看待和处理景观空间,或许会有助于创造景观空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留白是以国画中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绘画理论为依照对画面进行留白处理,最早被中国传统绘画所选择继承与发展,并且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精髓。从思想、审美、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留白的价值,针对留白的特征和表现手法展开研究,提出在中国画中适当的留白,不仅提升了神韵美,提高了画面的节奏感,也凸显了空白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利用留白来引导人们的视觉心理,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来达到留白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王娜 《美与时代》2014,(2):55-55
为了弥补版式设计中的文化空缺,使视觉版面除了具有信息可传递性及审美功能外,更具民族性和文化性,这就需要赋予版式设计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道德经》中指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指太极,“二”指两仪,即阴阳,“三”则指两仪互动。两仪互动可生成万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也包括具体的设计形式和抽象的设计理念。版式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必然存在“易”的过程,有“易”则有“变”,变则通,通则达。因此,探究版面设计中蕴含的“易经思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西绘画在空间意识及表现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绘画在画面的建构、时空意识的表述、视点的角度、画面留白的手法等方面,都是自由和开放的;西方绘画的构图则是以建筑原则为基础,呈现出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另类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福柯的解释中,“另类空间”是一种与古典哲学或经典物理学的空间概念不同的东西。为标志这种空间的特性,他发明了一个与“乌托邦”不同的新词,即“异托邦”。在福柯看来,“乌托邦”是一个在世界上并不真实存在的地方,但“异托邦”不是。它是实际存在的,但对它的理解要借助于想象力。这种另类空间的概念实际上支配了福柯的全部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