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吉林省委党校联合召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于8月17日至24日在长春市举行。来自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室,联合发起和组织“中国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会议于1981年8月17至18日在广州举行。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工作者、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历经 2 0多年的发展 ,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忧虑的问题。为评估这一学科的状况 ,分析造成现状的社会和学术上的原因 ,寻找深化学科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 0 0 1年 1 1月 1 3— 1 4日 ,邀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家和学者 ,在广州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现把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面临着的困难与会专家认为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和《现代哲学》编辑部于4月16日联合召开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的议题是:评析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现状,如何创造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优势。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有20余人,其中大多为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与会学者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现将研讨会概况综述如下。回顾与评析与会学者回顾了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过程,对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学者们一致认为,多年来的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关键…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主办的关于哲学的性质与功能小型专题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2月24日、25日在四会市召开,有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 研讨会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视野,就哲学的性质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6.
艾思奇研究在国外徐素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艾思奇是现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关于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革命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是中国学者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国外学者,特别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有浓厚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顾与前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应该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理论反思中汲取新的思维框架和方法。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理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作一重新思考和说明。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落根” ,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而且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命运之现实问题 ;严肃的理论反思、理论诉求则是现实观照、现实筹划之可行性的重要保证。为此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华侨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发起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2 0 0 3年年会于 1 2月 8— 1 0日在华侨大学举行。与会 80多名学者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生活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展开讨论 ,达成诸多共识。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相似文献   

9.
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首届年会于1981年6月11日至19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的76所大专院校,20个省市的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3所中央和省、市委党校,12个出版社和刊物编辑部的代表共205人,出席了年会。年会共收到论文75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少带有启发性的意见。现在把一些主要论点简介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科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规律性的科学。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形成应该放在整个哲学的发展史中来考虑,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由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编辑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辑录了1982年4月在洛阳召开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的30篇论文和于光远在会议上的讲话,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某些阶段哲学思想的评述;二、探讨了马克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写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现状,也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特点。要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水平,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作、教材的质量,就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际学术交往的日益广泛和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也驶入了国际化建设的快车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国际化,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沟通交流的结果,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在重视传统、加强对话和创新教学等方面总结经验,从而更快地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7月19日—22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主题为"‘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湖北长江集团2006年10月版)是朱传棨同志在不同时期所发表的文章汇集而成的论文集。由于是在不同环境和要求下撰定的,因而,全书在编排上根据内容的不同而划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集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以及作者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和探讨,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等等。中篇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探讨,特别是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关系的探讨,如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和重要意义等等。下篇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代后期起到八十年代,苏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热潮,有关科学文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比过去有长足的进步,促成这种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系统化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科学革命和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课题、哲学课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回答。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提出打破个人崇拜、教条主义,深入挖掘列宁哲学遗产的重大任务。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6.
<正>唐正东,男,1967年8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国外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六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6月20日至25日在秦皇岛市召开。中国哲学史上的历史观,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之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等的研究远为薄弱。其原因有三:第一,1957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哲学史方法论讨论会上,对历史观的问题进行了批判,使后来对于历史观的研究表现沉寂。第二,关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有的同志主张搞纯哲学,有把历史观排除在哲学史之外的倾向。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论断的理解,如“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历史变  相似文献   

18.
高齐云教授所著之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广东社科界第六次(1993—1998)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获奖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是作者主持编写全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所出版的又一力作,也是作者长期思索、精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晶。本书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观点,本文只能择其要者加以评述。首先,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  相似文献   

19.
李永胜 《哲学动态》2012,(11):104-105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省哲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全国应用哲学研究新成果交流会于2012年8月4-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党校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本次交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政治哲学史上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政治哲学流派的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传统,其思想实质与马克思发动和实现的哲学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要实质性地推进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需要辨析和澄清某些前提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差异、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与问题域、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知道,"二战"之后,某些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派在研究旨趣上发生了政治哲学转向,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指向其既有的经济关系,而是指向其道德伦理规范;强调理性认识在社会结构形成中的建构功能,甚至将经济关系本身也纳入这一建构的对象之中。这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路径相比较,恰好形成了一个相反的研究路径。本文以一定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对这一研究路径进行检视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动态,进而更全面地探寻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