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截至8月30日,全球5大洲177个国家或地区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54 206例,死亡2 837人,病死率1.12%.病例以青壮年为主,无性别差别,年龄中位数12岁~17岁(范围0岁~85岁),约10%需住院治疗,37%的住院病例和80%的死亡病例有基础性疾病史或妊娠.全球甲型H1N1流感总体较温和,适时将其纳入季节性流感常规监测,掌握其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变化,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提高医务人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均能有效地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2.
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8月30日,全球5大洲177个国家或地区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54206例,死亡2837人,病死率1.12%。病例以青壮年为主,无性别差别,年龄中位数12岁~17岁(范围0岁~85岁),约10%需住院治疗,37%的住院病例和80%的死亡病例有基础性疾病史或妊娠。全球甲型H1N1流感总体较温和,适时将其纳入季节性流感常规监测,掌握其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变化,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提高医务人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均能有效地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3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现在冬季即将来临,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有可能再掀高潮。对甲型H1N1流感是要严防死守,还是温和防控目前仍存在争议。究竞应该采取何种防控措施?在防控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期“圆桌会议”栏目刊发了6篇文章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蔓延至全球。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进入流感大流行,直到2010年8月10日世卫组织宣布世界步入流感大流行后期。自流感暴发已经2年过去了,回顾整个过程我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经验和教训,并随时准备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新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以来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目前已在全球大流行.从半年的疫情监测结果判断,轻症患者居多,病毒似乎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异。但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患者数目必然急剧增多。由于现有的疫苗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医疗和防疫部门仍需承担相当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以来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目前已在全球大流行.从半年的疫情监测结果判断,轻症患者居多,病毒似乎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异.但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患者数目必然急剧增多.由于现有的疫苗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医疗和防疫部门仍需承担相当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正处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重要调整期,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自甲型H1N1发生以来防控策略基础上,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引出的哲学命题、防疫体系和国际合作的思考,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甲型H1N1防控策略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处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重要调整期,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自甲型H1N1发生以来防控策略基础上,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引出的哲学命题、防疫体系和国际合作的思考,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甲型H1N1防控策略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3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现在冬季即将来临,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有可能再掀高潮.对甲型H1N1流感是要严防死守,还是温和防控目前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甲型H1N1的流行,我国在早期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将其防控策略进行了调整。这在各界引起了诸多的争论。由于流感为呼吸道传染病,完全切断传播途径非常困难。而且新甲型H1N1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控制传染源困难等原因,无法完全避免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因此现阶段应将防控目标定位在压峰缓疫,医疗的重点应放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上,降低病死率,尽可能减少疾病流行对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作者2009年5月参加美国胸科年会时的见闻总结,简述了与会美国和墨西哥专家对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观点和看法,主要介绍了当时情况下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发展趋势、重症患者增加的应对措施以及病毒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作者2009年5月参加美国胸科年会时的见闻总结,简述了与会美国和墨西哥专家对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观点和看法,主要介绍了当时情况下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发展趋势、重症患者增加的应对措施以及病毒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甲型H1N1的流行,我国在早期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将其防控策略进行了调整.这在各界引起了诸多的争论.由于流感为呼吸道传染病,完全切断传播途径非常困难.而且新甲型H1N1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控制传染源困难等原因,无法完全避免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因此现阶段应将防控目标定位在压峰缓疫,医疗的重点应放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上,降低病死率,尽可能减少疾病流行对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总结历史上几次世界性甲型流感流行和2009年H1N1流感流行情况.概述了2009年H1N1流感普通型病例的临床处理.重点阐述2009年H1N1流感重症型病例的高危人群、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特别强调重症型流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及适应证.同时提醒关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性总结历史上几次世界性甲型流感流行和2009年H1N1流感流行情况。概述了2009年H1N1流感普通型病例的临床处理。重点阐述2009年H1N1流感重症型病例的高危人群、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特别强调重症型流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及适应证。同时提醒关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个体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H1N1的防控不仅是国家、政府、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体责任缺失是甲型H1N1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个体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中主体的原子化对个体道德责任的排斥、非理性社会心理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冲击和公共卫生防疫体制中薄弱环节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影响。基于道德责任产生的基础不同,不同的个体应该承担不同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的防控不仅是国家、政府、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体责任缺失是甲型H1N1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个体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中主体的原子化对个体道德责任的排斥、非理性社会心理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冲击和公共卫生防疫体制中薄弱环节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影响.基于道德责任产生的基础不同,不同的个体应该承担不同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8.
身病与心病     
一、瘟疫流行惊世界,防治疾疫须治心2009年4月初,一种被称为甲型H1N1的新型流感在美国和墨西哥等国爆发,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迅速蔓延到75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6月11日,全球确诊病例达27000多人,死亡140多人,世界卫生组织将警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朝觐的日子已经远去,但在我国朝觐团每一位哈吉的心底却永远镌刻上了这段难忘的时光,以及朝觐团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身影。这一年的朝觐工作很不平凡: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9日WHO发表了防治人流感病毒A(H5N1)感染的药物治疗指南(rapid advice guidelines on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humans infec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该指南由治疗人H5N1感染的临床专家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在今年3月末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制定,指南共有138页,对抗H5N1病毒的药物和其他治疗药物的证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证据效力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