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施动感是个体在自主运动过程中对自身行为产生的主体性体验,揭示其发展过程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三阶段模式全面概括了施动感的发展过程。婴儿形成动作预测、建立动作-效果联结以及与养育者良好的人际互动对施动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未来施动感发展研究应从多种施动感生成理论出发,改进婴幼儿施动感的测量范式,探索施动感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自闭症症状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施动感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意向捆绑即人的动作及动作的感觉结果两者的时间点主观上被感知为相互靠近的现象,为研究人类的施动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测量手段。本文综述意向捆绑的实验范式和认知机制,发现目前线索整合理论能最好的解释意向捆绑现象。意向捆绑的范式可以用于临床疾病和跨文化的研究。今后还应深入研究意向捆绑机制及意向捆绑与施动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间估计法考察动作自主性水平、动作结果性质(利己、利他、中性)以及结果是否可预测对施动感的影响。结果发现, 高自主性的自由选择条件比低自主性的服从条件增强了个体的施动感, 且不受动作结果性质与结果是否可预测的影响; 在低自主性的服从条件下, 当结果可预测时利己结果比利他结果的施动感更强, 而在结果不可预测时利己和利他结果的施动感没有区别, 但均弱于中性结果。这揭示出动作的主观意愿在施动感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自主性较低的服从条件下, 对利己或利他道德属性的动作结果能否被预测, 对个体的施动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具有利己或利他道德属性的动作对施动感会产生自上而下的调节作用, 且这种调节作用在低自主条件下较为突显。  相似文献   

4.
食品标签作为一种食品相关信息的来源,会对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偏好以及行为反应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信息涵盖层面的不同,可以将食品标签划分为产品层面标签、成分层面标签两类,且不同类型的食品标签在影响结果、作用机制以及边界方面有所差异。调节定向理论有助于解释两类食品标签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产品层面标签更多地会启动消费者的预防定向,而成分层面标签则会启动消费者的促进定向。同时,两类食品标签效应会受到晕轮效应、信息加工、概念隐喻、社会认同、属性推断等机制的驱动以及社会人口因素、个体差异、产品特征的调节。最后基于整合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意识特性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志彤  朱蕾  方加忠 《心理科学》2005,28(2):416-419
G.M.Edelman和唐孝威在2003年初分别发表了关于意识特性理论框架的论文和专著。通过对两位学者提出的意识特性理论进行比较后发现,他们对脑功能活动机理以及神经信息加工的动态整合过程认识竟非常相近、对意识本质理论的描述也非常吻合。他们的研究表明了脑科学研究的物理学方向: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从中可以获取丰富的脑神经信息,可以从系统层面上建立表征脑复杂性的数学物理模型,辨识脑神经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作用,研究脑神经信息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6.
愉悦情绪体验是音乐活动中最普遍的心理现象。通过系统回顾相关的神经科学研究, 认为音乐愉悦体验与大脑奖赏系统的活动有关, 并涉及伏隔核与听觉皮层等其他脑区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 多巴胺的传递与音乐愉悦体验存在因果联系。基于预期视角, 奖赏预测误差理论和音乐信息理论模型可以解释音乐愉悦体验的产生机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伏隔核及各皮层在音乐愉悦体验中的功能, 并整合不同的预期理论。  相似文献   

7.
陈丽  陈侠  涂燊  张雅如  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1701-1710
首先介绍关于“无意识情绪”的两种概念。接着介绍可较好地对该两类无意识情绪概念进行整合的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模型--Wiens模型(Wiens & Öhman, 2007), 分析了Wiens模型中“刺激聚焦途径”与“体验聚焦途径”两条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的基本观点、相关实证研究、分别面临的研究难题或受到的质疑, 及不同途径下无意识情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指出, 传统情绪理论下情绪的意识属性或可与Wiens模型中体验聚焦途径下情绪的无意识属性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是体验聚焦途径。最后, 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情感能够影响下属个体绩效和团队整体绩效, 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 在个体层面上, 领导者情感通过情绪传染和领导者行为两条路径影响下属情感, 进而影响下属绩效和工作态度。其次在团队层面上, 个体情感通过情绪传染和交叉影响形成团队情感基调, 通过影响团队过程, 进而影响团队绩效。最后, 文章提出领导者情感的跨层整合模型, 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心智游移普遍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体验中,主要指自发产生的、与当前外界环境无关的思维加工。目前,有关心智游移的理论在其与执行控制的关系上存在争议,主要有心智游移的执行控制理论、控制失败假说和全局可用性假说等。当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口头报告,并辅以问卷和量表,一些客观指标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也正尝试着对它进行探究。采用这些方法,心智游移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行为水平上,相关研究探讨了它的时间属性、与元意识的关系、不同因素对它的作用以及它对认知加工的影响等;在认知神经水平上,默认网络与心智游移的关系备受关注,对心智游移时脑电成分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其机制的了解。未来的研究在心智游移的产生机制、功能和研究方法上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团队情绪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队情绪指不同团队成员情感成分的整合状况。通过搜索2000年以来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团队情绪的组成成分以及团队情绪研究方法,梳理出团队情绪的形成过程,从团队情绪规范、不同情绪状态和特指情绪三方面回顾了团队情绪对团队产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团队情绪的主要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明确指出探索团队情绪这一重要心理变量将会深化团队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是当代全球化背景中对工业化以来西方文化性质的概括。它在西方文化的精神与制度两个主要层面中形成:精神层面中的现代性集中体现为包括哲学思想、宗教文化、政治意识、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大众传媒、世俗娱乐在内的各种意识活动所传达的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感觉特征;制度层面中的现代性则是由精神层面的现代性溶注其中并通过社会实践的物化而打造出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行政制度、教育制度等公共性制度,和日常生活中与个人私域活动相关的各种潜在文化规则。在西方,不同的国家理论、政治理论、法制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创造力的领域特殊/一般性问题是创造力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Baer和Kaufman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提出创造力游乐场理论。该理论以游乐场做隐喻, 将创造力分为先决条件、一般主题层面、领域和微领域, 并将创造力的一般性成分和特殊性成分联系起来, 说明这两种成分在层级结构中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重叠的。这一理论是西方研究者提出来的, 我国研究者在创造教育实践中也摸索出了类似的培养模式, 两者互相印证, 说明该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德育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方法论是关于德育方法的理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灌输法失去了其合法性.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应答方法.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方法功能仅关注某一方面,所以它们的德育方法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所面对的现实道德冲突问题.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科学阐明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其整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把现代德育方法进行系统整合连接,构建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的方法论整体系统是当代德育方法论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4.
组织公正是员工对工作场所公正环境的心理感知, 研究层面有个体与群体之分。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个体层面, 以致研究结果缺乏对群体现象的有效解释。进入新世纪学者们开始关注群体层面的公正氛围研究, 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可以发现:(1)在理论机制上, 公正氛围的形成可以通过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吸引-选择-磨合模型、公正传染概念和公正启发理论来解释; (2)在研究视角上, 主要存在维度视角、整体视角、感知来源视角、氛围属性视角和第三方视角; (3)在研究主题上, 主要涉及领导、团队和组织三方面对公正氛围的影响, 以及公正氛围对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的影响效果。未来研究可着重从多种领导行为对不同公正氛围影响的比较、其他领导因素对公正氛围的影响、不同公正氛围对结果变量影响的比较、新视角公正氛围测量方法的尝试, 以及文化因素对公正氛围的影响研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的工作价值观研究得到了很多种因素模型,难以具有相互印证的结论,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低。近期的研究更注重基本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的关系,对整合以往不同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开始采用层面理论等方法,提供了传统研究没有发现的更多的信息。工作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的整合、不同化特性下的研究、对原有因素结构的比较整合代表了工作价值观结构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什么决定着用户对产品的完整体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户体验是以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户对产品的完整感受。研究其决定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用户体验。早期研究表明, 可用性、美感和情感都有重要影响但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多因素整合理论及其模型的建立。在总结实效/享乐结构理论、用户-企业-产品双层结构理论和四种过程模型以提取用户体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目前研究的突破点可在三方面, 一是深入探讨各因素的作用, 二是揭示社会型产品用户体验的形成规律, 三是揭示用户体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聚焦取向心理疗法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及其同事在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的以聚焦体验过程为核心的心理疗法。作为人本主义疗法的新进展,该疗法以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背景,强调体验自己与内在身体意识相联系的特别过程,通过整理空间技术、体验过程技术等的运用,帮助来访者实现自我疗愈。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其临床有效性,并在相当广泛的临床和教育领域运用。该疗法在国外发展蓬勃,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本土化研究、丰富临床实证研究、拓展整合研究、拓宽应用领域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测查了74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辨别、删除汉语和英语音节、首音-韵脚、音位等不同语音成分的能力以及英语单词阅读,考察语音意识不同成分与英语阅读学习的关系及母语语音意识的作用途径.研究二测查了83名英语阅读较差和73名英语阅读一般及以上儿童的英语语音删除和单词认读能力,考察阅读水平对于语音意识作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英语首音-韵脚意识对英语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2)汉语首音-韵脚意识和声调意识分别对英语单词认读和假词拼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二者通过英语首音-韵脚意识的中介发挥作用;(3)阅读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首音-韵脚意识是正常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而音节意识是低水平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上述结果与有关语音意识各成分在英语为母语儿童阅读学习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同,提示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母语经验影响着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童  伍珍 《心理科学进展》2017,(8):1299-1309
心理理论是影响儿童分配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重动机"的理论假设认为心理理论能够帮助儿童在不同的动机中权衡利弊,找到满足自我利益和他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其中,感知需求、推断意图、理解情绪是影响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第三方惩罚中分配公平性的主要成分。未来研究需为此提供更多实证依据,探讨不同类型的公平分配与心理理论各组成成分的关系,以及可否通过训练心理理论能力促进儿童公平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薇  沈晓玲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8):1759-1769
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依赖于团队创新以建立独特竞争优势。通过对已有团队反思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梳理, 发现了二者间关系的黑箱, 理论认为回顾过去能够带来新思想和新变化, 然而针对其如何实现的过程机制的实证研究却十分匮乏。基于此, 在传统的行动后反思的思想基础上, 本研究提出团队行动中反思在概念内涵和实证测量上的区别, 检验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在不同创新阶段的差异性作用, 动态性分析创意形成和创意实施的行为结果, 通过整合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和情绪的社会功能视角, 提出认知层面的信息处理和情感层面的团队情绪这两种机制的耦合方式, 构建团队反思影响创新的整体模型, 并深入探讨影响作用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及对各阶段关系上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 为反思与创新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